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白天中国中东部不同类型云分布特征及其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0 05:36
本文利用2001~2017年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CERES卫星资料,探究夏季白天中国中东部不同类型云的云量及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一维辐射对流模式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云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夏季白天中国中东部总云量及其光学厚度整体呈由南向北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且中高云量占主导地位。总云量整体呈-0.3%a-1显著减少趋势,其中低云的贡献(-0.27%a-1)最大;总云光学厚度为0~0.1 a-1增加趋势,其中低云光学厚度(0.06 a-1)和中低云光学厚度(0.03 a-1)呈增加趋势,而中高云光学厚度(-0.08 a-1)和高云光学厚度(-0.03 a-1)呈减少趋势。模式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类型云的温度效应(Cloud Effect Temperature, CET)均为负值,表现为降温效应。低云、中低云、中高云和高云的年均CET值分别为-2.9℃、-2.7℃、-2.2℃和-1.7℃。其中,低云在华北平原降温可达-5℃;中低云和中高云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降温可达-7.8℃。不同类型云温度效应与近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2004年前(后)近地...
【文章来源】:大气科学. 2020,44(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亚地区云对地球辐射收支和降水变化的影响研究[J]. 张华,谢冰,刘煜,汪方,王在志,张金强,李剑东,胡斯勒图,尚华哲,陈勇航,宣越建. 中国基础科学. 2017(05)
[2]气候模式中云的垂直重叠及其辐射传输问题研究进展[J]. 张华,荆现文. 气象学报. 2016(01)
[3]中国地区云量和云光学厚度的分布与变化趋势[J]. 周喜讯,张华,荆现文.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6(01)
[4]东亚地区云微物理量分布特征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J]. 张华,杨冰韵,彭杰,王志立,荆现文. 大气科学. 2015(02)
[5]中国地区云光学厚度和云滴有效半径变化趋势[J]. 段皎,刘煜. 气象科技. 2011(04)
[6]基于ISCCP观测的云量全球分布及其在NCEP再分析场中的指示[J]. 刘奇,傅云飞,冯沙. 气象学报. 2010(05)
[7]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基本气候特征分析[J]. 柳艳菊,丁一汇. 气象学报. 2007(04)
[8]一维辐射对流模式对云辐射强迫的数值模拟研究[J]. 刘玉芝,石广玉,赵剑琦. 大气科学. 2007(03)
[9]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J]. 李昀英,宇如聪,徐幼平,张学洪. 气象学报. 2003(06)
[10]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J]. 刘洪利,朱文琴,宜树华,李维亮,陈隆勋,白立杰. 气象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149079
【文章来源】:大气科学. 2020,44(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亚地区云对地球辐射收支和降水变化的影响研究[J]. 张华,谢冰,刘煜,汪方,王在志,张金强,李剑东,胡斯勒图,尚华哲,陈勇航,宣越建. 中国基础科学. 2017(05)
[2]气候模式中云的垂直重叠及其辐射传输问题研究进展[J]. 张华,荆现文. 气象学报. 2016(01)
[3]中国地区云量和云光学厚度的分布与变化趋势[J]. 周喜讯,张华,荆现文.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6(01)
[4]东亚地区云微物理量分布特征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J]. 张华,杨冰韵,彭杰,王志立,荆现文. 大气科学. 2015(02)
[5]中国地区云光学厚度和云滴有效半径变化趋势[J]. 段皎,刘煜. 气象科技. 2011(04)
[6]基于ISCCP观测的云量全球分布及其在NCEP再分析场中的指示[J]. 刘奇,傅云飞,冯沙. 气象学报. 2010(05)
[7]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基本气候特征分析[J]. 柳艳菊,丁一汇. 气象学报. 2007(04)
[8]一维辐射对流模式对云辐射强迫的数值模拟研究[J]. 刘玉芝,石广玉,赵剑琦. 大气科学. 2007(03)
[9]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J]. 李昀英,宇如聪,徐幼平,张学洪. 气象学报. 2003(06)
[10]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J]. 刘洪利,朱文琴,宜树华,李维亮,陈隆勋,白立杰. 气象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149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14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