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次罕见的区域雷暴大风过程潜势预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6 19:07
利用太原MICAPS高低空实况、探空、物理量场等资料对太原2011年6月7日一次罕见的较强区域雷暴大风过程进行潜势预报分析,为太原区域雷暴大风潜势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此次过程具有范围大、强度强的特点,属于太原罕见的较强区域雷暴大风过程;500 hPa横槽转竖以及低空切变线,为此次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影响系统从低层到高层接近于垂直,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近地层存在逆温,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上干下湿"的层结结构,潜在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沙氏指数SI对此次雷暴大风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在此次雷暴大风过程中有较好的指示效果;500 hPa冷平流、850 hPa暖平流使层结更加趋于不稳定,潜势上更有利于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冷锋在不断发展和南压过程中触发了此次区域雷暴大风过程。
【文章来源】:山西科技. 2020,3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天气实况
2 环流形势
3 探空资料分析
4 物理量场分析
5 强对流的触发与维持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6.21致灾雷暴大风特征分析[J]. 马鸿青,郭志强,李彦,徐义国,董疆南. 农学学报. 2019(10)
[2]湖南省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J]. 许霖,姚蓉,王晓雷,欧小峰. 高原气象. 2017(04)
[3]广西2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及异同分析[J]. 陈伟斌,农孟松,赵金彪,翟丽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5)
[4]雷暴大风落区的天气学模型和物理量参数研究[J]. 杨晓霞,胡顺起,姜鹏,万明波,王文青,刘桂才,高慧君,蒲章绪,华雯丽. 高原气象. 2014(04)
[5]雷暴大风环境特征及其对风暴结构影响的对比研究[J]. 王秀明,周小刚,俞小鼎. 气象学报. 2013(05)
[6]“6.3”区域致灾雷暴大风形成及维持原因分析[J]. 王秀明,俞小鼎,周小刚,牛淑贞. 高原气象. 2012(02)
[7]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J]. 廖晓农,于波,卢丽华. 气象. 2009(09)
[8]对流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测中的作用[J]. 刘玉玲. 气象科技. 2003(03)
本文编号:3206906
【文章来源】:山西科技. 2020,3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天气实况
2 环流形势
3 探空资料分析
4 物理量场分析
5 强对流的触发与维持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6.21致灾雷暴大风特征分析[J]. 马鸿青,郭志强,李彦,徐义国,董疆南. 农学学报. 2019(10)
[2]湖南省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J]. 许霖,姚蓉,王晓雷,欧小峰. 高原气象. 2017(04)
[3]广西2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及异同分析[J]. 陈伟斌,农孟松,赵金彪,翟丽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5)
[4]雷暴大风落区的天气学模型和物理量参数研究[J]. 杨晓霞,胡顺起,姜鹏,万明波,王文青,刘桂才,高慧君,蒲章绪,华雯丽. 高原气象. 2014(04)
[5]雷暴大风环境特征及其对风暴结构影响的对比研究[J]. 王秀明,周小刚,俞小鼎. 气象学报. 2013(05)
[6]“6.3”区域致灾雷暴大风形成及维持原因分析[J]. 王秀明,俞小鼎,周小刚,牛淑贞. 高原气象. 2012(02)
[7]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J]. 廖晓农,于波,卢丽华. 气象. 2009(09)
[8]对流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测中的作用[J]. 刘玉玲. 气象科技. 2003(03)
本文编号:3206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0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