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1960-2015年广西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17:22
【摘要】:当前,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其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生命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发的1960-2013年中国均一化逐日最高/平均/最低气温数据集(CHTM3.0)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0年1月1日-2016年2月29日逐日气温、降水量资料,建立了1960-2015年广西21站逐日气温序列及20站逐日降水量序列,根据广西本地气候特色,从气候变化检测与极端事件指数专家组(ETCCDI)定义的27个极端气候指数中选取、定义了15个极端气温指数及16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线性趋势估计分析方法计算并检验了广西近56a各极端气候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应用小波理论和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对各极端气候指数的增减及趋势转折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广西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广西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水平以及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全区平均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出现频率及持续指数总体上都在减弱,而极端暖事件则在各方面都表现为增强、增多趋势。与日最低气温相关的指数较与日最高气温相关的指数气候倾向大,且变化趋势更显著。全区平均变化趋势显著的极端指数,如夏、秋、冬三季最低气温极小值,秋季最高气温极小值,四季的最低气温极大值,春季最高气温极大值,年最大日较差,霜冻日数,热夜日数,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全区方向一致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区域差异;而其余指数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有增有减、有升有降,个别指数的地区差异还十分明显。(2)广西平均极端降水指数除春季最大连续5日降水量、后汛期总降水量、最大持续湿期日数3个指数呈弱的减少趋势外,其余均呈增大趋势,其中以秋冬季(或非汛期)的增长速度最快,变化趋势最为显著。年总降水量变化在2000年以前,主要受前汛期及后汛期的降水量影响,而2000年以后,非汛期降水的影响更显著。各指数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除冬季最大连续5日降水量和年均降水强度、非汛期降水强度3个指数全区呈现统一的增大趋势外,其余不同的极端降水指数表现为不同的地区差异。(3)极端气温指数中,最低气温极小值和最高气温极大值的第一主周期时间尺度(10a以上)较最高气温极小值、最低气温极大值(4-6a)大,其余与冷事件相关的极端气温指数第一主周期时间尺度(14-28a)较与暖事件相关的指数时间尺度(9-14a)大;极端降水指数中,反映强降水出现频率、全年总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和持续干期的6个指数第一主周期时间尺度为21-29a,最大持续湿期日数的第一主周期为14a,而反映阶段性总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各指数中,前汛期、后汛期和非汛期的第一主周期分别为5-8a、11a和26a。(4)各极端气候指数在近56a中均发生了趋势转折,在转折次数、出现时间以及趋势转折间隔上各有不同。转折结果显示,在气候总体变暖的趋势下,广西平均最高气温极小值和霜冻日数两个极端冷指数仍然存在较明显的的阶段性增强、增多,而最高气温极大值、异常暖昼持续指数和高温日数等极端暖指数也出现了较明显的阶段性减弱。广西大雨和暴雨的出现频率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年总降水量在80年代以后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波动特征,近10年来呈显著的增长趋势;前汛期和后汛期的总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在2000年前后转为弱的减小趋势,而非汛期的总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在90年代末起变化趋势增强,且对年总降水量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7年以后呈显著的增大趋势;最大持续干期日数的时间变化为较典型的变率突变形式,以1989年为转折点,变率增大且总体呈减少趋势;最大持续湿期日数在1998年最近一次转折以后呈较明显的减少趋势。
【图文】:

最低气温,时间变化,广西,极小值


第三章 广西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3.1 极端气温绝对指数变化特征3.1.1 广西平均极端气温绝对指数的时间变化图 3-1 显示,1960-2015 年广西平均春季最低气温极小值表现为不明显的弱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 0.07℃/10a,变化趋势没有通过 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夏、秋、冬三季的最低气温极小值呈明显的升高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31℃/10a、0.37℃/10a 和 0.35℃/10a,其中秋季的上升趋势最明显,年代际平均值由 60 年代的 7.5℃上升到了 2010 年以后的 11.0℃;其次为冬季,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年代际平均值由 60 年代的 0.2℃上升到了 2010 年以后的 1.6℃,其中秋季的时间变化通过了 95%显著性水平检验,夏季和冬季的时间变化通过了 99%显著性水平检验。

