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流层温度纬向偏差建立的青藏高原热力指数
发布时间:2024-11-02 09:54
利用1979—2014年ERA-Interim月平均温度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对流层中上层(500-150 hPa)温度纬向偏差的分布特征,并将青藏高原对流层中上层温度纬向偏差进行垂直积分后,尝试构建一个新的表征青藏高原热力指数(PHI,Plateau Heating Index),并分析该指数的季节演变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流层中上层温度纬向偏差的暖中心存在着季节性的移动:春季暖中心由西太平洋迅速移至青藏高原,而秋季则快速东移到西太平洋;(2)PHI在年进程上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型变化特征:在11月至翌年2月,为负值,其余为正值;(3)各季PHI与纬向西风的显著相关区大致以30°N为界,呈现出北正南负的反向分布。当PHI增强时,青藏高原北(南)部西风增强(减弱),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减弱),反之亦然;(4)各季PHI与200 hPa位势高度的显著正相关均出现青藏高原上空,表明青藏高原对流层加热有利于其上空位势高度的增加。当夏季PHI偏强(弱)时,对应着南亚高压偏强(弱);(5)夏季当PHI较强(弱)时,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多),而华北地区降水偏多(...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09409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区)94个地面观测站(站点位置见图2.1中的?)的月平均地表温度资料,其站??点分布如图2.1所示,站点是根据图2.1中的经纬度范围从全国756个站点中选??择出来的。??40oNi?r?-=^-???38〇\????????说??,N:?Vi*????28〇n?沿??26°....
??置分别见图2.2中的A和▲,垂直方向有11层,分别为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30、20?hPa〇??55°N-i???15〇N?I?,?,?,?,?,?,?:.S??,?一??70°E?80°E?90°E?100°E?110°E....
(单位:A:)??3.1.2对流层中上层温度纬向偏差的季节变化特征??比较对流层温度纬向偏差的季节变化,图3.2给出了欧亚地区对流层中层(500-150?hPa)垂直积分后的纬向温差及500?hPa位势高度的四季分布。由??图3.2可见,春季(图3.2a)?(3—5月,下同)欧亚....
??均向南移,但北(南)部冷(暖)中心强度略有增强(减弱);冬季(图3.2d)??(12月一?2月,下同)500hPa东亚大槽得以加深,槽后冷空气的作用使得贝加??尔湖附近的冷中心较秋季进一步加强(中心值<*4尤),此时包括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在内的亚洲陆地(30°N以北)均为....
本文编号:400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400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