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太阳能辅助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效能分析及优化

发布时间:2020-05-01 03:24
【摘要】:通过抽蒸汽进行CO_2解吸会使电厂的效率下降约10%。太阳能中低温集热器集热温度与再沸器的温度对口,可以作为CO_2解吸的热源。太阳能辅助CO_2捕集可实现利用中低温的太阳能集热代替电厂的高温抽蒸汽进行CO_2解吸,使高温高压蒸汽可以继续做功,实现减排的同时降低因抽蒸汽对机组出力的影响。本文即针对太阳能辅助燃煤电厂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进行能量特性分析及系统优化。首先,通过独立的太阳能集热模型和CO_2吸收解吸模型对太阳能集热特性和CO_2吸收解吸再生能耗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MEA质量分数为30wt.%,解吸塔压强为1bar、1.4bar和1.7bar时,使再沸器热负荷最小的贫液CO_2负荷均为0.28molCO_2/molMEA,此时再沸器的热负荷分别为3.508MJ/kgCO_2、3.337MJ/kgCO_2和3.255MJ/kgCO_2。然后,针对不同的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度、面积和价格以及不同的气象条件,对四种耦合方案进行抽蒸汽CO_2解吸和太阳能辅助CO_2解吸两种方式的系统能量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集热器类型时,方案1、2、3、4的系统净输出功率分别为508.59MW、513.83MW、513.48MW和526.98MW;考虑不同集热器类型相同集热面积时,采用PTC的净输出功最高,为512.42MW;考虑相同投资成本时,采用FPC的净输出功最高,为536.35MW。最后,基于太阳能集热器集热特性及其与系统的能量耦合特性提出了影响系统设置的两个边界面积,模拟分析了不同地区气象条件下四种耦合方案的技术和经济特性。对于有蓄热的系统,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SF)按照线性增加;对于无蓄热系统,达到第二边界面积时SF停止增加并保持在相应的数值,拉萨、天津和西安,此SF值依次分别为40.97%、36.23%和29.81%;使太阳能辅助CO_2捕集系统的LCOE等于纯抽蒸汽进行CO_2捕集系统LCOE的集热器临界价格差异较大;天津的方案2只有ETC有临界价格为133.4 USD/m2,其他集热器类型耦合系统LCOE值均小于无太阳能辅助CO_2捕集电厂的LCOE值,方案4的LFC、CPC和PTC的临界价格分别为118.8 USD/m2、65.6 USD/m2和155.9 USD/m2。
【图文】:

示意图,捕集,过程,示意图


弱酸碱盐溶液在不同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下存在不同的气液相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的原理来进行 CO2的吸收和解吸[18]。实际工业中烟气成分比较复杂,一些强酸性气体如 SO2、NOX以及灰尘等会先于 CO2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吸收溶液,还降低了 CO2的吸收效果[19-21]。为了防止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在碳捕集前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过程,这样又增加了系统能耗和 CO2捕集成本,同时,吸收剂在高温高压和氧化剂作用下也会自行降解,增加了吸收剂的消耗[22, 23]。图 1-1 是燃烧后捕集 CO2的工艺流程图[6, 8],烟气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后,在最终环节进行 CO2的捕集工作,捕集系统直接添加在系统中,整个过程对既有系统的系统流程及工艺影响较小。该法适宜于 CO2的分压较低、含量较低的烟气 CO2捕集系统中。我国常规燃煤电厂烟气中 CO2分压一般较低、其含量通常保持在 14~20%之间,因此该法适合于燃煤电厂烟气中 CO2分离。该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已有成型工艺。但是该分离方法能耗很大,,且吸收剂再生过程会产生其它负面影响,如降低锅炉的净热量输出,降低电厂净功率输出等。

示意图,真空管,结构示意图,内管


2.3.2 真空管集热器(ETC)真空管的全称是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图2-1所示,包括:吸热内管、外玻璃罩管、内管卡子、吸热管与玻璃罩管之间的真空夹层、吸气剂、吸气膜和吸热内管上涂有的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辐射能通过玻璃罩管和真空夹层被选择性吸收涂层吸收并传递给集热管内的流体。图 2-1 真空管结构示意图Fig.2-1 Structure schematic of vacuum tube collectorETC 的能量损失亦包括光学损失和热损失两部分,如图 2-2 所示。其中热损失包括:图 2-2 真空管集热损失示意图Fig.2-2 Schematic of of heat collecting loss of a vacuum tube collector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513.1;TM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广强;董吉斌;杨萍;;集热器与建筑——各种集热器与建筑结合的特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0年06期

2 周玲;马迎昌;马光柏;;集热器效率与能量曲线统一的探讨[J];可再生能源;2010年05期

3 王兴礼;;美国几种干燥谷物用的集热器[J];太阳能;1981年01期

4 刘鉴民;;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粗略估算[J];太阳能;1983年03期

5 刘学仁;马剑纯;;扁盒式集热器的制作[J];太阳能;1985年01期

6 张珂理,陈美英,葛新石;两种平板空气集热器性能的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7 唐润生,吕恩荣;集热器最佳倾角的选择[J];太阳能学报;1988年04期

8 王清勤;;美日等国集热器安装量[J];太阳能;1990年02期

9 ;平板空气集热器[J];太阳能;1991年01期

10 ;不同工业用热系统对集热器型式的选择[J];太阳能;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芳;;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孙峙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测试方法研究[A];2009年全国节能与绿色建筑空调技术研讨会暨北京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清彬;左然;张立平;;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蜂窝结构试验研究[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4 彭三兵;付祥钊;罗刚;;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阳光板集热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邱林;邹越;黄莉;任耿;闫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韬鹏;;高承压性集热器板芯多材复合制造工艺的探寻[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春江;王恒龙;;太阳能建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新型平板式集热器的设计和性能[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魏琪;赵俊;;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宁军;赵耀华;梁琳;戴旭;;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的实验研究[A];绿色设计 创新 实践——第5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13年

10 李丽艳;;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研究进展[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蓦妮;太阳能热利用科普问答(一)[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马琳;太阳能光热系统 上还是不上?[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邹伟;雨棚和墙体装饰都是集热器[N];南京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良旭;太阳能辅助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效能分析及优化[D];天津大学;2016年

2 郭超;多功能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李博佳;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性能及其在村镇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罗成龙;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平;蜂窝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及太阳墙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2 向开根;平板型热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金标;承压容积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李文辉;凹凸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常伟;中低温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特性研究及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施燕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7 黄靖;太阳能槽式集热器性能及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许瑞华;基于圆管CPC集热器的性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怀;波形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性能研究及优化[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勇;平板太阳能微通道集热器流体集热效应研究与模拟[D];济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6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46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