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4 08:12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EOF分析、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水汽收支方程和水汽输送方程。首先计算了19792015年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可降水量,分层分析了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气候倾向率及年际和年内的变化特征,接着研究了影响高原大气可降水量的机制并分析了水汽辐散和水汽平流两项的变化特征,最后从定常波和瞬变波的角度研究了青藏高原的水汽输送特征。得到的结论概况如下:1各层大气可降水量空间分布和气候倾向率的大小值中心位置及区域差异不同,并且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通过检验发现1995年为突变年。年均及春、夏和秋季可降水量的平均值为突变年后高于突变年前,而冬季为突变年前高于突变年后。突变年前,年均和四季的可降水量都为上升趋势,突变年后,冬季为下降趋势,其他季节都为上升趋势,突变年前上升趋势速率比突变年后更快。从EOF分析的前三个模态可知,高原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全区一致型、东西分布型和南北分布型。2研究大气可降水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水汽辐合辐散和水汽平流与大气可降水量有...
【文章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79-2015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1)整层和各层年平均空间分布,(a)整层、(b)近地层、(c)中层、(d)高层(单位:mm)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几层更小,约 0.005mm/10a,说明随着高度增加,可降水量增加趋势幅度越来越小。而对于整层,虽然等值线分布和近地层相似但梯度略小于近地层,约0.1mm/10a,因为在高原中部,整层的可降水量气候倾向率约 0.1mm/10a,而近地层只有约 0.05mm/10a,说明中高层可降水量增加速率虽然很慢,但对整层的变化趋势依然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使高原中西部的可降水量增加速率加
图 3-3 1979-2015 青藏高原整层和各层大气可降水量年际变化,(a)整层、(b)近地层、(c)中层、(d)高层(橙色和蓝色虚线分别代表突变年前后的趋势线)表 3-1:青藏高原整层和各层突变时间前后及 1979-2015 年可降水量平均值和气候趋势系数注:*、**分别表示趋势系数通过 0.05 和 0.01 的显著性检验3.2 季节平均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变化3.2.1 各季节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3-4、3-5 表示夏季和冬季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春秋图略),各季节整层和其他三层可降水量空间分布总体来说和年平均可降水量空间分布相似。对比四季层次 整层 近地层 中层 高层平均值(mm)突变前 5.66 4.73 0.83 0.10突变后 5.86 4.87 0.89 0.111979-2015 5.77 4.81 0.85 0.11趋势系数突变前 0.39 0.40* 0.25 0.21突变后 -0.07 -0.13 0.03 -0.081979-2015 0.47** 0.42** 0.56** 0.6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9-2015年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J]. 黄露,范广洲,赖欣,张永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2]青藏高原地区1979~2014年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姚宜斌,雷祥旭,张良,张豹,彭海,张佳华. 科学通报. 2016(13)
[3]青藏高原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初步分析[J]. 雷祥旭,姚宜斌,许超钤. 测绘地理信息. 2015(04)
[4]1979—2012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低层水汽异常特征及成因[J]. 赵光平,任小芳. 中国沙漠. 2016(03)
[5]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特征[J]. 徐祥德,赵天良,Lu Chungu,施晓晖. 气象学报. 2014(06)
[6]青藏高原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分析[J]. 王彬宇,范广洲,周定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S1)
[7]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水汽收支的初步模拟分析[J]. 许建玉,王慧娟,李宏毅. 高原气象. 2014(05)
[8]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西南区域近50a空中水资源的气候特征[J]. 范思睿,王维佳,刘东升,张世林. 暴雨灾害. 2014(01)
[9]基于NCEP资料的我国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及其时空分布[J]. 刘丹,邱新法,史岚,施国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10]天山山区空中水汽含量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姚俊强,杨青,胡文峰,赵玲,刘志辉,韩雪云,赵丽,孟现勇. 地理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D]. 张丁玲.兰州大学 2013
[2]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大气水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吴永萍.兰州大学 2011
[3]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D]. 廖荣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
