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遮阴对南方稻-麦土壤CH 4 和N 2 O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04 22:07
  通过田间模拟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太阳辐射减弱下不同农田管理对稻-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遮阴强度设3个水平,即对照(CK,不遮阴)、轻度遮阴(S1,单层遮阴)和重度遮阴(S2,双层遮阴);农田管理(水分管理/播期)设2个水平,即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和湿润灌溉/晚播(M/L),在稻-麦主要生育期对土壤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遮阴(S1、S2)使稻-麦土壤常规淹水/常规播期处理的CH4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68.08%、42.22%,并提高了湿润灌溉/晚播处理稻-麦土壤的CH4排放;湿润灌溉/晚播处理显著降低CH4累积排放量15.6%~86.61%。遮阴显著提高稻-麦土壤各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63.59%~111.40%(P<0.05);常规淹水/常规播期处理稻-麦土壤N2O累积排放量较湿润灌溉/晚播处理略有降低。就全球增温潜势而言,与不遮阴相比,遮阴使常规淹水/常规播期处理下的...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2020,41(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遮阴对南方稻-麦土壤CH 4 和N 2 O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各处理水稻(a)和冬小麦(b)生长季N2O排放通量观测值的逐日变化

当量,排放量,常规,碳排放


如图4所示,稻麦轮作系统中以常规淹水/常规播期处理下不遮阴(F/P+CK)的增温潜势最高,以湿润灌溉/晚播处理(M/L+CK)最低。在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条件下,遮阴(S1、S2)显著降低稻麦系统全球增温潜势,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36.32%~62.51%(P<0.05);在湿润灌溉/晚播(M/L)条件下,遮阴(S1、S2)增加了稻麦系统全球增温潜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无论遮阴与否,湿润灌溉/晚播(M/L)处理显著降低了稻麦系统的全球增温潜势,与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处理相比,湿润灌溉/晚播(M/L)条件下各处理对全球增温潜势的贡献降低了12.10%~83.22%,除S1外,均达极显著水平。可见,遮阴下常规淹水/常规播期处理和湿润灌溉/晚播处理降低了稻麦系统CH4和N2O对全球增温潜势的贡献。如图5所示,稻麦系统中稻田对CHGI(碳强度)贡献远大于麦田,约为麦田的14倍。遮阴显著提高了稻麦系统碳排放强度,与各自对照相比,不同农田管理(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和湿润灌溉/晚播M/L)条件下,除F/P+S1外,遮阴(S1、S2)使稻麦系统的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加23.53%~64.40%(P<0.05)。不论遮阴与否,湿润灌溉/晚播(M/L)处理显著降低了稻麦系统碳排放强度,与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处理相比,降幅为25.91%~79.94%,除S1外均达5%显著水平。可见,不同农田管理下遮阴可显著促进稻麦系统碳排放,而湿润灌溉/晚播处理可有效缓减稻麦系统的碳排放。

强度,碳排放,常规,麦田


如图5所示,稻麦系统中稻田对CHGI(碳强度)贡献远大于麦田,约为麦田的14倍。遮阴显著提高了稻麦系统碳排放强度,与各自对照相比,不同农田管理(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和湿润灌溉/晚播M/L)条件下,除F/P+S1外,遮阴(S1、S2)使稻麦系统的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加23.53%~64.40%(P<0.05)。不论遮阴与否,湿润灌溉/晚播(M/L)处理显著降低了稻麦系统碳排放强度,与常规淹水/常规播期(F/P)处理相比,降幅为25.91%~79.94%,除S1外均达5%显著水平。可见,不同农田管理下遮阴可显著促进稻麦系统碳排放,而湿润灌溉/晚播处理可有效缓减稻麦系统的碳排放。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硅对增温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J]. 刘燕,娄运生,杨蕙琳,周东雪.  生态学报. 2020(18)
[2]太阳辐射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J]. 马莉,娄运生,李君,李睿,张震.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8)
[3]节水灌溉和遮光强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耦合影响[J]. 李睿,娄运生,张震,马莉,李君.  中国农业气象. 2018(11)
[4]水稻植株特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江瑜,管大海,张卫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2)
[5]间隙灌溉和控释肥施用耦合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J]. 纪洋,于海洋,Ralf Conrad,徐华.  生态环境学报. 2017(10)
[6]水稻植株甲烷传输能力与根系特性的相关性分析[J]. 钟娟,傅志强,刘莉,祝志娟,郑华斌.  作物杂志. 2017(04)
[7]稻田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对甲烷排放的微生物影响[J]. 吴讷,侯海军,汤亚芳,沈建林,刘波,魏文学,秦红灵.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8]崇明岛稻麦轮作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孙小静,侯玉兰,王东启,王军.  环境化学. 2015(05)
[9]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J]. 尚毅,朱靖环,华为,汪军妹,贾巧君,杨建明.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4)
[10]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净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J]. 成臣,曾勇军,杨秀霞,黄山,罗亢,石庆华,潘晓华,商庆银.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418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18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