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热带气旋降水不同云微物理方案模拟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20:18
【摘要】:热带气旋是严重威胁我国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虽然高分辨数值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热带气旋的预报和模拟研究中,但云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不确定性仍会对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结构及降水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中尺度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中包含多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而各方案中的水成物生成、相态转变及粒子尺度分布、下落速度等关键云参数设定一般是基于中纬度层状云系、热带对流云或是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外场观测实验结果,这些方案是否适用于热带气旋的模拟和预报,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WRF模式中已有的云微物理方案进行分类,选出lin、WSM6、WDM6、Thompson以及Morrison作为代表方案,使用考虑涡旋循环动力初始化模块的WRFV3.5模式对发生在2013年-2014年间登陆我国沿海的4个热带气旋个例(1311号“尤特”、1319号“天兔”、1323号“菲特”以及1409号“威马逊”)进行模拟,对所选方案在多个例模拟中进行评估。同时,利用TRMM、MODIS卫星数据,地基雷达数据以及自动站降水数据,针对其中的“威马逊”个例进行系统内部水成物的时空分布,发展演变特征及与地面降水直接相关的核心微物理过程的研究,分析在“威马逊”快速增强阶段与相态演变相关的非绝热冷却效应对系统强度的可能影响。分析表明:WRF模式中已有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在路径模拟上的差异较小,特别在下垫面较为均一的洋面上。模拟的路径差异多由云微物理过程对大尺度环境场的反馈效应造成,短时间内微物理过程的作用较小。云微物理方案虽不是决定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预报的关键因素,但对不同个例模拟的影响(尤其是登陆点和登陆时间预报)仍值得进一步研究;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热带气旋强度的模拟差异较大,对比24小时累计降水和不同等级降水的出现概率,Morrison方案作为完全双参数方案在降水强度及分布上表现较好,TS评分较高,而WDM6方案则显示出了弱降水出现概率偏低,强降水出现概率偏高的特征;进一步对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内部水成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发现,WSM6和WDM6方案由于使用了相同的冰相物的参数化方法,其在云冰、雪、霰的含量的垂向分布上差异较小,Morrison方案的云冰极大值位置偏高,且雪、霰同时达到极值,无法看出粒子间的转换过程,Thompson的雪含量是其他方案的近2倍,且缺少云冰粒子。故在与MODIS的云顶温度进行对比时,Morrison的云顶温度偏低,Thompson的明显偏高,这主要是由于模拟的云顶温度是通过云冰所反演出的云顶高度决定的。与地基雷达数据对比,融化层以上,WSM6和WDM6方案的模拟结果近似,Thompson的高低空雷达回波趋于一致,Morrison则在12km及以上都还存在较大的雷达反射率,这主要与其中的固相粒子的尺度大小有关;融化层以下,WDM6和lin方案模拟的主体反射率值偏大,WSM6和Morrison方案相似。由于方案中设定了不同的水成物大小阈值以及转换表达式,故进一步选取其中仅暖云参数化部分存在差异的WSM6和WDM6方案,来进一步探讨雨滴粒子的谱型特征及源汇项对最终雨水含量及垂直分布的贡献。研究表明,两方案使用了不同的雨滴谱型设置,导致了WDM6中的雨滴尺度大小和数浓度均高于WSM6方案;固态粒子融化以及云、雨滴的相互收集碰并和转化是形成雨水的主要源项,WDM6方案在该核心微物理参数化部分进行了修改,使得模拟的云水向雨水的自动转化率以及雨水碰并云水率均高于WSM6方案,同时较大的雨滴数使得粒子总表面积增加,蒸发增强,导致该方案模拟的雨水含量随着高度的降低快速减小。同时固、液相粒子的相互转化均伴随着热量的消耗,WDM6方案模拟的“威马逊”外围雨带区域有强的冷却效应,所伴随的下沉运动是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发展的可能热动力原因。将由胡志晋等发展起来的混合相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CAMS耦合到WRFV3.6版本中,并与代表方案中较优的WSM6单参数和Morrison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针对具有更多海上观测资料的“天兔”个例进行模拟,对CAMS方案的适用性做出评估。对比表明:CAMS方案与已有方案在宏观物理量(路径、强度、地表降水等)上的差异较小,但强降水出现的概率偏高,弱降水偏低,与WDM6的结果表现相似。TRMM的13.8GHz降雨雷达以及19GHz/85GHz微波辐射计直接观测到的“天兔”三维雷达反射率和云顶亮温数据均指出,CAMS在水成物的时空分布上的表现优于WSM6和Morrison方案,与实况值最为吻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海上资料匮乏的情况下,2A12的水成物廓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可视作为真值。总体而言,CAMS双参数方案对热带气旋表现出了一定的模拟能力,但仍有待进一步的修正,特别是在以雪、霰粒子为主的固相水成物的转换参数化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海振,屠其璞;1949~1995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学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樊琦,梁必骐;热带气旋灾害经济损失的模糊数学评测[J];气象科学;2000年03期

