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一次强风雹天气的干侵入作用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7 19:08
  利用0.25°×0.2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6月13日发生在河南省北部地区的一次风雹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风雹天气发生在华北冷涡后部西北气流中,强天气发生前大气整层较为干燥,冷涡后部横槽南下,自上而下带来干冷空气,低层水汽辐合与午后地面高温共同作用,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2)地面辐合线和弱冷锋是此次风雹天气的触发机制;(3)对流单体在干侵入的一侧首先发展加强,随后在地面辐合线附近不断产生小的对流单体,对流单体合并后进一步加强,逐渐形成弓形回波带,大风出现在回波带前地面辐合线附近,冰雹出现在中气旋左侧区域;(4)对流单体的移动方向与地面辐合线一致,地面辐合线稳定有利于对流系统的增强,地面辐合线断裂后对流系统迅速减弱、消亡。 

【文章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14(05)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一次强风雹天气的干侵入作用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2018年6月13日风雹天气实况分布(a,黑色三角为冰雹落区)和新乡市王村镇逐10 min雨量(b,单位:mm)

区域图,冰雹,中尺度,区域


6月13日08时(a)、14时(b)、20时(c)冰雹发生区域(114°E,35.5°N)格点探空

区域图,单位,辐合,散度


图5b是14时垂直速度和散度沿113.75°E的剖面图,在35°N以南地区整层都处于下沉运动,没有明显的辐合,而在850 h Pa切变线、能量锋区和地面辐合线附近(黑色竖线)低层有一个散度达-24×10-4s-1的辐合中心,450 h Pa附近有一个24×10-4s-1的辐散中心,800~500 h Pa有明显的上升运动中心,垂直速度达-3 m·s-1,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有利于上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850 h Pa切变线、地面的弱冷锋及辐合线的形成和移动促使了低层辐合加强,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使河南北部地区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是这次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图5 6月13日14时850 h Pa假相当位温(黑色实线,单位:K)、流场(箭头,单位:m·s-1)分布(a)和垂直速度(阴影,单位:m·s-1)、散度(黑线,单位:10-4s-1)沿113.75°E垂直剖面(b,黑色竖线为风雹发生位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倾槽背景下河套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成因分析[J]. 张桂莲,刘林春,赵斐,于碧馨,马素艳,荀学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04)
[2]乌鲁木齐“4.24”短时降水和冰雹中小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 刘晶,于碧馨,赵克明,杨莲梅.  暴雨灾害. 2018(04)
[3]山东连续两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和多普勒雷达特征[J]. 张琴,张晓,孟伟,李淑玲,胡晓琳.  干旱气象. 2018(03)
[4]冷涡影响下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及形成机制[J]. 尉英华,陈宏,张楠,何群英,林晓萌.  干旱气象. 2018(01)
[5]豫西北一次弱降水环流形势的飑线冰雹过程数值分析[J]. 牛广山.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03)
[6]黄土高原一次连续性强对流天气分析[J]. 姚静,井宇,赵强,李萍云.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03)
[7]一次槽前“干”对流背景下阵风锋天气过程分析[J]. 武麦凤,吉庆,武维刚.  高原气象. 2017(03)
[8]河南省冰雹短期预报方法研究[J]. 丁建芳,杨敏,刘磊.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01)
[9]冷涡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冰雹特征分析[J]. 马素艳,韩经纬,斯琴,荀学义,张和平.  暴雨灾害. 2016(06)
[10]2011-06-11豫北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 芦阿咪.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4)



本文编号:3366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66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