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区域蒸散特征及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1:19
   地表蒸散是联系水循环、能量循环和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纽带。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着水循环过程,改变着地表蒸散,同时,地表蒸散的变化也会影响气候变化,对气候及环境具有反馈作用。本文出于“探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地表蒸散的影响”这一研究目的,分析了全中国不同湿润度地区地表潜在蒸散与实际蒸散的关系,研究了华北平原地表蒸散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地表蒸散变化特征随环境条件变化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地表潜在蒸散与实际蒸散关系探究:基于遥感蒸散产品MOD16A2中的潜在蒸散量和陆面模式CLM模拟得到的实际蒸散量,进行了年尺度和季节尺度的地表潜在蒸散量ETp与实际蒸散量ETa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Tp与ETa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差异性:年值ETp与ETa在干旱区、半干旱区、过渡区和半湿润区满足“对称的”互补关系,在湿润区满足正比关系;春季ETp和ETa在干旱区、半干旱区、过渡区和半湿润区满足“对称的”互补关系,在湿润区满足正比关系;夏季、秋季的ETp和ETa在各个地区均满足一定程度的“非对称”的互补关系;冬季ETp和ETa的关系无明显规律。(2)地表蒸散对气候因子的季节响应分析:基于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华北平原1960年至2012年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分析了ET0及温度T、日照时数n、风速WS和相对湿度RH这四个气候因子在不同季节的年际变化规律,使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ET0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并结合气候因子的多年相对变化率分析得出各个季节气候因子的变化对ET0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60年至2012年,华北平原ET0在四季的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因子除T呈上升趋势外,n、WS和RH均呈下降趋势;ET0对T,n和WS的变化正敏感,对RH的变化负敏感;ET0对T和n最敏感的季节为夏季,对WS和RH最敏感的季节为冬季;ET。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下降主要受WS下降的影响,ET0在夏季的下降则主要归因于n的下降。(3)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蒸散的影响研究:基于华北平原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分析了华北平原1990年至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对应时期该区域的潜在蒸散量和实际蒸散量,分析了该区域不同用地类型蒸散的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生态干扰度指数的方式,总结了华北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蒸散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华北平原地表实际蒸散量的升高主要由全区林地、草地蒸散的增加引起;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间,华北平原地表实际蒸散量的降低主要由全区建筑用地的增多以及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减少所致。1990年至2010年,华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该区地表实际蒸散能力逐渐降低,且该影响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的加剧而加剧。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P426.2;P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生练,朱英浩;互补相关蒸散发理论与应用研究[J];地理研究;1993年04期

2 陈喜,姜彤;不同气候区月蒸散发能力计算模式适用性分析[J];水文;2004年05期

3 武夏宁;胡铁松;王修贵;江燕;李修树;;区域蒸散发估算测定方法综述[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4 潘卫华;徐涵秋;李文;蔡文华;张春桂;;卫星遥感在东南沿海区域蒸散(发)量计算上的反演[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2期

5 刘钰;彭致功;;区域蒸散发监测与估算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波;翟建青;高超;姜彤;王艳君;;基于实测资料对日蒸散发估算模型的比较[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7 蔡辉艺;余钟波;杨传国;鞠琴;燕文明;;淮河流域参考蒸散发量变化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朱明明;李明杰;侯西勇;;黄河三角洲日蒸散发遥感估算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分析[J];科技导报;2012年23期

9 宋璐璐;尹云鹤;吴绍洪;;蒸散发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10 唐婷;冉圣宏;谈明洪;;京津唐地区城市扩张对地表蒸散发的影响[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红;刘文兆;李锐;;基于3S技术的区域蒸散研究进展[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敬书珍;倪广恒;;基于遥感的城市蒸散发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响应研究[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3 司希礼;杨增元;杨增丽;时玉兰;徐军;范敬华;赵文聚;;区域综合蒸散发量计算方法初探[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4 黄旭;汪彪;张玉剑;陈伟伟;;卫星遥感资料估算区域蒸散发的方法综述[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4卫星资料在中小尺度天气分析中的应用[C];2013年

5 梁丽乔;李丽娟;;洮儿河流域蒸散发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余新晓;程根伟;赵玉涛;周杨明;;长江上游暗针叶林蒸散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刘朝顺;高志强;高炜;;基于遥感的地表温度及蒸散发对LUCC响应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吕文;杨桂山;万荣荣;;太湖流域耕地不同轮作方式蒸散速率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杨肖丽;任立良;;基于RS/GIS的沙拉沐沦河流域蒸散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杜君平;孙睿;;基于Ts-NDVI特征空间估算缺资料地区陆面蒸散发[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鹤;基于遥感蒸散发的陆面过程同化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冯景泽;遥感蒸散发模型参照干湿限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李修仓;中国典型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异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4 王昊;芦苇湿地蒸散发测算方法及耗水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郑文武;城市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韩惠;基于遥感技术的祖厉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蒸散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孙福宝;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谢虹;青藏高原蒸散发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70-2010)[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虹;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的影响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赵志明;京津唐城市密集区地表蒸散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祖方;黑河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对区域蒸散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圆;呼图壁流域遥感蒸散发及生态需水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冯天梅;基于SEBAL模型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蒸散发量的遥感估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萌;中尺度陆表蒸散遥感定量估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韩璐;辽宁省蒸散发时空规律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朱燕燕;基于遥感的区域ET分析及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周琳;北京市城市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吴鹏亮;基于改进型SEBAL模型的区域蒸散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1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21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