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冷暖季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与机制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8:13
【摘要】:本文对2008—2012年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其伸展高度结合季节性将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分为四类:暖季深厚型,暖季浅薄型,冬季浅薄型和春初底层型。分别对不同类型江淮气旋的基本统计特征进行了对比,然后利用合成分析方法对各类气旋分别合成诊断并分析其合成特征及环境因子在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利用WRF模式对这四类中的典型江淮气旋个例入海发展过程进行了海温敏感性试验,探讨了海温对四次典型江淮气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淮气旋的发生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总体看来,江淮气旋是一类较浅薄的低值系统。暖季(夏季及春末)江淮气旋发展的相对比较深厚,冬季和秋季及春初江淮气旋相对比较浅薄。江淮气旋入海后有东路和东北路两条移动路径,春初底层型气旋均为东北路,其他各类气旋两条路径均有发生。冬季和春初江淮气旋较暖季气旋入海位置偏北,且气旋增强幅度强于暖季。(2)江淮气旋天气为大风强降水。气旋入海后下垫面摩擦力减小大风区风力增强,并伴有风区扩大且向气旋东南偏移,春初底层型入海后在气旋中心后部出现大风区,与下垫面近海温度冷舌及强温度梯度对应。暖季气旋入海后降水强度显著增大,且深厚气旋的雨量增量更大,降水区在气旋北部。冬季和春初气旋入海后降水量略有增加,降水多发生在气旋东部或东南部。各类气旋入海前后气旋雨区的主体与1000hPa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相对应,与850hPa的上升运动中心相吻合。降水过程中凝结潜热释放为暖季气旋入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并且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但凝结潜热释放并不是影响春初底层型气旋强烈发展的主要物理因子。春初底层型气旋入海后其正涡度区的垂直伸展较其它型更显著,其对海面热动力影响更敏感。(3)海面非绝热加热有利于气旋入海发展增强,且对气旋降水分布有显著指示意义。高空急流动量下传与下垫面摩擦减弱促使各类气旋入海增强,动量下传速度和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暖季及冬季气旋入海后前部暖平流增强促进了气旋的发展增强,冬季气旋前部暖平流更强是该类气旋发展的主要原因。1000hPa上湿位涡斜压项MPV2显示的气旋区域温湿锋区位置及强度与入海气旋雨区及雨强对应较好,具有显著指示性。低层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对气旋入海发展增强有显著作用,且春初底层型气旋非常浅薄,对低层SRH的动力作用响应更敏感。(4)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海温的增减对江淮气旋入海发展的移动路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气旋中心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海温降低气旋强度减弱,海温升高气旋强度增强,且海温变化程度相同时,暖季气旋强度变化快于冬季气旋。暖季及冬季气旋入海发展机制不同,下垫面潜热输送及强降水是影响暖季气旋发展的重要物理机制,而感热输送是冬季浅薄型气旋发展的重要机制。春初海温改变时气旋中心附近潜热、感热及气旋降水变化都不明显,造成气旋强度变化也不显著。海温增减对暖季及冬季气旋降水的影响显著,对春初底层型降水作用不明显。
【图文】:

温度分布,暖季,非绝热加热,温度分布


1160E118°E120°E122°E124°E126°E逦1邋1邋6E邋1邋1邋8E邋1邋2QE邋1邋22巨邋1邋24E邋1邋26E逡逑图4.1入海后下垫面温度分布(单位:°C)和非绝热加热影响逡逑(a)暖季深厚型(b)暖季浅薄型(C)冬季浅薄型(d)春初底层型逡逑22逡逑

合成气,暖平流,经向,气旋


气旋后部低层冷平流变化不明显。春初底层型气旋低层前部暖平流中屯、同样位逡逑于800hPa附近,入海后低层暖平流减弱,但高层暖平流增强,气旋后部400hPaW下存在逡逑冷平流,入海后冷平流明显X椙浚迹矗场e义希玻村义

本文编号:2661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61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1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