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0 07:12
【摘要】:作为决定降水气候分布的一个重要因子,地形通过一系列动力、热力过程对云雨过程有着多尺度、多方面的复杂影响。由于地形强迫作用的复杂性,许多早已形成共识的地形气候效应多停留在定性理解阶段,导致当前各类数值模式对复杂地形区的降水模拟存在很大缺陷。不同尺度地形影响与东亚季风相互作用,使得我国地形与降水的关系更为复杂。研究我国降水与地形关系的空间分布特征,不仅有助于增强对影响我国山地降水的动力与热力过程的理解,更为评估和理解山地降水过程的模拟提供细致的观测依据。本文综合利用台站逐时降水数据、卫星数据以及ERA5再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的观测特征,并细致评估了数值模式对我国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的模拟能力。论文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首先,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定量分析了有限区域内(100km)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暖季降水频率(强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区域一致性,总体上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减小)的趋势;降水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的区域差异明显。通过区分午后短时降水事件和夜间长时降水事件,并分别分析各类事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发现,午后短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量主要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且区域一致性较好;而夜间长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的区域一致性较差,且表现为负回归系数的站点数多于正回归系数的站点数。按照地形尺度区分出大地形周边复杂地形区站点和东部孤立地形区站点后发现,相较于东部孤立地形区,大地形周边复杂地形区的降水量更倾向于表现出在午后短时降水事件中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在夜间长时降水事件中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的特征。为比较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的季节差异,对比分析了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冷季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暖季,冷季具有更多降水频率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的站点,且冷季降水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较暖季结果偏弱。其次,细致分析了我国典型复杂地形区(华北和西南)降水沿大尺度地形阶梯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暖季降水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随海拔高度升高,降水频率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发生变化的位置所对应的海拔高度要高于降水量结果。由日变化特征发现,西部高山地区的降水倾向于从午后开始向下游传播,于夜间移动至东部平原地区并加强。关注午后短时降水事件和夜间长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发现两类事件的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西南地区,暖季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并不显著,但云贵高原东坡处的降水要略大于其两侧区域。冷季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的东西差异显著,均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的偏大区域和偏小区域的突变点在白天时段均出现向东移动的现象。冷季降水强度最小值出现在云贵高原的东坡,最大值出现在云贵高原上。通过分析西南地区的大尺度温湿场特征,发现104°E以东地区低层比湿偏大且以辐合为主,受地形阻挡抬升,东部地区近地面层存在一个局地次级环流,有利于降水的形成。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南地区东部低海拔地区冷季降水偏多的原因可能与昆明准静止锋有关,降水大值区位于准静止锋的锋后,且降水量大值区域在白天时段向东移动现象也与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的东移有关。最后,基于GWR模型,评估了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 Integrated Forecast System(ECMWF-IFS)模式24小时预报对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的再现能力。结果表明,模式基本可以再现降水强度(频率)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增加)的趋势,但绝大多数站点在模式中的降水强度(频率)与海拔高度的负(正)回归关系要弱(强)于观测,这与模式对不同海拔区域的降水强度(频率)的低估(高估)幅度对应。通过比较模式和观测中降水事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发现,模式对低海拔地区午后短时降水事件的降水频率的高估程度更大,使得模式倾向于弱化降水频率与海拔高度的正回归关系。在夜间长时降水事件中,模式较观测出现更多降水频率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的站点,模式亦低估了绝大部分站点降水强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的趋势。评估结果表明,GWR模型为定量评估不同地形区降水的模拟偏差与海拔高度的关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客观方法。
【图文】:

单位,概率密度分布,海拔高度,灰度


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暖季平均(a、d)降水量、(b、e)降水频率、(c、f)降水强度与海拔高度的回归系数空间分布(左列,灰度为地形高度,单位:m)及概率密度分布(右列)柱状图(实心圆点表示通过置信度为95%的显著性检验的站点,左列图中右上角的数字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数,其中图a单位:10-4mmm-1,图b单位:10-4m-1,,图c单位:10-3mmm-1)

