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地区降水同位素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发布时间:2021-10-10 17:41
大气降水过程中,雨滴由云层底部降落至地面经过不饱和空气时发生的蒸发现象,即为云下二次蒸发,这会使得降水同位素组成发生改变。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云下二次蒸发效应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对探讨区域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陕甘宁地区2018年3月—2019年2月187个气象站逐小时气象数据,采用改进后的Stewart模型,分析了该区域蒸发剩余比(f)与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f以及气象要素与Δd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小时尺度来看,该区域各省f与Δd最小值均出现在白天,最大值出现在夜晚,即白天云下二次蒸发效应更明显。从月尺度来看,各省f、Δd月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最小值多出现在夏半年,最大值多出现在冬半年,即夏半年云下二次蒸发效应更显著。研究区f、Δd值在季节尺度上的空间变化一致:春季,东、西部地区较大,中部较小;夏季,西北部地区偏小,其他地区偏大;秋季,由南向北减小;冬季,中部、南部较小,西部及东北部较大,研究区不同季节云下二次蒸发效应的空间差异显著。陕甘宁三省(区)f与Δd的线性关系的斜率均小于1‰·%-1,这可能与该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蒸发剩余比(f)和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的时间变化
2.1.1 f、Δd的逐小时变化
2.1.2 f、Δd的月变化
2.2 蒸发剩余比(f)和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的空间变化
2.3 蒸发剩余比(f)与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的关系
2.4 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夏季降水同位素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周苏娥,张明军,王圣杰,周盼盼,车彦军. 山地学报. 2019(06)
[2]陕甘宁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J]. 刘洁遥,张福平,冯起,魏永芬,黄良红,李宗省,聂硕,李玲.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7)
[3]基于Stewart模型改进方案的新疆降水同位素的云下蒸发效应比较[J]. 周苏娥,张明军,王圣杰,孟鸿飞,张亚宁,余秀秀. 冰川冻土. 2019(02)
[4]1960—2016年陕西省降水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焦蓉,王圣杰,张明军,卢爱刚,王晓艳. 干旱区研究. 2019(02)
[5]西北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刘洁遥,张福平,冯起,李宗省,朱艺文,聂硕,李玲.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5)
[6]Effect of sub-cloud evaporation on the δ18O of precipitation in Qilian Mountains and Hexi Corridor, China[J]. ZongXing Li,Qi Feng,YaMin Wang,JianGuo Li,XiaoYan Guo,YongGe Li.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6(05)
[7]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靳晓刚,张明军,王圣杰,朱小凡,董蕾,任正果,陈粉丽. 环境科学. 2015(04)
[8]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J]. 高阳,金晶炜,程积民,苏纪帅,朱仁斌,马正锐,刘伟.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9]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孟玉川,刘国东. 水科学进展. 2010(03)
[10]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VARIATIONS ON STABLE ISOTOPIC RATIOS IN FALLING RAINDROPS[J]. 章新平,谢自楚,姚檀栋.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98(02)
硕士论文
[1]乌鲁木齐河流域云下二次蒸发效应对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影响[D]. 周盼盼.西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28847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蒸发剩余比(f)和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的时间变化
2.1.1 f、Δd的逐小时变化
2.1.2 f、Δd的月变化
2.2 蒸发剩余比(f)和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的空间变化
2.3 蒸发剩余比(f)与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的关系
2.4 降水过量氘变化量(Δd)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夏季降水同位素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周苏娥,张明军,王圣杰,周盼盼,车彦军. 山地学报. 2019(06)
[2]陕甘宁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J]. 刘洁遥,张福平,冯起,魏永芬,黄良红,李宗省,聂硕,李玲.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7)
[3]基于Stewart模型改进方案的新疆降水同位素的云下蒸发效应比较[J]. 周苏娥,张明军,王圣杰,孟鸿飞,张亚宁,余秀秀. 冰川冻土. 2019(02)
[4]1960—2016年陕西省降水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焦蓉,王圣杰,张明军,卢爱刚,王晓艳. 干旱区研究. 2019(02)
[5]西北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刘洁遥,张福平,冯起,李宗省,朱艺文,聂硕,李玲.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5)
[6]Effect of sub-cloud evaporation on the δ18O of precipitation in Qilian Mountains and Hexi Corridor, China[J]. ZongXing Li,Qi Feng,YaMin Wang,JianGuo Li,XiaoYan Guo,YongGe Li.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6(05)
[7]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靳晓刚,张明军,王圣杰,朱小凡,董蕾,任正果,陈粉丽. 环境科学. 2015(04)
[8]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J]. 高阳,金晶炜,程积民,苏纪帅,朱仁斌,马正锐,刘伟.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9]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J]. 孟玉川,刘国东. 水科学进展. 2010(03)
[10]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VARIATIONS ON STABLE ISOTOPIC RATIOS IN FALLING RAINDROPS[J]. 章新平,谢自楚,姚檀栋.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98(02)
硕士论文
[1]乌鲁木齐河流域云下二次蒸发效应对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影响[D]. 周盼盼.西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28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2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