硕士论文
[1]近50年青藏高原降水变化的特征及机制研究[D]. 李燕.兰州大学 2015
[2]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水汽循环变化特征研究[D]. 郭毅鹏.兰州大学 2013
[3]AIRS卫星观测的青藏高原大气水汽资料的评估与分析研究[D]. 张雨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
[4]青藏高原夏季大气水汽含量的演变特征[D]. 吴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0283
【文章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79-2015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1)整层和各层年平均空间分布,(a)整层、(b)近地层、(c)中层、(d)高层(单位:mm)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几层更小,约 0.005mm/10a,说明随着高度增加,可降水量增加趋势幅度越来越小。而对于整层,虽然等值线分布和近地层相似但梯度略小于近地层,约0.1mm/10a,因为在高原中部,整层的可降水量气候倾向率约 0.1mm/10a,而近地层只有约 0.05mm/10a,说明中高层可降水量增加速率虽然很慢,但对整层的变化趋势依然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使高原中西部的可降水量增加速率加
图 3-3 1979-2015 青藏高原整层和各层大气可降水量年际变化,(a)整层、(b)近地层、(c)中层、(d)高层(橙色和蓝色虚线分别代表突变年前后的趋势线)表 3-1:青藏高原整层和各层突变时间前后及 1979-2015 年可降水量平均值和气候趋势系数注:*、**分别表示趋势系数通过 0.05 和 0.01 的显著性检验3.2 季节平均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变化3.2.1 各季节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3-4、3-5 表示夏季和冬季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春秋图略),各季节整层和其他三层可降水量空间分布总体来说和年平均可降水量空间分布相似。对比四季层次 整层 近地层 中层 高层平均值(mm)突变前 5.66 4.73 0.83 0.10突变后 5.86 4.87 0.89 0.111979-2015 5.77 4.81 0.85 0.11趋势系数突变前 0.39 0.40* 0.25 0.21突变后 -0.07 -0.13 0.03 -0.081979-2015 0.47** 0.42** 0.56** 0.6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9-2015年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J]. 黄露,范广洲,赖欣,张永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2]青藏高原地区1979~2014年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姚宜斌,雷祥旭,张良,张豹,彭海,张佳华. 科学通报. 2016(13)
[3]青藏高原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初步分析[J]. 雷祥旭,姚宜斌,许超钤. 测绘地理信息. 2015(04)
[4]1979—2012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低层水汽异常特征及成因[J]. 赵光平,任小芳. 中国沙漠. 2016(03)
[5]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特征[J]. 徐祥德,赵天良,Lu Chungu,施晓晖. 气象学报. 2014(06)
[6]青藏高原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分析[J]. 王彬宇,范广洲,周定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S1)
[7]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水汽收支的初步模拟分析[J]. 许建玉,王慧娟,李宏毅. 高原气象. 2014(05)
[8]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西南区域近50a空中水资源的气候特征[J]. 范思睿,王维佳,刘东升,张世林. 暴雨灾害. 2014(01)
[9]基于NCEP资料的我国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及其时空分布[J]. 刘丹,邱新法,史岚,施国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10]天山山区空中水汽含量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姚俊强,杨青,胡文峰,赵玲,刘志辉,韩雪云,赵丽,孟现勇. 地理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D]. 张丁玲.兰州大学 2013
[2]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大气水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吴永萍.兰州大学 2011
[3]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D]. 廖荣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
硕士论文
[1]近50年青藏高原降水变化的特征及机制研究[D]. 李燕.兰州大学 2015
[2]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水汽循环变化特征研究[D]. 郭毅鹏.兰州大学 2013
[3]AIRS卫星观测的青藏高原大气水汽资料的评估与分析研究[D]. 张雨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
[4]青藏高原夏季大气水汽含量的演变特征[D]. 吴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0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0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