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亚非急流入口区的动能变化对华北干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6 19:36
  华北地区的年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时期,7-8月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频次增加,并呈年代际增强。研究使用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全球再分析数据,通过T-N波作用通量和局地多尺度能量涡度分析法(MS-EVA)研究了1979年至2015年7、8月亚非急流入口区域位置和能量的变化对华北地区干旱的影响;通过地表温度变化分析了大西洋东岸和西欧地区增温对亚非急流入口区域的位置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并通过LBM模式验证了增温对急流的入口的影响,以下为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1)亚非急流入口在1997年以后有明显的北抬趋势,8月亚非急流入口北抬不明显并且存在北大西洋急流的南压;急流入口区位置北抬与华北地区的干旱成正相关关系。当急流入口区域向北抬时,波活动加强华北区域上空的高压系统,波上的能量频散到我国沿海地区,引起西太副高减弱东退,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的暖湿气流减弱,水汽通道整体上减弱,华北地区的干旱形势加强。(2)7、8月整层大气中,亚非急流入口区域影响华北地区干旱形势的动能累积量主要为动能平流输送项(QK)和季节尺度动能转化项(T01)。季节尺度动能转化项在7、8月都有增涨的趋势。在1997年以...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亚非急流入口区的动能变化对华北干旱的影响


960—2014年7—8月亚洲部分地区PDSI的增长趋势的空间分布(a)和华北地区PDSI指数随时间的变化(b)(打点区域通过90%显著性检验)

空间分布,指数,空间,年代


第三章华北干旱及亚非急流入口区时空变化特征13率远超过洪涝灾害[50],近百年来华北区域的干旱化趋势愈加明显,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夏季的降水量明显减少[7],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华北地区干旱现象陡然增加,并且这种干旱的形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持续的情况。考虑下垫面和蒸发的影响,使用PDSI指数做分析(本文中使用的PDSI指数都乘以负1,即正值表示干旱),通过EOF分解,从图3.2a干旱的空间分布第一模态来看,图中表现出我国华北地区整体上呈现干旱形势,西南存在小片干旱区域,而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较为湿润,结合图3.2d可以看出,这种分布形势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持续加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存在连续的负值区,年代际特征较为明显。图3.2b第二模态的干旱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的是我国北方整体湿润,而西南地区存在干旱的现象,从相应的时间系数分布来图3.21960—2014年7月我国PDSI指数EOF空间变化特征(左)及时间变化特征(右)

空间分布,指数,空间,形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3.31960—2014年7月我国PDSI指数EOF空间变化特征(左)及时间变化特征(右)看,没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北方湿润整体上缓慢上升。图3.2c第三模态的干旱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的是我国除新疆以外的其它地区整体上湿润的形势,结合图3.2f时间系数来看,这种分布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没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图3.3a为8月的干旱形势的空间分布情况,与7月的第一模态类似。7、8两月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都表现的是华北地区的干旱情况,两者较为符合。第一模态方差贡献较大,即EOF分解的结果主要表现的是华北地区干旱增强的形势,并且华北地区干旱形势在上世纪80年代后出现干旱较为严重的情况,90年代中后期之后旱情迅速增强。图3.3b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表现的是我国北方整体干旱的形势,与7月相反,结合3.3e时间系数的变化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没有明显年代际特征。图3.3c表现的是我国中部地区整体干旱的形势,从3.3f时间系数的变化来看,这种状况变化不是很明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30年江淮流域夏季年代际干旱特征及其与欧亚西风环流异常的关系[J]. 刘诗梦,张杰,于涵.  高原气象. 2018(05)
[2]全球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陆气机制研究综述[J]. 管晓丹,石瑞,孔祥宁,刘婧晨,甘泽文,马洁茹,罗雯,曹陈宇.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0)
[3]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正、负位相期间欧亚夏季副热带波列季节内活动特征及与印度降水的联系[J]. 孙雪倩,李双林,孙即霖,洪晓玮.  大气科学. 2018(05)
[4]论Rossby波在东、西风带中传播与频散Ⅰ——谐波扰动Rosshy波和指数扰动Rosshy波[J]. 辜旭赞,刘羽.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5)
[5]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J]. 黄建平,季明霞,刘玉芝,张镭,龚道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1)
[6]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J]. 王劲松,李耀辉,王润元,冯建英,赵艳霞.  干旱气象. 2012(04)
[7]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对比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 华文剑,陈海山.  气象科学. 2012(04)
[8]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贝加尔湖地表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关系[J]. 徐康,何金海,祝从文.  气象学报. 2011(04)
[9]中东急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力影响的关系[J]. 倪东鸿,潘敖大,孙照渤,李忠贤,曾刚.  大气科学学报. 2011(02)
[10]东亚下垫面热力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和强弱的关系[J]. 刘鹏,钱永甫,严蜜.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2)



本文编号:3346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46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