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洞庭湖流域近52年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7 20:05
【摘要】:干旱作为全球最普遍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国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为更深入地了解干旱,揭示干旱的分布特点和成因,本文通过洞庭湖流域84个气象站点1962-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资料,基于综合干旱指数(CI)和区域干旱强度,利用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阈值分析等方法分析洞庭湖流域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比干旱年与湿润年的日最高温度、无雨日数和最大连续无雨日、500hpa位势场距平、西太平洋副高指数、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和极涡指数特点,对干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过去52年,区域干旱强度在夏季、秋季、夏秋和秋冬时节较强。春夏时节、夏秋时节、秋冬时节和冬春时节的平均干旱强度比春、夏、秋、冬单个季节的平均干旱强度大。小波分析表明,区域干旱强度的周期以10a为主周期,5年和22年为次周期。近52年来,历年干旱站次比主要集中于10%-30%之间,多表现为区域性干旱,以夏季和秋季的干旱范围较大;干旱频率高发时期主要为夏季、夏秋时节和秋季。干旱频率高发地主要集中在流域的南部山地和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区。(2)区域干旱强度值与平均日最高温天数、无雨日数均为反相关。其中,区域干旱强度与无雨日数的相关性较大。就春、夏、秋、冬四季来看,夏季、秋季无雨日较多,区域干旱强度与夏季、秋季的无雨日、日最高温度的相关性较大。从季节性干旱年与湿润年来看,季节性干旱年的平均高温天数和无雨日数较多。在空间分布规律上,流域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和南部的山地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干旱年份与湿润年份的无雨日均较多。(3)就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来看,春季、冬季干旱年与湿润年的位势高度距平局部相反,夏季、秋季干旱年与湿润年位势高度距平在全局范围内大体相反。流域内季节性干旱年位势距平以正距平为主,湿润年份位势距平以负距平为主。就副高指数而言,春季、冬季干旱年所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小于湿润年。秋季干旱年副高指数(除西伸脊点)均大于湿润年副高指数。春季、夏季、冬季时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较湿润年偏东,秋季反之。就极涡指数而言,极涡强度和面积以冬季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弱。从全年看来,湿润年受到极涡的影响较大。(4)季节性干旱年的水汽通量大致小于对应的季节性湿润年的水汽通量。从四季来看,湖南以夏季水汽通量最大,输送路径最多,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春季、夏季、冬季水汽输送路径主要为:跨赤道经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南部或北部通道。秋季水汽输送主要经印度洋-孟加拉湾进入湖南。干旱年洞庭湖流域水汽通量散度以辐散为主;湿润年洞庭湖流域水汽通量散度以辐合为主。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对应强水汽输送中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26.6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大卫;顾欣;龙先菊;;黔东南州2013年气象干旱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2 李金柱;;作物受旱分析方法探讨[J];海河水利;2006年01期

3 王焕东;王凤瑞;;沧州市气象干旱分析[J];内江科技;2009年09期

4 李龙;徐玲玲;方军;;三种气象干旱等级评价方法的比较与改进[J];中国农业气象;2009年S2期

5 ;气象干旱不等同于干旱[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2期

6 舒兴武;唐红忠;张丽;兰昌明;;黔南干旱评估方法研究[J];贵州气象;2010年S1期

7 虞苏青;王兴菊;陈贞宏;冯新建;吴哲红;邓世有;;安顺市特大气象干旱影响评估[J];贵州气象;2010年S1期

8 王备;高文明;龙俐;;黔西南州越冬作物生长季气象干旱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11年01期

9 王净;贾红;王今殊;;灰色系统理论在徐州地区气象干旱预测中的应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春林;陈慧华;唐力生;段海来;孙春健;;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及其应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岩;刘荣花;师丽魁;马志红;;河南省近40a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史建国;严昌荣;何文清;刘克礼;;气象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研究概述[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晓辉;蔡守新;李敏;王嘎;张艳丽;;邯郸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4 李奇临;范广洲;周定文;于树海;欧雅;;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应用[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5 顾欣;韦波;张杰;韩晓令;;黔东南夏季气象干旱指数适宜性及气候特征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6 李超;;干旱灾情的气象评估工作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李奇临;范广洲;周定文;蒋竹将;;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3年

8 何俊琦;余锦华;高歌;王静;;西南地区农业旱情的气象干旱指数适应性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9 董亮;陆桂华;吴志勇;;近50年西南地区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分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栗健;岳耀杰;雷永登;王志强;王静爱;周兰;尹圆圆;;基于SPI的黄淮海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时空格局[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春凌;我省84.52%地区达重旱级气象干旱标准[N];贵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朱薇;全州仍有8个县市不同程度气象干旱[N];红河日报;2011年

3 李长春(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明晰气象干旱和作物干旱[N];中国水利报;2012年

4 记者 刘强;“暖干”致西南气象干旱持续[N];农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通讯员 胡懿娜;浙江:全力应对气象干旱[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记者 陈培娜 林雄锐;我市出现重度气象干旱[N];潮州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赖敏;近期气象干旱呈四大特点[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记者 杨梅菊 通讯员 郭战峰;华北黄淮西北局地气象干旱持续[N];中国气象报;2008年

9 记者苗艳丽 郭起豪;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持续[N];中国气象报;2009年

10 赖敏;气象干旱等级的划分[N];中国气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峰;川渝地区农业气象干旱风险区划与损失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CI指数及SPEI指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用性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季定民;不同气象干旱指标在甘肃省的应用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婷;洞庭湖流域近52年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丹;1961~2013年华北地区气象干旱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史建国;黄河流域农业气象干旱时空格局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韵婕;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及成因诊断[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7 赵一磊;中国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模拟和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刘冰;山东省气象干旱特征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

9 吴萍;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气象干旱规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苗正伟;宝鸡峡灌区气象干旱特性分析及预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1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01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