时间变化,上升速率,极小值,最高气温


第三章 广西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3.1 极端气温绝对指数变化特征3.1.1 广西平均极端气温绝对指数的时间变化图 3-1 显示,1960-2015 年广西平均春季最低气温极小值表现为不明显的弱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 0.07℃/10a,变化趋势没有通过 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夏、秋、冬三季的最低气温极小值呈明显的升高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31℃/10a、0.37℃/10a 和 0.35℃/10a,其中秋季的上升趋势最明显,年代际平均值由 60 年代的 7.5℃上升到了 2010 年以后的 11.0℃;其次为冬季,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年代际平均值由 60 年代的 0.2℃上升到了 2010 年以后的 1.6℃,其中秋季的时间变化通过了 95%显著性水平检验,夏季和冬季的时间变化通过了 99%显著性水平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426.6;P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蕊;刘赫男;;黑龙江省1961—2009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2期

2 谭凌志,欧坚莲;用卡尔曼滤波法作逐日极端气温的预报[J];广西气象;1997年S1期

3 刘军臣,千怀遂;黄淮地区月极端气温概率模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张国华,张江涛,赵玉广,秦莉;河北省11个地级市极端气温的分析和预报[J];气象科技;2003年05期

5 李淑清;郭瑞玲;;编报漏失极端气温的情况及原因[J];广东气象;2006年03期

6 王冀;江志红;丁裕国;张金玲;张霞;;21世纪中国极端气温指数变化情况预估[J];资源科学;2008年07期

7 郑祚芳;丁海燕;范水勇;;北京1960—2008年气候变暖及极端气温指数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3期

8 赵军;师银芳;王大为;付鹏;;1961~2008年中国大陆极端气温时空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9 郑祚芳;张秀丽;高华;;北京气候变暖与主要极端气温指数的归因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2年02期

10 汪宝龙;张明军;魏军林;黄小燕;王圣杰;;1960-2009年甘肃省极端气温的变化[J];干旱区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涛;秦爱民;魏建军;刘强军;王文春;郭雪梅;;山西省短期乡镇日极端气温预报的实现方法[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朱红蕊;;黑龙江省近49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程鹏;;孝感逐日极端气温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4 蒋薇;张静;吕军;项瑛;;近48年长三角地区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研究[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金玲;王冀;;我国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与分区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刘振宏;李娇;;1961-2011年辽宁省极端气温指数时空特征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 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C];2014年

7 周雅清;任国玉;;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玉洁;常诚;柏才音;边洪峻;吴威;张福娟;;漠河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及其变化[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张天宇;范莉;程炳岩;;21世纪三峡库区极端气温指数的情景预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0 赵宗慈;徐影;罗勇;;20世纪中国极端气温变化检测及其21世纪展望[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面动员 全力抗旱[N];吉林农村报;2007年

2 记者 刘真;今夏重庆极端气温可能上40℃[N];重庆商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银雁;广西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特约通讯员 孙忠 邹伶艳;旱情对广西粮价影响暂不明显[N];粮油市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韦万春 通讯员 杨初航 曾儒斯;广西玩企做好自己完美跨越[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衣大鹏;广西酒业将遇“新春”[N];华夏酒报;2009年

7 ;锦绣广西 闪耀南疆[N];西部时报;2010年

8 记者 吴夏炎 楚珩 黄积布;广西销售:“挂包帮”激活“低效站”[N];中国石油报;2013年

9 记者 杨飞 通讯员 巨飞雷;广西公司建成投产[N];中国水利报;2013年

10 记者 孙龙;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冀;中国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的模拟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张雷;东亚地区城市化对极端气温变化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丽霞;1960-2015年广西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王伟斯;近50年山西省极端天气气候与灾害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3 祝稳;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对极端气温和降水过程的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汪宝龙;1960-2009年新疆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叶香;重庆近46a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异常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6 张宁;中国极端气温和降水趋势变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王琼;1962-2011年长江流域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海燕;陕西省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劲龙;四川盆地极端气温和降水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李玲萍;河西走廊东部极端气温和降水趋势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08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08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