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西北涡东移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08 13:21
  利用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1980-2010年5月的数据,分析了东移西北涡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在西北涡东移过程中,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共同起作用.槽尾或槽后脊前产生的迴流东风提供了冷空气,起激发作用;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向北输送水汽和热量,冷暖气流汇合,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低涡移动.受北极涛动影响,西伯利亚高压及东亚大槽的强度变化存在超前(滞后)的相关,即北极涛动负位相时,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早于东亚大槽的发展.对东亚大槽与南支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东亚大槽的发展早于南支槽的发展.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西北涡东移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5月700 h Pa异常环流形势分布

形势图,形势,环流,气流


500 h Pa等压面异常环流形势与700 h Pa类似,在25°~40°N,100°~110°E范围都有显著的偏南气流,此偏南气流是南支槽.西南地区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地形的影响,在天气学上更关注500 h Pa南支槽[34].200 h Pa等压面异常环流形势中100°E及以东地区以偏东风为主.偏东风的产生是由于西北涡东移时高空急流南压导致急流后部偏西北风增加,在槽尾或槽后脊前易产生冷空气迴流东风,为低涡和切变线的形成提供了偏东气流,与偏南气流汇合造成冷暖气流交绥,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低涡移动[1].图3是温度平流的时间序列图,横轴为时间,0代表东移时刻,负值表示东移前,正值代表东移后,西北涡东移前后,200、500和700 h Pa等压面上温度平流有显著地改变,即东移前6 h温度平流降低,东移后显著升高,说明在西北涡东移时有明显的冷空气影响,形成了较大的温度梯度,有利于低涡的东移.2.3 东亚大槽和南支槽的相关性分析

空间分布,温度,急流,西风


SH、EADT和SBT之间存在单向相关性,即SH加强引起EADT位势高度降低,之后又引起SBT的的加加强强..北北极极涛涛动动指指数数((AArrccttiicc oosscciillllaattiioonn iinnddiicceess,,AOI)反映了北极与中纬度地区海平面气压的反向变化关系,即AOI负位相时,西风减弱,冷空气南下,SH较强;当SH加强,则EADT也加强[36-38],很好地解释了本研究中SH与EADT之间的关系.环流形势分析表明,EADT的强弱变化与东亚急流有关,当急流南压时,EADT加强.索渺清[39]的研究结果表明,SBT异常偏强时,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异常偏强.EADT和SBT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通过西风急流的强弱变化引起的,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变化及位置移动与对流层中上层气温南北差异的分布结构有很好的对应关系[40].图4 SH海平面气压与EADT和SBT位势高度异常场的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季南支槽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降水、大气环流的关系[J]. 张永莉,范广洲,朱克云,袁东升,华维,王炳赟.  高原气象. 2016(04)
[2]1月北极涛动异常程度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同期温度的影响[J]. 沈柏竹,封国林,廉毅.  地理科学. 2015(10)
[3]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其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对青藏高原冬季降雪的影响[J]. 王澄海,李燕,王艺.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5(04)
[4]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及其气候特征[J]. 林志强.  高原气象. 2015(03)
[5]高原涡、西南涡研究的新进展及有关科学问题[J]. 李国平.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03)
[6]1980~2010年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变化特征研究[J]. 祁栋林,李晓东,郭彩萍,王力,肖宏斌,肖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0)
[7]高原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李江萍,王式功,孙国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8]近20年来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进展[J]. 陈功,李国平,李跃清.  气象科技进展. 2012(02)
[9]三峡上游地区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诊断和数值模拟[J]. 杜钦,白莹莹,王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S1)
[10]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与温带急流的比较分析:大尺度特征和瞬变扰动活动[J]. 任雪娟,杨修群,周天军,房佳蓓.  气象学报. 2010(01)

博士论文
[1]高原低涡的特征、环流形势及水汽轨迹研究[D]. 李江萍.兰州大学 2012
[2]南支西风槽建立、传播和演变特征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D]. 索渺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



本文编号:3615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615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