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4 02:3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国高温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高温灾害的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外的热点。目前,各国学者对高温灾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影响、特征等方面,而以灾害的风险视角研究高温灾害的成果较少。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是受高温灾害影响的重要区域,研究重庆市高温灾害风险,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重庆市1964年-2013年六个典型气象站点的高温数据,以≥35℃的年高温日数和年极端高温两项指标,分析重庆市1964年-2013年50年的高温气候基本特征;由重庆市2004-2013年33个气象站点的高温数据,构建高温灾害单站及全市的高温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获得重庆市2004-2013年、2006年、2011年、2013年高温灾害危险性分级和时空分布;选取与高温灾害脆弱性相关性较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指标,利用物元分析法,对重庆市各区域2013年高温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并获得脆弱性分级和空间分布;结合危险性和脆弱性两方面,最终得到2013年重庆市高温灾害综合风险分级以及空间分布。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重庆市在1964年-2013年50年间的前30年,总体变化幅度不大,...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市各气象站点空间分布
每年的高温日数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夏季的高温灾害强度[34-36]。本文统计了 1964 年-2013 年重庆市 6 个典型站点每年高温日数的年际频数分布,并做了 2 年移动平滑处理(图 2.1-图 2.7)。总体来看,各站的年高温日数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城口县1964年-2013年每年高温日数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述评[J]. 刘希林,尚志海. 地理科学进展. 2014(11)
[2]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易损性研究进展[J]. 巫丽芸,何东进,洪伟,纪志荣,游巍斌,赵莉莉,肖石红. 灾害学. 2014(04)
[3]旱灾风险评估的初步理论框架[J]. 金菊良,郦建强,周玉良,费振宇,蒋尚明,袁潇晨,何君. 灾害学. 2014(03)
[4]重庆市城市高温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策初探[J]. 何泽能,左雄,白莹莹,杨世琦. 高原气象. 2013(06)
[5]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编制——以滦县为例[J]. 王慧彦,薛辉.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3)
[6]1961—2010年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J]. 叶殿秀,尹继福,陈正洪,郑有飞,吴荣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1)
[7]基于GIS的洛阳市高温灾害风险区划[J]. 马进.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04)
[8]华北地区高温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J]. 施洪波. 地理科学. 2012(07)
[9]杭州市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区划[J]. 黄慧琳,缪启龙,潘文卓,宋健,葛小清.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02)
[10]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07)
硕士论文
[1]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D]. 向静.西南财经大学 2012
[2]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D]. 韩世刚.兰州大学 2010
[3]自然灾害风险评估[D]. 景垠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我国东部地区30年夏季(6-9月)高温闷热天气研究[D]. 潘晓红.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48641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市各气象站点空间分布
每年的高温日数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夏季的高温灾害强度[34-36]。本文统计了 1964 年-2013 年重庆市 6 个典型站点每年高温日数的年际频数分布,并做了 2 年移动平滑处理(图 2.1-图 2.7)。总体来看,各站的年高温日数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城口县1964年-2013年每年高温日数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述评[J]. 刘希林,尚志海. 地理科学进展. 2014(11)
[2]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易损性研究进展[J]. 巫丽芸,何东进,洪伟,纪志荣,游巍斌,赵莉莉,肖石红. 灾害学. 2014(04)
[3]旱灾风险评估的初步理论框架[J]. 金菊良,郦建强,周玉良,费振宇,蒋尚明,袁潇晨,何君. 灾害学. 2014(03)
[4]重庆市城市高温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策初探[J]. 何泽能,左雄,白莹莹,杨世琦. 高原气象. 2013(06)
[5]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编制——以滦县为例[J]. 王慧彦,薛辉.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3)
[6]1961—2010年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J]. 叶殿秀,尹继福,陈正洪,郑有飞,吴荣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1)
[7]基于GIS的洛阳市高温灾害风险区划[J]. 马进.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04)
[8]华北地区高温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J]. 施洪波. 地理科学. 2012(07)
[9]杭州市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区划[J]. 黄慧琳,缪启龙,潘文卓,宋健,葛小清.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02)
[10]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07)
硕士论文
[1]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D]. 向静.西南财经大学 2012
[2]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D]. 韩世刚.兰州大学 2010
[3]自然灾害风险评估[D]. 景垠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我国东部地区30年夏季(6-9月)高温闷热天气研究[D]. 潘晓红.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48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04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