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分析


东部孤立地形(实心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纯武;牛新霞;刘宇;雷芙蓉;鲜开梅;贾尔恒·伊力亚斯;肖春燕;;新疆高原香蒜生长的适宜海拔及品种筛选试验[J];中国果菜;2018年12期

2 江凤林;;援藏医生谈如何克服高原反应[J];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6年08期

3 本刊编辑部;;温暖的高原[J];中国西部;2016年12期

4 周琳;;撒哈拉之眼[J];风流一代;2017年11期

5 蒲仕明;;阳光的味道[J];新城乡;2017年07期

6 于宏伟;郑玉峰;;但得一饮天池水,不辞冰天万里行[J];中国边防警察;2017年05期

7 雷文;;再回老家[J];散文诗;2017年19期

8 尼珍拉;;堆龙德庆区各乡不同海拔高度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研究[J];健康之路;2016年05期

9 陈曦;刘双利;张连学;;不同海拔高度对人参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14年03期

10 包政权;马国素;胡进明;李丁有;张侠;;观察初次进入高原的旅客在不同海拔高度生理指标变化[J];高原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亮;宋国虎;朱俊霖;李小丽;韩志斌;;不同海拔高度对野生黄芩花期的影响[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池再香;杨桂兰;杨黎;白慧;;不同海拔高度的光温因子对“陆两优106”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毛军;纪慧琢;;海拔高度对隧道火灾行为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旺罗;吕厚远;吴乃琴;吴海斌;刘东生;;青藏高原现生禾本科植物的δ~(13)C与海拔高度的关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5 赖小今;郭进春;廖明松;肖欣荣;陈重;梁燕;;便携式超声心动图评价缺氧性右心重构[A];2014’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杨志晓;李雨;王志红;赵二卫;刘红峰;杨乘;殷强;王轶;任学良;王仁刚;;不同海拔高度烟草叶片组织结构和质体色素特性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7 韩发;包苏科;冉飞;李以康;师生波;李和平;;青海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微孔草抗氧化系统的比较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邓环;秦鹏程;蔡长春;杨兴柏;;湖北省植烟区安全移栽期区划[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9 尹航;李冰;王洋;闫得朋;连露;张亚玲;崔国文;;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对披碱草营养品质影响[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舒世华;周一煊;李晓滨;王晋青;;高原低氧环境对家兔窦房结和房室结超微结构的影响——三个海拔高度比较研究[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开运;海拔高度与艺术高度[N];西藏日报(汉);2013年

2 阿琪(本文作者为证券通咨询网首席分析师);“海拔高度”有新变化[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卢跃 通讯员 蔡红 李叶青;打造政府服务的海拔高度[N];益阳日报;2010年

4 侯德强;藏羚羊人工救护驯养海拔高度有望降低[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5 陈履生;高原要有海拔高度[N];美术报;2007年

6 迈克·尤西姆 周雪林;在任何海拔高度作出平地决策[N];市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娇萍;精神高度永远高于海拔高度[N];工人日报;2010年

8 迈克·尤西姆 周雪林;在任何海拔高度做出平地决策[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任卫兵 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教学生成来自教师一生的积淀[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民望;火车过处尽“黄金”?[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飞;粉棒束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响应海拔高度变化的组学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秦凯伦;大兴安岭塔河林火空间分布规律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周焱;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矿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余林啸;重型柴油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贵峰;天山云杉种群与群落特征及其地理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赵晖;高氧液对急性低压缺氧防治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刘浩学;动态环境下汽车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8 胡志明;保山烟区主要生态因素及其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游海燕;急性高原病易感性的多指标神经网络预测及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10 潘静;典型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铭明;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年

2 孙志浩;海拔高度和品种对毕节烤烟多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黄润伍;海拔高度对柴油机活塞温度及热负荷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邢文军;多中心对照门脉高压断流术后血栓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D];青海大学;2018年

5 龚顺良;高寒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对玉米杂交种生物学性状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纪航;海南岛胶园风害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分析[D];海南大学;2015年

7 张秀丽;海拔高度对人参皂苷积累规律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8 吴道良;红河州不同海拔高度茶树主要品质成分与生理学特性的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政;海拔高度和移栽期对巧家烟区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10 黄泽生;政和县不同海拔高度烤烟品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6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56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