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生物脱硫技术的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涛;辛星;闻建平;;“4S”途径生物脱硫菌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2年05期
2 沈齐英;赵锁奇;;石油产品生物脱硫技术现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郑彦彬;王威;;生物脱硫技术在煤化工领域应用的可能性[J];煤化工;2006年02期
4 郭文革,张学军;石油生物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市场;2005年07期
5 黄彦君,浦跃武,叶代启,梁世中;生物脱硫的研究新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3年02期
6 李康华;微生物脱硫技术[J];锅炉制造;2000年02期
7 DanielJ.Monticello,曾文平;化石燃料生物脱硫技术[J];国外油田工程;1999年01期
8 张广林;生物脱硫法在5年内可望实现工业化[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年03期
9 ;生物脱硫技术[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年09期
10 刘潮清;石油脱硫新方法——生物脱硫[J];化工时刊;199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先树;尹华强;;煤炭的生物脱硫技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佟明友;张全;;石油生物脱硫技术现状及前景[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赵从;王力;李慧娟;姜仁霞;;煤炭生物脱硫的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4 李志强;黄浩云;张东国;范术全;;煤化工领域中生物硫回收技术的应用探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杨宇;张梦君;任改梅;朱振宇;;表面活性剂对煤炭生物脱硫的影响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0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张梦君;;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在煤炭生物脱硫中的应用[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0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6年
7 巩冠群;张英杰;陶秀祥;;生物法脱煤中硫的试验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8 李玉光;邢建民;李望良;熊小超;刘会洲;;壳聚糖絮凝法用于柴油生物脱硫工艺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林星;罗明芳;;液—液—固流化床反应器中氧传递速率和柴油生物脱硫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10 胡婷婷;张梦君;朱振宇;高宇;华W歑;杨宇;;不同有机硫代谢途径菌株的煤炭脱硫对比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2017年华东片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国内首个生物脱硫项目投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记者 高杰 徐琦;生物脱硫法首次应用于电力行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刘晓东;一电厂生物脱硫年创效千万[N];江苏经济报;2006年
4 张璋;高效菌株打开生物脱硫新大门[N];中国环境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章莹;企业发展,须有环保自觉[N];无锡日报;2008年
6 志文;坚持“环境立市” 保障“两个率先”[N];宜兴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海霞;电厂脱硫 生物当家[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8 陈乐怡;微生物改变大世界[N];中国化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卫国;沼气生物脱硫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妙冬;搅拌式反应器中生物催化降解含硫杂环化合物[D];浙江大学;2005年
3 姜广明;交联弹性体的生物脱硫技术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万涛;戈登氏菌Gordonia sp.WQ-01对石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生物脱硫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陈晗;模拟柴油生物脱硫机理及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刘金艳;氧化亚铁硫杆菌优化培养及其煤炭生物脱硫的界面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姝琼;沼气生物脱硫技术的应用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9年
2 邓恩建;微生物在煤炭生物脱硫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高凯;硫氧化菌筛选及生物脱硫基础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4 张明斗;磁场流化床生物脱硫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柳;生物滴滤法去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张德伟;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驯化及其在高硫煤生物脱硫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耿冰;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脱除硫化氢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李玉光;燃料油生物脱硫工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新巧;生物法脱除酸性工业气体中硫化氢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孔甜甜;高效脱硫菌的筛选及其固定化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本文编号:2690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9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