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整体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性能研究与热迁移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1 12:18
【摘要】: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不需要跟踪装置,本身结构简单,是太阳能热利用中的一个关键部件。本文对一种整体式扰流板型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一种整体式翼管型平板太阳能热水集热器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空气和热水集热器,提出了不同的吸热板结构,提高了集热器性能。 文中推导了整板式扰流板型平板空气集热器热迁移因子、效率因子等参数理论表达式,为相关集热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基础。对蛇形流道平板空气集热器模型进行了简化,通过实验验证指出可采用N=1的情况替代大转弯数(N5)蛇形流道平板空气集热器热迁移因子的研究。搭建了空气集热器试验台,对所研究平板空气集热器集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得空气集热器无量纲效率曲线截距为0.58,时间常数为12.3min,集热器热迁移因子在0.82以上。同时对影响平板空气集热器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平板空气集热器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集热器热迁移因子提高到0.86。针对整体式翼管型平板热水集热器,文中通过理论研究获得了其热迁移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搭建了试验台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测得翼管型平板热水集热器效率曲线截距为0.79,时间常数为75s,热迁移因子在0.84以上。文中还利用推导得到的热迁移因子表达式对整体式翼管型平板热水集热器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集热器热迁移因子提高到0.90。 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简化了生产工艺,在保证低成本与高可靠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集热器的效率与介质出口温度,可广泛用于建筑采暖、供热,农业干燥及工业加热等场合。
【图文】:

全球气温变化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图1-3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Fig. 1-3 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s in past century随着矿物燃料的日益枯竭,,清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到了我们面前。能源与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向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图1-4可以看出在本世纪内,石油、天然气、铀将消耗待尽。而230年后,相对储量较多的煤也将不复存在。图1-4 世界各类资源现状[3]Fig. 1-4 Status of the worldwide resources1

资源现状,世界,可持续供应


随着矿物燃料的日益枯竭,清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到了我们面前。能源与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向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图1-4可以看出在本世纪内,石油、天然气、铀将消耗待尽。而230年后,相对储量较多的煤也将不复存在。图1-4 世界各类资源现状[3]Fig. 1-4 Status of the worldwide resources1.1.2 太阳能概述太阳能资源具有以下优点:3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K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金娣,张鹤飞;计算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实用公式及其应用[J];太阳能学报;1995年04期

2  乔力,余光宝,葛新石;以工质流速为参变量对太阳能集热器长度的优化计算[J];节能技术;1998年05期

3 张鹤飞,卓尔曼·拉凡;带蛇形管吸热板的热性能[J];太阳能学报;1985年02期

4 梁溥森;;太阳能干燥知识讲座 第七讲 集热器型太阳能干燥系统及其操作状态和设计分析(续)[J];太阳能;1986年03期

5 夏佰林;赵东亮;代彦军;李勇;;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集热性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张鹤飞;TRNSYS程序包中的新部件[J];太阳能学报;1988年01期

7 张小粉;张立希;张鹤飞;;热超导管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性能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0期

8 张鹤飞;各类集热器热性能分析的统一理论[J];太阳能学报;1991年03期

9 余光宝,葛新石,曹杰;太阳能集热器长度的优化计算[J];煤气与热力;1997年04期

10 张丽娜,陈保东;太阳能-热管呼吸阀的集热器系统的计算[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穆振英;SCPC集热器及其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谢文韬;菲涅尔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性能研究与热迁移因子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杨宾;槽式太阳能直接蒸汽热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涛;太阳能线聚焦腔体吸收器热迁移因子分析及集热器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夏佰林;整体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性能研究与热迁移因子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卑振华;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损失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4 高腾;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分析及设计优化[D];天津大学;2012年

5 车淑平;线性菲涅尔反射系统光学和集热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张晓伟;蛇形复合抛物面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梅荣;基于ANN的太阳能集热器热特性仿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冯其明;一种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刘亚柯;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夹层对流换热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一福;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6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46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