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棉秸秆成型车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6:13
【摘要】:棉秸秆成型车是一个小型化、集成化的生物质固体燃料生产设备。论文通过对前期研发设备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从而提高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品质与设备生产效率。通过对棉花秸秆理化特性的研究,为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4FY-0.8B型成型车为基础的棉秸秆成型车提供理论指导,进行棉秸秆成型车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测定棉秸秆基本特性。测定新疆地区新陆早45号棉秸秆的部分基本物理与化学特性,得到棉秸秆的含水率、平均粒度、松散密度、休止角、悬浮速度等分别为21.8±3.2%、7.5mm、300±20kg/m3、71±2°、8±2.7m/s。(2)棉秸秆成型车气力输送系统的改进以及流体仿真。分析得出生物质棉秸秆输送特性参数中气力输送系统风量较好的值为1460m3/h,风压为3248Pa;对输送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及优化,具体为:气力输送管路参数管厚δ确定为3mm,各弯管处弯曲半径为180mm;重新确立了分离器的尺寸参数直径D为350mm,总高度为1130mm;关风器的容量为4L/r。(3)棉秸秆成型车螺旋输送系统的改进。螺旋输送系统的改进具体为:O型斜置单螺旋改变为U型水平双螺旋;简化了成型车的工作流程,优化了成型车上各部件的空间位置。(4)棉秸秆成型车控制系统硬件的改进。优化了棉秸秆成型车工作平台的线路走向,提高了生物质固体成型车车载空间的布局,实现装备的操作方便、控制简单易懂。(5)棉秸秆成型车工作参数优选正交试验研究。通过对棉秸秆成型车成型设备的工作参数优选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当成型车的工作参数设定为压型机预热温度为90℃、棉秸秆含水率为18%、棉秸秆颗粒粒度为筛网孔径为6mm时,成型车的工作性能最佳,固体燃料的成型率可达87.5%。
【图文】:

国际能源署,薪柴,固体燃料


图 1-2 亚洲地区生物质燃料预计生产量生物质燃料分为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其中固体燃料是通过物理方式获得的,从转换方式、制造工艺上来说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图 1-3 是国际能源署统计的薪柴区域生产量(a)和生物质固体燃料区域生产量(b)的有关数据[10],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区的薪柴使用量在增加,在 2013 年时,生物质固体燃料总量为全球的 40%,显然生物质固体燃料在亚洲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生产量,生物质,固体燃料,年薪


a b图 1-3 1990-2013 年薪柴区域生产量(a)与生物质固体燃料区域生产量(b)在中国,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现有统计资料显示可作为能源物质的生物质资源量可折合为标准煤大约 3 亿~4 亿吨[11],且随着土地的高效化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政策倾斜。最早于2007年时,国务院就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对重点发展领域做出了说明,规划中指明: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生物质能源利用状况,有针对性的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质液体燃料。规划中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中长期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率达到5000万吨[12]。从以上可以看出,生物质固体燃料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在今后,中国的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K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献军;范方宇;施苏薇;张学飞;朱国婷;;玉米秸秆成型颗粒烘焙工艺优化及产品质量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2 翟胜祥;;秸秆成型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年05期

3 管阳春;张立军;相恒富;;秸秆成型再生燃料生产工艺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2期

4 王志伟;雷廷宙;岳峰;杨树华;李在峰;何晓峰;朱金陵;;秸秆成型燃料系统经济性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2年02期

5 翁伟;;相同温度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秸秆成型参数关系的试验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年15期

6 张百良;王许涛;杨世关;;秸秆成型燃料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7 刘圣勇,张百良,张全国,杨群发,李刚,张敏;玉米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8 张卫杰;关海滨;姜建国;孙荣峰;范晓旭;杨立国;刘作;胡安全;;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在复合式固定床中的气化试验[J];山东科学;2017年04期

9 庞其艳;王秀清;杨东风;马乐天;柴俊秀;;全日粮复合秸秆成型饲料饲养肉牛效果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22期

10 刘圣勇,袁超,张佰珍,任来双,李荫,谢海江,李伟莉;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研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肖宏儒;陈永生;宋卫东;;秸秆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发展趋势[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2 周斌;雷建国;;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与垃圾衍生燃料RDF-5混合燃烧效果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荪;我省研发成功秸秆成型技术[N];吉林日报;2006年

2 记者 朱蓓宁;自主开发秸秆成型设备在通投产[N];南通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卫中邋通讯员 程常乐 程燕芳;泽州建成全省首家秸秆成型加工厂[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琴;我州在全省率先推广秸秆成型燃料[N];凉山日报(汉);2009年

5 记者 庞博;河北大规模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炉具[N];农民日报;2014年

6 李波 中共蛟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何冰 中共蛟河市委党校教务科长;对我省治霾和新能源玉米秸秆成型燃料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N];吉林党校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张崇宁;我州在全省率先试用秸秆成型燃料烘烤烟叶[N];凉山日报(汉);2009年

8 记者 刘承志;今年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炉具3.1万户[N];邯郸日报;2014年

9 特约记者 王俞德;秸秆成型燃料工业化装置年内建成[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南京农机化所特色经济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肖宏儒;农作物秸秆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分析研究[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樊峰鸣;我国农村秸秆成型燃料规模化技术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赵青玲;秸秆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沉积腐蚀问题的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王茜;秸秆成型燃料提质及清洁燃烧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有志;棉秸秆成型车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

2 林成先;煤与秸秆成型燃料的复合生命周期对比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亮;发酵改性降低秸秆成型能耗及提高成型耐水性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帖青敏;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分析及燃烧过程数值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万鑫镭;秸秆成型设备环模强度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6 章长荣;新型多头式秸秆成型设备的数值模拟与研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杜红光;基于ANSYS的秸秆活塞式成型特性及摩擦热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国峰;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孟凡彬;秸秆成型燃料富氧气化气作为机动车燃料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653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53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