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大理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2 14:00
利用常规资料、EC细网格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以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2016年7月15日云南大理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滇缅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辐合区以及低层的切变线。降雨前大理地区上空整层水汽含量明显增长,且水汽在全省有自南向北的输送过程。强降水开始前,大理上空是能量的高值区且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风廓线雷达40 dbz高信噪比区间及垂直速度负值中心与强降水出现时间一致,强降水出现时水平风随高度存在多层切变,强降水期间水平风矢量达到最高的位置,随着降水的减弱,探测到的水平风矢量高度明显降低。
【文章来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32(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7月15日08时500 hPa(a)、700 hPa(c)高空探测,15日20时500 hPa(b)、 700 hPa(d)高空探测
从7月14日08时整层水汽含量(图3a)看,川滇黔交界区域存在65 mm的高值区,大理地区水汽含量在35~40 mm,到15日08时(图3b)川滇黔交界区域高值区消失,大理地区水汽含量升至40~45 mm,且水汽在全省有自南向北的输送过程,高湿区范围北抬扩展明显,到15日20时(图3c)大理地区水汽含量仍为40~45 mm,全省高湿区范围有所减少。图3 2016年7月14日08时(a)、15日08时(b)、15日20时(c)整层水汽含量(单位:mm)
2016年7月14日08时(a)、15日08时(b)、15日20时(c)整层水汽含量(单位:m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探测资料在滇西北高原一次暴雨过程监测中的应用[J]. 董保举,高月忠,张丽芬. 气象科技. 2014(06)
[2]2011年大理州入汛后首场区域性大雨过程分析[J]. 钟爱华,黄慧君,徐安伦.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04)
[3]云南大理州区域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J]. 黄慧君.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02)
[4]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董保举,刘劲松,高月忠. 气象科技. 2009(04)
[5]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北京夏季强降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J]. 古红萍,马舒庆,王迎春,李炬,曹晓彦. 气象科技. 2008(03)
[6]风廓线仪系统探测试验与应用[J]. 王欣,卞林根,彭浩,李剑东. 应用气象学报. 2005(05)
[7]位涡诊断在云南夏季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 范可,琚建华. 高原气象. 2004(03)
[8]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低空急流的脉动与暴雨关系[J]. 刘淑媛,郑永光,陶祖钰. 热带气象学报. 2003(03)
[9]滇中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 段旭,李英. 高原气象. 2000(02)
[10]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气象学报. 1995(04)
本文编号:3338452
【文章来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32(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7月15日08时500 hPa(a)、700 hPa(c)高空探测,15日20时500 hPa(b)、 700 hPa(d)高空探测
从7月14日08时整层水汽含量(图3a)看,川滇黔交界区域存在65 mm的高值区,大理地区水汽含量在35~40 mm,到15日08时(图3b)川滇黔交界区域高值区消失,大理地区水汽含量升至40~45 mm,且水汽在全省有自南向北的输送过程,高湿区范围北抬扩展明显,到15日20时(图3c)大理地区水汽含量仍为40~45 mm,全省高湿区范围有所减少。图3 2016年7月14日08时(a)、15日08时(b)、15日20时(c)整层水汽含量(单位:mm)
2016年7月14日08时(a)、15日08时(b)、15日20时(c)整层水汽含量(单位:m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探测资料在滇西北高原一次暴雨过程监测中的应用[J]. 董保举,高月忠,张丽芬. 气象科技. 2014(06)
[2]2011年大理州入汛后首场区域性大雨过程分析[J]. 钟爱华,黄慧君,徐安伦.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04)
[3]云南大理州区域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J]. 黄慧君.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02)
[4]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董保举,刘劲松,高月忠. 气象科技. 2009(04)
[5]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北京夏季强降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J]. 古红萍,马舒庆,王迎春,李炬,曹晓彦. 气象科技. 2008(03)
[6]风廓线仪系统探测试验与应用[J]. 王欣,卞林根,彭浩,李剑东. 应用气象学报. 2005(05)
[7]位涡诊断在云南夏季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 范可,琚建华. 高原气象. 2004(03)
[8]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低空急流的脉动与暴雨关系[J]. 刘淑媛,郑永光,陶祖钰. 热带气象学报. 2003(03)
[9]滇中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 段旭,李英. 高原气象. 2000(02)
[10]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气象学报. 1995(04)
本文编号:3338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3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