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东亚季风气候变率对SSTA响应特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04:43
  基于1951-2012年Hadley气候中心的月平均海表层温度(SST)和中国160个台站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等资料,利用最新发展的广义平衡反馈方法(GEFA),结合EOF,相关分析等,分别诊断了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对多个海盆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响应特征,并通过决定东亚冬季风或夏季风指数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显著SSTA模的响应,探讨了SSTA影响季风异常的可能机制。基于GEFA与EFA方法,对比季风异常对单个海盆SSTA与对多个海盆SSTA响应的区别,主要结论如下:(1)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模(IOBM,95%信度水平)和热带太平洋SSTA第三模(TP3,90%信度水平)对东亚冬季风的强迫最为显著,方差贡献分别为18.44%和9.19%。即当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变冷或TP3出现正位相时,东亚冬季风增强。对于东亚夏季风,当热带印度洋(IOBM,95%信度水平)海盆一致变冷或大西洋第二模(NA2,90%信度水平)出现正位相时,夏季风增强,方差贡献分别为6.34%和4.23%。可见,IOBM对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都有很大的影响。(2)关键海域SSTA通过强迫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变化,进而影响到...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
    1.3 SSTA对东亚季风的强迫作用
        1.3.1 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关系
        1.3.2 印度洋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关系
        1.3.3 大西洋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关系
    1.4 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关系的诊断方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特色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
        2.2.2 平衡反馈方法(EFA)的介绍
        2.2.3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方法(GEFA)
        2.2.4 蒙特卡洛检验
第三章 东亚冬季风气候变率对SSTA的响应特征
    3.1 引言
    3.2 东亚冬季风指数的选取
    3.3 不同海域海温异常模的提取
        3.3.1 海盆的提取
        3.3.2 响应估计值的稳定性分析
    3.4 东亚冬季风年际变率对不同海域SSTA模态的响应估计
        3.4.1 东亚冬季风对SSTA的响应
        3.4.2 SSTA模对冬季风指数的方差贡献
        3.4.3 东亚冬季风强年和弱年响应值的对比
    3.5 东亚冬季风气候变率对关键海域SSTA响应的可能机制
        3.5.1 东亚冬季风对TIO1响应的分析
        3.5.2 东亚冬季风对TP3响应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GEFA估计SSTA对东亚夏季风的强迫作用
    4.1 引言
    4.2 东亚夏季风指数的选取
    4.3 不同海域海温异常模的提取
        4.3.1 海盆的提取
        4.3.2 响应估计值的稳定性分析
    4.4 SSTA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变率的强迫作用
        4.4.1 三大海域SSTA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变率的强迫
        4.4.2 SSTA模对夏季风指数的方差贡献
        4.4.3 东亚夏季风强年和弱年响应值的对比
    4.5 东亚夏季风气候变率对关键海域SSTA响应的可能机制
        4.5.1 东亚夏季风对TIO1响应的分析
        4.5.2 东亚夏季风对NA2响应的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EFA与EFA的东亚季风变率对SSTA响应的对比
    5.1 引言
    5.2 GEFA与EFA方法比较的介绍
    5.3 东亚冬季风变率对SSTA响应的对比
    5.4 东亚夏季风变率对SSTA响应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东部夏季分区降水对海温异常响应特征的研究[J]. 李淑娟,余锦华.  气象科学. 2015(01)
[2]2009/2010年冬季中国气温异常及其对海表温度的遥响应[J]. 张岳军,余锦华,刘征宇,吴燕珠,李芬,李明明.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05)
[3]基于广义平衡反馈方法的2009/2010年中国冬季气温异常型的诊断[J]. 江志红,吴燕珠,刘征宇,温娜.  热带气象学报. 2013(01)
[4]多种东亚冬季风指数及其与中国东部气候关系的比较[J]. 张自银,龚道溢,胡淼,雷杨娜.  地理研究. 2012(06)
[5]东亚冬季风综合指数及其表达的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化特征[J]. 贺圣平,王会军.  大气科学. 2012(03)
[6]春季IOD影响东亚季风机制的数值研究[J]. 王静苒,刘宣飞,陈海山.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5)
[7]冬季蒙古高压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年际尺度关系[J]. 李崇银,王力群,顾薇.  大气科学. 2011(02)
[8]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的关系分析[J]. 陈少勇,张燕霞,夏权,白登元,张晓芬.  高原气象. 2009(05)
[9]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 邓伟涛,孙照渤,曾刚,倪东鸿.  大气科学. 2009(04)
[10]一个适用于描述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指数[J]. 朱艳峰.  气象学报. 2008(05)



本文编号:3425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25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