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两次西行台风登陆对凉山州影响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08 16:42
  通过利用实况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影响凉山州地区的两次西行台风"木恩"和"韦帕"进行分析,结合高空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来总结两次过程中强降雨持续时间和落区的异同点。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系统有较多的相似点,副热带高压和印度季风低压位置和过程持续时间和落区有很大相关性;台风对两次过程的水汽输送都有较大贡献,属于台风造成的远距离强降水;暴雨落区与两次过程的上升运动大值区对应较好。 

【文章来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40(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两次西行台风登陆对凉山州影响对比分析


图1 两次过程凉山州暴雨站点及台风路径图(a:7月3~5日“木恩”2 4 小时暴雨点;b:8月2~3日“韦帕”24小时暴雨点;c:台风路径)

过程图,台风,高原,过程


表1 两次台风过程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对比 台风名称 影响范围 持续时间 暴雨点 最大24小时降水(mm) 最大小时雨量(mm) 木恩 西部、北部、中部 7月3~5日 67 117.2 52.2 韦帕 中部、北部 8月2~3日 19 83.4 45.4两个台风从移动路径来看虽然都是西行为主,中心纬度只差1°~2°,但副高位置的不同导致了对高空系统,尤其是高空系统的移动路径影响较大,进而对降雨落区产生影响。7月2日20时在高原(85°~95°E,30°~35°N)出现一个低值系统,此时副高588线北段位于30°N附近,而且受高空槽和台风挤压,副高外围气流较窄,主要位于东部沿海附近。7月3~4日随着中纬度高空槽的东移,副高北段逐渐往南收缩,高原低值系统以东移为主,同时在甘孜州南部形成一条横切变,切变后部有-4℃左右的冷平流,并维持到4日夜间。8月1日08时在高原上相同的位置也有一个低值系统,但副高位置偏北,其外围气流已经影响到四川盆地,所以受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影响,高原低涡东移过程中明显北抬,2日夜间随着副高东退,低涡底部才开始影响凉山州西北部,冷平流有-2℃左右。两次过程受台风西进的影响,中层的高原低涡东移形成的切变和短波槽均未南压。

形势图,形势,过程,凉山


低层700hPa两次过程影响凉山地区的系统除了台风之外还有印度半岛东部的季风低压。台风“木恩”西行期间7月2日08时(图3a)季风低压位于20°N附近的印度半岛东海岸,东侧和北侧外围最大风速12m/s以上,20时在四川盆地到河套地区属于反气旋环流,南海西行台风北侧的偏东风经过贵州后到凉山地区逐渐转为东南气流与印度季风低压东北侧的西南风在凉山地区形成切变线。3日台风有所北抬,四川盆地转为一致的东南风,凉山附近转为受台风北侧的东风影响(图3b)。4日随着台风继续西行,凉山上空逐渐转为东南气流。期间印度季风低压略往西北方移动,强度有所减弱,所以切变维持到7月3日夜间。台风“韦帕”西行期间8月1日(图3c)印度季风低压位于80°E、25°N附近,其东侧和西北侧的最大风速8m/s左右,凉山到丽江一带主要受西行台风倒槽前部的东北风和偏东风控制,1日夜间到2日白天副高开始东退,台风东侧沿着副高外围到四川盆地为一致的东南风,风速在8m/s以上,同时季风低压往东南方向移动,其东北侧的西南风和台风及副高外围的东南风在凉山地区形成切变,风速较小。2日夜间到3日(图3d)随着台风西行,凉山逐渐转为偏东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台风特大暴雨综述[J]. 陈联寿,许映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01)
[2]2013年“菲特”台风暴雨成因及湿位涡诊断分析[J]. 曹楚,王忠东,刘峰,梁艳.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04)
[3]一次远距离台风影响下的对流性暴雨分析[J]. 张娟娟,许爱华,陈云辉.  暴雨灾害. 2015(04)
[4]陕西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对比[J]. 张雅斌,武麦凤,侯建忠,白庆梅,陈小婷.  干旱气象. 2014(05)
[5]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水汽条件及输送过程研究[J]. 单磊,谭桂容,姚叶青,王咏青.  热带气象学报. 2014(02)
[6]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J]. 张雪晨,郑媛媛,姚晨,卢逢刚.  大气科学学报. 2013(03)
[7]陕西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天气分析[J]. 郭大梅,方建刚,侯建忠.  干旱气象. 2013(01)
[8]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J]. 武麦凤,肖湘卉,曹玲玲,马耀荣,张丽娟.  暴雨灾害. 2013(01)
[9]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分析[J]. 孙兴池,陈金敏,刁秀广,李静,杨明.  气象. 2009(05)
[10]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的正/斜压不稳定[J]. 张兴强,孙兴池,丁治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615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615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