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云南高原中部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20:31
自然气候波动和地区人类活动是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以城市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强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云南中部地区地处高原盆地,气候变化特征具有空间上的特殊性,同时该地区又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有可能改变局地乃至区域的气候条件。为此,有必要分析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相对影响程度。本文利用云南中部区域1961-2010年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在分析区域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城郊对比法重点考察了城市化对于气温和降水序列变化的影响程度和贡献,最后尝试建立了城市增温效应与城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1961-2010年云南中部地区年平均升温速率为0.17℃/10a,除金沙江沿岸的元谋干热河谷外,云南中部地区各地增温趋势明显,升温中心位于城市;年降水呈波动减少的态势,变化速率为-12.6mm/10a,楚雄以及元谋干热河谷地区降水略有增加。年均温和降水存在24年的主周期,并分别于1974、1993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出现了趋势上的变化。50年来,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的升温速率最...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61-2010年云南中部地区年降水morlet时频分布等髙线及方差变化
分别计算1961年至2010年的SPEI-12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对50年的SPEI和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相关分析。从图3-8a可以看出:云南中部地区的SPEI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全部站点均通过了 a=0.01的置信度检验),没有反相关区域,说明SPEI能够反映出降水作为影响干湿变化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特征,对降水变化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云南中部地区出现严重千旱的年份为1963、1969、1987、2005、2010年,从干旱发生的时间点来看,SPEI与历史资料所记录的云南中部地区典型干旱年相对应。为了更详细地了解SPEI指数在云南中部地区空间上的适用性,利用2010、2005以及1993年SPEI分布图,分别与《云南减灾年鉴》中记载的干旱分布状况进行对比。2010年云南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灾害,楚雄北部、石林、玉溪等重旱灾区与图3-8b中的SPEI极端干旱区(SPEIS2.0)基本吻合,整个区域的SPEI值均小于-1.0
图3-9 1961-2010年云南中部地区全年(a)雨季(b)干季(c)SPEI变化趋势。直线为线性拟合,虚线为5阶多项式拟合,R和Slope分别为趋势系数和线性倾向率,Tau为Mann-Kendall秩相关系数,带**表示达到了 99%的置信水平。(3)突变分析为了进一步揭示云南中部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对SPEI-:i2时间序列进行Mann-Kendall检验。M-K突变检验结果如图3-10所示,UF曲线在70年代年后期转为负值,表明SPEI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2000前后年J/F曲线短暂的由负值转为正值,说明在这段时间内SPEI略有上升。VF、t/5曲线有3个交点,分别相交于1977、1990以及2009年,为进一步确认突变点是否可信,对突变点前后作5年时间段的滑动t检验,结果显示1977年的突变点通过了 ^=0.05的置信度检验,表明SPEI-12从1977年开始下降,呈现出干旱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东部不同区域城市化对降水变化影响的对比研究[J]. 江志红,李杨. 热带气象学报. 2014(04)
[2]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hanges in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Beijing during 1978–2008[J]. WANG Jun,YAN ZhongWei,LI Zhen,LIU WeiDong,WANG YingCh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36)
[3]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广东省干湿状况时空特征分析[J]. 刘智勇,周平,彭资,甘先华,郭乐东,赖仁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4]中国西北干旱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黄蕊,徐利岗,刘俊民. 生态学报. 2013(13)
[5]西北春季标准化降水指数及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 任余龙,石彦军,王劲松,张宇,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6]基于SPEI的中国西南地区1961-2012年干旱变化特征分析[J]. 熊光洁,张博凯,李崇银,尚可政,王式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3)
[7]Urbanization and heterogeneous surface warming in eastern China[J]. WU Kai,YANG XiuQ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12)
[8]近55年来四川盆地气候的干湿变化趋势分析[J]. 刘劲龙,徐刚,杨娟,张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9]云南极端气候干旱的特征分析[J]. 张万诚,郑建萌,任菊章. 灾害学. 2013(01)
[10]昆明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再分析[J]. 陈艳,段旭,董文杰,杨明珠,段长春. 高原气象. 2012(06)
博士论文
[1]近50年塔里木河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 李红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南京市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D]. 顾丽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2]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增暖的影响分析[D]. 李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1770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61-2010年云南中部地区年降水morlet时频分布等髙线及方差变化
分别计算1961年至2010年的SPEI-12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对50年的SPEI和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相关分析。从图3-8a可以看出:云南中部地区的SPEI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全部站点均通过了 a=0.01的置信度检验),没有反相关区域,说明SPEI能够反映出降水作为影响干湿变化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特征,对降水变化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云南中部地区出现严重千旱的年份为1963、1969、1987、2005、2010年,从干旱发生的时间点来看,SPEI与历史资料所记录的云南中部地区典型干旱年相对应。为了更详细地了解SPEI指数在云南中部地区空间上的适用性,利用2010、2005以及1993年SPEI分布图,分别与《云南减灾年鉴》中记载的干旱分布状况进行对比。2010年云南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灾害,楚雄北部、石林、玉溪等重旱灾区与图3-8b中的SPEI极端干旱区(SPEIS2.0)基本吻合,整个区域的SPEI值均小于-1.0
图3-9 1961-2010年云南中部地区全年(a)雨季(b)干季(c)SPEI变化趋势。直线为线性拟合,虚线为5阶多项式拟合,R和Slope分别为趋势系数和线性倾向率,Tau为Mann-Kendall秩相关系数,带**表示达到了 99%的置信水平。(3)突变分析为了进一步揭示云南中部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对SPEI-:i2时间序列进行Mann-Kendall检验。M-K突变检验结果如图3-10所示,UF曲线在70年代年后期转为负值,表明SPEI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2000前后年J/F曲线短暂的由负值转为正值,说明在这段时间内SPEI略有上升。VF、t/5曲线有3个交点,分别相交于1977、1990以及2009年,为进一步确认突变点是否可信,对突变点前后作5年时间段的滑动t检验,结果显示1977年的突变点通过了 ^=0.05的置信度检验,表明SPEI-12从1977年开始下降,呈现出干旱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东部不同区域城市化对降水变化影响的对比研究[J]. 江志红,李杨. 热带气象学报. 2014(04)
[2]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hanges in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Beijing during 1978–2008[J]. WANG Jun,YAN ZhongWei,LI Zhen,LIU WeiDong,WANG YingCh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36)
[3]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广东省干湿状况时空特征分析[J]. 刘智勇,周平,彭资,甘先华,郭乐东,赖仁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4]中国西北干旱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黄蕊,徐利岗,刘俊民. 生态学报. 2013(13)
[5]西北春季标准化降水指数及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 任余龙,石彦军,王劲松,张宇,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6]基于SPEI的中国西南地区1961-2012年干旱变化特征分析[J]. 熊光洁,张博凯,李崇银,尚可政,王式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3)
[7]Urbanization and heterogeneous surface warming in eastern China[J]. WU Kai,YANG XiuQ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12)
[8]近55年来四川盆地气候的干湿变化趋势分析[J]. 刘劲龙,徐刚,杨娟,张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9]云南极端气候干旱的特征分析[J]. 张万诚,郑建萌,任菊章. 灾害学. 2013(01)
[10]昆明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再分析[J]. 陈艳,段旭,董文杰,杨明珠,段长春. 高原气象. 2012(06)
博士论文
[1]近50年塔里木河流域干湿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 李红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南京市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D]. 顾丽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2]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增暖的影响分析[D]. 李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1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00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