3 李开奇;合力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热带气旋路径分析[J];气象;2000年06期

4 ;第11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在苏州召开[J];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01期

5 林志强;1999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及其特点[J];广东气象;2000年03期

6 吴恒强;太阳黑子活动与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的关系[J];广西气象;2000年S1期

7 张容焱,吴滨,宋德众;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若干基本气候特征[J];台湾海峡;2000年01期

8 陈晓梅;气象界的一次学术研讨盛会——记第十一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J];新疆气象;2000年01期

9 沈武;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研究动态[J];浙江气象;2000年03期

10 任玉清,肖家明,崔树勋;规避热带气旋的计算方法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秀华;曹鸿兴;吕文忠;;1949-2008年靖宇划定区域热带气旋的统计和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林毅;刘爱鸣;刘铭;;台湾岛东岸登陆热带气旋路径打转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俞燎霓;雷媛;曹美兰;;浙江热带气旋统计特征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宏义;杨万裕;;影响浙江的晚秋热带气旋特征浅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峰;钟加杰;;南海热带气旋0809号“北冕”对华南天气的影响[A];2009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晓梅;马守强;;影响山东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7 刘彬贤;于玉斌;吕江津;;热带气旋“尤特”(2006)南海突然减弱的机理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长青;;热带气旋探讨[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9 王远飞;朱海燕;孙建鹤;张伟;;基于空间相似的热带气旋路径检索[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静;吴启树;龚振彬;郑颖青;;近30年来影响福州的热带气旋统计研究[A];2006年华南地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锐 黄幸媛;知名专家传授热带气旋研究前沿知识[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侯小健;今年将有6至8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N];海南日报;2007年

3 记者 郭起豪 孙楠 张倩;三个热带气旋共同影响我国并不多见[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姚小敏;迟来的“热带气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本报记者 高琳;风电场遇热带气旋利好还是利空?[N];中国气象报;2012年

6 华凌;下世纪热带气旋或更强更频繁[N];科技日报;2013年

7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 左璇 罗咪 施Ya 朱玲怡 王帅 吴飞飞 周俊年 王秀春;华东近海北上、转向热带气旋对长三角飞行区域运行控制的影响分析[N];中国民航报;2014年

8 王乃仙;热带气旋的编号和命名[N];光明日报;2004年

9 陈磊;热带气旋卫星微波分析系统显神威[N];中国气象报;2006年

10 彭莹辉;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呈减弱趋势[N];中国气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热带气旋在海洋能量平衡和水团平衡中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徐奎;沿海城市暴雨潮位关联特性及洪涝风险分期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杨兵;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4 邢蕊;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及远距离降水间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刘寅;卫星臭氧资料的质量控制与同化及其对热带气旋模拟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朱琳;热带气旋Debby(2006)在非洲东风波中生成机制研究以及集合对比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凌征;热带气旋对南海上层海洋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储惠芸;环境因子对热带气旋时空特征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9 许士斌;1990年代末北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春季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突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杨宇星;热带气旋全球模态及西北太平洋频发区热带气旋变化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董贞花;近年来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东折成因的诊断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于海侠;高层强增温与热带气旋路径及其强度变化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晓星;理想热带气旋登陆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5 龚(龙天);小型岛屿地形对登陆热带气旋影响的数值模拟[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王桂娟;广东省热带气旋灾害分析与风险区划[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7 姚恺丰;热带气旋引发电网群发性故障的动态事故集生成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张霏;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对中国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许可;云辐射强迫效应对热带气旋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0 荀换苗;2005-2011年广东省热带气旋对传染病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19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19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8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