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低涡的活动特征及高影响低涡的诊断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3 21:10
利用1979-2012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时间分辨率为1日4个时次,空间分辨率为1°×1°,对西南低涡的活动特征进行了统计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平均每年生成个数为59个,极大值年份为1980年、1989年、1992年、1997年和2009年,平均可达69个;极小值年份为1981年、1990年、1996年和2006年,平均仅有51个。低涡在春季生成的个数最多,夏季次之,秋、冬季最少。3月和6月生成的个数最多;5月次之,7月、9月和10月生成个数比5月少,但都超过了5个;1月、8月、11月和12月相对较少,其中11月生成的个数最少。虽然从春季到冬季低涡生成的个数依次减小,但是,各季节移出型低涡的个数在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和冬季最少。移出率在夏季达44.1%,春季为27.6%,秋季为22.6%,冬季仅为11.3%。春、秋、冬季的低涡多数生命史较短,夏季生命史长的低涡所占的比例较高。近34年中夏季维持较长生命史的移出型低涡即高影响低涡共有129个,分别向东北(最多)、正东、东南(最少)三个方向移动,除正东方向外,向东北和东南方向移动的低涡个数随年代际变化呈增加的趋势...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南低滿生成个数的逐年变化,单位:个
数分别为18个、15个、14个和12个,春季低祸生成的个数最多,夏季次之,秋、冬季最少。如图3.2所示,春季和冬季低祸生成的个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八十年代平均值为16个,九十年代平均值为19个,到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平均值为18个。冬季低祸生成的个数在1996年发生突变,1979年?1995年冬季低祸生成个数的平均值为10.8个,1996?2012年增加到平均为13.7个。(a) (b)I I 錢舞10 - 7 . yi 1975 1985 1995 200S 201S ■ 鹏 ■ ⑶年份 I 年份 丨(C) (d)I I1375 1985 1995 2005 2015 1575 1980 1585 1990 1S95 2000 2005 2D10 2015 年份 . m “ 的(单位:-不^春季(a);夏季(b);秋季(C);冬季(d)西南低祸的生成受青藏高原南侧西风的动力摩擦作用的影响,但单纯的动力作用只能生成浅薄的小祸旋。由于各季节大气环流的形势不同,对西南低祸生成的影响也就不同。冬、春季高原南侧的主要影响系统为南支槽
MN FEB MAR APR mV SU^ JUL Al'G SEP OCT NCA. DEC图3.3低滿逐月生成个数,单位:个3.2西南低祸的活动特征3.3.1移出型低祸个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西南低祸生成后有的在源地滞留消亡,有的会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下移出源地影响下游地区,我国南方地区的暴雨天气的产生往往与这类移出源地的低祸有关。在不同季节,低祸的移出情况不尽相同,通过各季节低祸的移出情况进行统计(图5),发现虽然由春至冬低祸生成的个数依次减少,但是,移出型低祸的个数在夏季最多,移出率达44.1%,春季次之(27.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暖空气入侵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影响研究[J]. 屠妮妮,何光碧,陈静.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02)
[2]西南低涡研究综述[J]. 何光碧. 气象. 2012(02)
[3]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Mesoscale Vortex in Col Field[J]. 姜勇强,王元.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01)
[4]引发暴雨的西南低涡特征分析[J]. 康岚,郝丽萍,牛俊丽. 高原气象. 2011(06)
[5]青藏高原东南侧南风的季节演变特征分析[J]. 祁莉,何金海. 高原气象. 2011(05)
[6]东移西南低涡空间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潘旸,李建,宇如聪.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01)
[7]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J]. 赵玉春,王叶红. 高原气象. 2010(04)
[8]西南低涡的统计特征及其对湖北降水的影响[J]. 高正旭,王晓玲,李维京. 暴雨灾害. 2009(04)
[9]冬、春季青藏高原东侧涡旋对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J]. 蒋艳蓉,何金海,温敏,祁莉. 高原气象. 2009(05)
[10]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雨季水汽输送特征[J]. 李生辰,李栋梁,赵平,张国庆. 气象学报. 2009(04)
本文编号:3474353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南低滿生成个数的逐年变化,单位:个
数分别为18个、15个、14个和12个,春季低祸生成的个数最多,夏季次之,秋、冬季最少。如图3.2所示,春季和冬季低祸生成的个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八十年代平均值为16个,九十年代平均值为19个,到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平均值为18个。冬季低祸生成的个数在1996年发生突变,1979年?1995年冬季低祸生成个数的平均值为10.8个,1996?2012年增加到平均为13.7个。(a) (b)I I 錢舞10 - 7 . yi 1975 1985 1995 200S 201S ■ 鹏 ■ ⑶年份 I 年份 丨(C) (d)I I1375 1985 1995 2005 2015 1575 1980 1585 1990 1S95 2000 2005 2D10 2015 年份 . m “ 的(单位:-不^春季(a);夏季(b);秋季(C);冬季(d)西南低祸的生成受青藏高原南侧西风的动力摩擦作用的影响,但单纯的动力作用只能生成浅薄的小祸旋。由于各季节大气环流的形势不同,对西南低祸生成的影响也就不同。冬、春季高原南侧的主要影响系统为南支槽
MN FEB MAR APR mV SU^ JUL Al'G SEP OCT NCA. DEC图3.3低滿逐月生成个数,单位:个3.2西南低祸的活动特征3.3.1移出型低祸个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西南低祸生成后有的在源地滞留消亡,有的会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下移出源地影响下游地区,我国南方地区的暴雨天气的产生往往与这类移出源地的低祸有关。在不同季节,低祸的移出情况不尽相同,通过各季节低祸的移出情况进行统计(图5),发现虽然由春至冬低祸生成的个数依次减少,但是,移出型低祸的个数在夏季最多,移出率达44.1%,春季次之(27.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暖空气入侵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影响研究[J]. 屠妮妮,何光碧,陈静.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02)
[2]西南低涡研究综述[J]. 何光碧. 气象. 2012(02)
[3]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Mesoscale Vortex in Col Field[J]. 姜勇强,王元.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01)
[4]引发暴雨的西南低涡特征分析[J]. 康岚,郝丽萍,牛俊丽. 高原气象. 2011(06)
[5]青藏高原东南侧南风的季节演变特征分析[J]. 祁莉,何金海. 高原气象. 2011(05)
[6]东移西南低涡空间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潘旸,李建,宇如聪.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01)
[7]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J]. 赵玉春,王叶红. 高原气象. 2010(04)
[8]西南低涡的统计特征及其对湖北降水的影响[J]. 高正旭,王晓玲,李维京. 暴雨灾害. 2009(04)
[9]冬、春季青藏高原东侧涡旋对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J]. 蒋艳蓉,何金海,温敏,祁莉. 高原气象. 2009(05)
[10]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雨季水汽输送特征[J]. 李生辰,李栋梁,赵平,张国庆. 气象学报. 2009(04)
本文编号:347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7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