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东部走廊地形对冷空气风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09 12:10
文章利用MICAPS系统平台、江西自动气象站数据查询系统、江西风廓线雷达产品显示平台和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平台等资料,采用个例分析、形态对比、数据检验等方法,对江西东部走廊地形对风场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江西东部走廊对江西东部冷空气风场的作用,为开展冷空气大风的预警预报提供有益的线索和依据。
【文章来源】: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0,37(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4次东部走廊风场变化
11月17日20:00风廓线雷达风场图上(图2),1 000m左右高度以下的风,由偏西风转为偏东风,11月18日00:00~14:00,成低层大风区和高层(3 500~7 000m)大风区的两个部分,而中间是弱风区过渡带。高空一致的较大西风,低层为东北风,风向顺时针旋转,属于欧阳定义的“顺滚流”,即暖平流。低层区域在地面150~1 200m高度上东北风开始加大,且大风区高度逐渐升高;11月18日04:00,大风伸展高度达到1 800m,中心风力加大至16~20 m/s;随后,低层大风维持到14:00。11月18日15:00后,低层大风区开始减弱,中层还有一些大风维持。风速逐步加大上升速度,东部走廊的最大风速达18.3m/s。东部走廊此时对风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速增大和维持。冷空气进入江西东部走廊后产生峡谷效应,使风速不断加大。19日11:00,浙北皖南的偏北大风明显减弱,风速均小于8m/s,但受狭管效应影响,东部走廊附近的赣东北及浙西地区大风区仍然继续维持。赣东北的东部走廊大风区维持时间相较于北部地区延迟4h,至19日15:00,大风区明显减弱至消失。
在1 000m以下时,冷空气对站点的影响在风廓线雷达产品中表现出的特征是自低层开始,随时间推移风速加大,且随高度增加。1月5日20:00,1 000m以下由杂乱无章的风速转为一致的东北风,说明此时冷空气前端已经从东北方向扩散南下影响该地区。6日02:00低层区域在地面150~1 200m高度上东北风开始加大,且大风区高度逐渐升高;02:00~05:00,大风伸展高度持续在1 200m,中心风力加大至12m/s;在08:00,14m/s风速区降到地面,对应地面风场中东部走廊的大风速带。随后,低层大风维持到1月5日16:00。1月6日09:00、12:00低层大风区有两次减弱,自12:00中层有大风速带加强是由于后期的降水天气特征,文章不作分析。4.3 2018-01-13东部走廊风场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岛地形对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强对流雨带发展影响的模拟研究[J]. 赵玉春,王叶红. 大气科学. 2019(01)
[2]台湾岛地形对“麦德姆”台风的影响[J]. 陈俊,平凡,王秀春,李梦夏. 大气科学. 2017(05)
[3]华南沿海暖区辐合线暴雨地形动力机制数值模拟研究[J]. 王坚红,杨艺亚,苗春生,高义梅,张旭. 大气科学. 2017(04)
[4]复杂地形下北京雷暴新生地点变化的加密观测研究[J]. 张文龙,崔晓鹏,黄荣. 大气科学. 2014(05)
[5]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对热带气旋强度和路径预报影响的研究[J]. 钟水新,陈子通,戴光丰,徐道生,黄燕燕,张诚忠,蒙伟光,杨兆礼. 大气科学. 2014(02)
本文编号:3220554
【文章来源】: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0,37(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4次东部走廊风场变化
11月17日20:00风廓线雷达风场图上(图2),1 000m左右高度以下的风,由偏西风转为偏东风,11月18日00:00~14:00,成低层大风区和高层(3 500~7 000m)大风区的两个部分,而中间是弱风区过渡带。高空一致的较大西风,低层为东北风,风向顺时针旋转,属于欧阳定义的“顺滚流”,即暖平流。低层区域在地面150~1 200m高度上东北风开始加大,且大风区高度逐渐升高;11月18日04:00,大风伸展高度达到1 800m,中心风力加大至16~20 m/s;随后,低层大风维持到14:00。11月18日15:00后,低层大风区开始减弱,中层还有一些大风维持。风速逐步加大上升速度,东部走廊的最大风速达18.3m/s。东部走廊此时对风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速增大和维持。冷空气进入江西东部走廊后产生峡谷效应,使风速不断加大。19日11:00,浙北皖南的偏北大风明显减弱,风速均小于8m/s,但受狭管效应影响,东部走廊附近的赣东北及浙西地区大风区仍然继续维持。赣东北的东部走廊大风区维持时间相较于北部地区延迟4h,至19日15:00,大风区明显减弱至消失。
在1 000m以下时,冷空气对站点的影响在风廓线雷达产品中表现出的特征是自低层开始,随时间推移风速加大,且随高度增加。1月5日20:00,1 000m以下由杂乱无章的风速转为一致的东北风,说明此时冷空气前端已经从东北方向扩散南下影响该地区。6日02:00低层区域在地面150~1 200m高度上东北风开始加大,且大风区高度逐渐升高;02:00~05:00,大风伸展高度持续在1 200m,中心风力加大至12m/s;在08:00,14m/s风速区降到地面,对应地面风场中东部走廊的大风速带。随后,低层大风维持到1月5日16:00。1月6日09:00、12:00低层大风区有两次减弱,自12:00中层有大风速带加强是由于后期的降水天气特征,文章不作分析。4.3 2018-01-13东部走廊风场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岛地形对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强对流雨带发展影响的模拟研究[J]. 赵玉春,王叶红. 大气科学. 2019(01)
[2]台湾岛地形对“麦德姆”台风的影响[J]. 陈俊,平凡,王秀春,李梦夏. 大气科学. 2017(05)
[3]华南沿海暖区辐合线暴雨地形动力机制数值模拟研究[J]. 王坚红,杨艺亚,苗春生,高义梅,张旭. 大气科学. 2017(04)
[4]复杂地形下北京雷暴新生地点变化的加密观测研究[J]. 张文龙,崔晓鹏,黄荣. 大气科学. 2014(05)
[5]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对热带气旋强度和路径预报影响的研究[J]. 钟水新,陈子通,戴光丰,徐道生,黄燕燕,张诚忠,蒙伟光,杨兆礼. 大气科学. 2014(02)
本文编号:3220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2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