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三大片区降雨特征分析及泥石流预警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20:12
泥石流具有较大的破坏性,欲减小泥石流危害,主要方法就是对泥石流进行监测预警。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汶川地震区在几个汛期内,特别是2010年8月中旬在四川省三大片区爆发了泥石流,这些泥石流灾害具有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灾害链效应等特征。结合以往其他强地震后泥石流爆发情况加以分析,可以断定,汶川地震区泥石流灾害还会持续较长时间。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再次爆发了7.0级大地震,证实了这一观点。泥石流监测被视为获取研究泥石流的基础数据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以准确的掌握泥石流的启动和运动过程;而泥石流预警则可以在泥石流造成不可挽回的灾害之前,迅速地组织疏散和撤离,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泥石流的危害。因此,通过研究汶川地震三大片区泥石流特征,建立强震区泥石流监测预警临界值,从而对汶川地震三大片区泥石流进行准确的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三大片区典型的七条泥石流沟进行调查,结合勘察资料统计得出红椿沟、烧房沟、牛圈沟和走马岭沟内的崩滑堆积物型物源占总物源量的50%以上。“8.13”泥石流事件之后,在主要研究对象的六条泥石流沟内,崩滑堆积物型物源依然是泥石流形成...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
1.2.2 泥石流监测方法研究
1.2.3 泥石流预警方法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2章 汶川地震三大片区泥石流概况
2.1 气象条件
2.1.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1.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1.3 都江堰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2 水文条件
2.1.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2.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2.3 都江堰市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3 地形地貌
2.3.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3.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3.3 都江堰市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4 物源条件
2.4.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4.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4.3 都江堰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大片区降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3.1 降雨时间分布规律
3.1.1 绵竹市清平乡片区
3.1.2 汶川县映秀镇片区
3.1.3 都江堰市龙池乡片区
3.2 降雨空间分布规律
3.2.1 降雨与高程关系
3.2.2 降雨量空间分布规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大片区泥石流预警模型研究
4.1 降雨过程划分标准
4.2 降雨预警模型参数选取
4.3 三大片区泥石流 RTI 预警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2013 年三大片区泥石流事件分析与预警
5.1 2013 年汛期三大片区降雨情况概述
5.2 2013 年三大片区泥石流事件分析
5.2.1 2013 年 7 月 8 日文家沟泥石流
5.2.2 2013 年 7 月 8 日走马岭泥石流
5.2.3 2013 年 7 月 10 日牛圈沟泥石流
5.3 三大片区泥石流预警模型校核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研究[J]. 方华. 人民黄河. 2011(10)
[2]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泥位自动监测预警系统[J]. 李朝安,胡卸文,王良玮.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5)
[3]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模式与机理[J]. 杨成林,陈宁生,李战鲁.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3)
[4]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J]. 许强. 工程地质学报. 2010(05)
[5]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J]. 崔鹏,庄建琦,陈兴长,张建强,周小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05)
[6]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J]. 唐川. 山地学报. 2010(03)
[7]自动雨量站资料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 王自英,王仔刚,赵梅珠. 气象科技. 2009(05)
[8]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J]. 唐川,铁永波. 山地学报. 2009(05)
[9]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J]. 谢洪,钟敦伦,矫震,张金山. 山地学报. 2009(04)
[10]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J]. 许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02)
硕士论文
[1]沟谷型泥石流形成的风化因子研究[D]. 褚胜名.成都理工大学 2012
[2]地震对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雨条件影响的初步研究[D]. 吴雨夫.成都理工大学 2012
[3]强震区群发性沟谷型泥石流地形因子研究[D]. 李丽.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7683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
1.2.2 泥石流监测方法研究
1.2.3 泥石流预警方法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2章 汶川地震三大片区泥石流概况
2.1 气象条件
2.1.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1.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1.3 都江堰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2 水文条件
2.1.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2.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2.3 都江堰市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3 地形地貌
2.3.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3.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3.3 都江堰市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4 物源条件
2.4.1 绵竹市清平乡监测示范区
2.4.2 汶川县映秀镇监测示范区
2.4.3 都江堰龙池镇监测示范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大片区降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3.1 降雨时间分布规律
3.1.1 绵竹市清平乡片区
3.1.2 汶川县映秀镇片区
3.1.3 都江堰市龙池乡片区
3.2 降雨空间分布规律
3.2.1 降雨与高程关系
3.2.2 降雨量空间分布规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大片区泥石流预警模型研究
4.1 降雨过程划分标准
4.2 降雨预警模型参数选取
4.3 三大片区泥石流 RTI 预警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2013 年三大片区泥石流事件分析与预警
5.1 2013 年汛期三大片区降雨情况概述
5.2 2013 年三大片区泥石流事件分析
5.2.1 2013 年 7 月 8 日文家沟泥石流
5.2.2 2013 年 7 月 8 日走马岭泥石流
5.2.3 2013 年 7 月 10 日牛圈沟泥石流
5.3 三大片区泥石流预警模型校核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研究[J]. 方华. 人民黄河. 2011(10)
[2]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泥位自动监测预警系统[J]. 李朝安,胡卸文,王良玮.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5)
[3]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模式与机理[J]. 杨成林,陈宁生,李战鲁.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3)
[4]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J]. 许强. 工程地质学报. 2010(05)
[5]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J]. 崔鹏,庄建琦,陈兴长,张建强,周小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05)
[6]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J]. 唐川. 山地学报. 2010(03)
[7]自动雨量站资料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 王自英,王仔刚,赵梅珠. 气象科技. 2009(05)
[8]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J]. 唐川,铁永波. 山地学报. 2009(05)
[9]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J]. 谢洪,钟敦伦,矫震,张金山. 山地学报. 2009(04)
[10]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J]. 许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02)
硕士论文
[1]沟谷型泥石流形成的风化因子研究[D]. 褚胜名.成都理工大学 2012
[2]地震对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雨条件影响的初步研究[D]. 吴雨夫.成都理工大学 2012
[3]强震区群发性沟谷型泥石流地形因子研究[D]. 李丽.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7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8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