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农村生态校园沼气系统太阳能增温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12:31
【摘要】: 沼气增温技术是沼气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沼气科技工作者在利用生物质、煤炭等热源为沼气池加热增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增温效果,但因这些方法都需使用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容易产生污染,将被逐渐淘汰。因此,研究者都把目光投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作为沼气增温热源,太阳能增温技术必将成为沼气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农村生态校园沼气系统是沼气技术应用的新模式,由于起步晚,在实践中有一些工程技术还存在缺陷,相关理论还不成熟。其中,工艺方案的设计和冬季增温问题是该系统的两大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农村生态校园为研究对象,在优化传统沼气系统的基础上,重点设计了太阳能双效增温装置的设施和结构参数,并采用先进的温度测量仪在范家寨中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太阳能增温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热力学分析,最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太阳能增温技术进行评价,为农村生态校园的示范和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 (1)针对农村中小学粪污特点和传统沼气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出适合北方农村中小学校的太阳能沼气系统的工艺方案。其中,着重设计了太阳能双效增温装置的增温工艺、前处理工艺、沼液冲厕工艺,并从减少热量损失的角度对沼气池的主要尺寸进行了设计。 (2)选择范家寨中学生态校园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对沼气系统太阳能增温装置的增温效果进行了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采用温度自动记录仪,测试了沼气系统内外10个点的温度数据,绘制了相关温度变化曲线,该曲线表明太阳能双效增温装置能提高沼气池的发酵温度。 (3)利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沼气系统的热平衡方程,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沼气系统太阳能增温装置的热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该装置的热利用率为16.57%。 (4)利用经济学方法对太阳能双效增温系统评价分析,并与热水锅炉增温系统比较,结果表明太阳能增温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图文】:

生态校园,实验装备,沼气,太阳能


能双效增温装置对沼气池加热实验,探索该装置和沼气池内料液温度变能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阳能双效增温原理阳能双效增温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温室加温系统,该系统包括沼气光温室集热系统和酸化间集热系统(由集热室和酸化池组成)两部分,构、采用新型材料阳光板、增强蓄热能力以提高沼气发酵料液温度。如昼,太阳辐射通过阳光板进入日光温室内,经地面辐射变为长波被中空棚内,温室内的热量不断聚集。首先,温室内土壤的热容量大、传热系定持久,,吸收的热量通过传导源源不断地给罐壁加温;另一方面,酸化经太阳辐射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对流传导方式直接给酸化间内的料液加温系统后进入发酵池内,沼气系统发酵液温度得到提高。料与方法实验装备

护罩,温度传感器


第三章 沼气系统太阳能增温试验 如图 3-1 所示,本文的实验研究是在凤翔县范家寨中学进行,该校沼气系统消1003m ,为三级组合发酵工艺;温室长 20 m ,宽 7 m ,高 3 m ,集热室 53m ;3.2.2 测试时间及测试参数2006年11月~2007年1月。测定太阳能温室及发酵池内外不同位置的温度场,对观测日的天气状况、云量状况进行观测。3.2.3 测试仪器测试仪器采用北京奥托精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 Auto-32 型温度自动自探头采用日本生产的 Toky-100 温度传感器,测量精度在±0.5℃,测量范围在-40100℃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S2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增光;;自制体育器材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弘;;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杜明辉;;治标尤须治本——对当前农村学校德育现状的忧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秦玉友;;被撤并农村学校用地处置问题研究[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邬志辉;;农村学校撤并决策的程序公正问题探讨[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时学斌;;对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德育现状调查与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杨伟全;;怎样当好农村学校的班主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李秋娟;史丽娟;徐岷;秦俊;;江西省农村学校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詹雄征;;农村学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田磊;龙剑初;;和谐,铸就学校辉煌的新理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序[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杏坛;请给农村学校“选秀权”[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黄红芳 杨涌;农村学校不得收取代办费[N];新华日报;2004年

3 记者 王志萍;切实解决好农村学校师生和人民群众冬季取暖问题[N];朔州日报;2008年

4 杜文静;农村学校有了专项取暖资金[N];酒泉日报;2008年

5 卢阳;确保农村学校“暖冬”[N];周口日报;2008年

6 记者 韩洁;改善农村学校的卫生条件[N];遵义日报;2008年

7 谭松柏 陈树云;武胜又有3500名农村学校师生喝上“幸福水”[N];广安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柏玲;信息化救活一所农村学校[N];文汇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乐;托起农村学校的“希望”[N];文汇报;2009年

10 孙政 本报记者 朱勤;东陵区6500万元改造农村学校[N];辽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世民;错位与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公安;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建伟;农村生态校园沼气系统太阳能增温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宏光;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激励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志忠;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4 闫t焧

本文编号:2693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93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