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6年中国春季极端低温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1 11:24
利用1961~2016年中国529个台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研究了中国春季极端低温事件的时空变异特征。旋转经验正交分解结果显示,中国春季极端低温事件的频次在空间上可以分为5个区域,即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小波分析表明,这5个区域春季极端低温事件的频次在年际尺度上呈现出2~4年的振荡周期,其中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2~4年的振荡周期在整个研究时段都显著,但东北—华北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2~4年的显著周期分别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和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长期变化上,这5个区域春季极端低温事件的频次总体均呈减少趋势,但突变年份具有明显差异。Mann-Kendall和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的突变时间为1987/1988年、江南地区为1995/1996年、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为1990/1991年、西南地区为1987/1988年、新疆北部地区为1997/1998年。伴随着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的降低,5个区域春季极端低温事件的强度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也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但近10...
【文章来源】:大气科学. 2020,4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1961~2016年中国春季极端低温事件(a)定义阈值(温度阈值,单位:°C)、(b)频次(单位:a-1)及(c)频次的标准差(单位:a-1)分布。R表示图中物理量的值,下同
为进一步佐证上述突变检验结果,我们还对上述5个区域的极端低温事件频次进行了MTT检验。如表1所示,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和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MTT的突变检验时间与MK检验时间一致,且通过了99%的信度检验。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的突变年时间也与MK检验时间一致,并通过了95%的信度检验。结合MK检验和MTT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到结论:在1961~2016年期间,中国范围内5个区域的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均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域的突变时间有所不同,其中东北—华北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相对较早为1987/1988年;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次之为1990/1991年;江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最晚,分别为1995/1996年和1997/1998年。图3 5个区域平均的标准化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序列(柱状)及其9年滑动平均(曲线)。(a)、(b)、(c)、(d)和(e)分别代表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
图2 中国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REOF前五个模态。(a)、(b)、(c)、(d)和(e)矩形分别代表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图4 5个区域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时间序列的Morlet小波图。左图为小波功率谱(等值线),填色区通过95%信度检验,黑色弧线为小波边界;右图为各周期波谱,虚线代表95%的红噪音信度检验。(a)、(b)、(c)、(d)和(e)分别代表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NCEP-GEFS回算资料的我国极端温度变化特征研究[J]. 高丽,任宏利,郑嘉雯,陈权亮. 大气科学学报. 2019(01)
[2]Extreme spring cold spells in North China during 1961–2014 and the evolving processes[J]. Ya-Li ZHU,Hui-Jun WANG,Tao WANG,Dong GUO.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8(05)
[3]1961~2014年中国冬季极端低温变化特征分析[J]. 谢星旸,游庆龙,王雨枭.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8(04)
[4]中国大陆1983—2012年年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武丽梅,陈璐,王凯,马金辉. 干旱气象. 2016(06)
[5]基于均一化资料的中国大陆极端温度的长期趋势[J]. 肖冰霜,马玉霞,赵天保,颜书豪. 气象. 2016(03)
[6]Decad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Eastern China[J]. 陈活泼,孙建奇,范可.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03)
[7]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J]. 吴绍洪,尹云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2)
[8]1960—2009年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时空特征[J]. 王晓娟,龚志强,任福民,封国林.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1)
[9]东北春季极端低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西洋海温的关系[J]. 张霏燕,徐海明. 大气科学学报. 2011(05)
[10]近48年中国的季节变化与极端温度事件的联系[J]. 赵俊虎,封国林,张世轩,孙树鹏. 物理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3374804
【文章来源】:大气科学. 2020,4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1961~2016年中国春季极端低温事件(a)定义阈值(温度阈值,单位:°C)、(b)频次(单位:a-1)及(c)频次的标准差(单位:a-1)分布。R表示图中物理量的值,下同
为进一步佐证上述突变检验结果,我们还对上述5个区域的极端低温事件频次进行了MTT检验。如表1所示,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和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MTT的突变检验时间与MK检验时间一致,且通过了99%的信度检验。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的突变年时间也与MK检验时间一致,并通过了95%的信度检验。结合MK检验和MTT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到结论:在1961~2016年期间,中国范围内5个区域的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均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域的突变时间有所不同,其中东北—华北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相对较早为1987/1988年;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次之为1990/1991年;江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最晚,分别为1995/1996年和1997/1998年。图3 5个区域平均的标准化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序列(柱状)及其9年滑动平均(曲线)。(a)、(b)、(c)、(d)和(e)分别代表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
图2 中国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REOF前五个模态。(a)、(b)、(c)、(d)和(e)矩形分别代表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图4 5个区域春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次时间序列的Morlet小波图。左图为小波功率谱(等值线),填色区通过95%信度检验,黑色弧线为小波边界;右图为各周期波谱,虚线代表95%的红噪音信度检验。(a)、(b)、(c)、(d)和(e)分别代表东北—华北东部地区、江南地区、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NCEP-GEFS回算资料的我国极端温度变化特征研究[J]. 高丽,任宏利,郑嘉雯,陈权亮. 大气科学学报. 2019(01)
[2]Extreme spring cold spells in North China during 1961–2014 and the evolving processes[J]. Ya-Li ZHU,Hui-Jun WANG,Tao WANG,Dong GUO.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8(05)
[3]1961~2014年中国冬季极端低温变化特征分析[J]. 谢星旸,游庆龙,王雨枭.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8(04)
[4]中国大陆1983—2012年年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武丽梅,陈璐,王凯,马金辉. 干旱气象. 2016(06)
[5]基于均一化资料的中国大陆极端温度的长期趋势[J]. 肖冰霜,马玉霞,赵天保,颜书豪. 气象. 2016(03)
[6]Decad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Eastern China[J]. 陈活泼,孙建奇,范可.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03)
[7]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J]. 吴绍洪,尹云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2)
[8]1960—2009年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时空特征[J]. 王晓娟,龚志强,任福民,封国林.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1)
[9]东北春季极端低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西洋海温的关系[J]. 张霏燕,徐海明. 大气科学学报. 2011(05)
[10]近48年中国的季节变化与极端温度事件的联系[J]. 赵俊虎,封国林,张世轩,孙树鹏. 物理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3374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7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