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愈发严峻。在我国,生物质的高效清洁利用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作用。本文针对在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领域的亟待攻克的碱金属析出问题和尚处初期发展阶段的痕量元素迁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以我国典型生物质水稻秸秆为原料,研究其燃烧过程中碱金属析出迁移行为,并考察了烘焙预处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烘焙预处理可以显著减少稻杆中的氯,提高发热量,但烘焙稻杆仍然属于高碱生物质。在燃烧温度从700℃增加到800℃时,原始稻杆和烘焙稻杆的钾、钠、氯析出量明显增大,主要发生的是钾、钠以氯化物形式蒸发;在800℃燃烧时,有15-25%的钾、15-20%的钠、88%以上的氯析出进入气相;在900℃时,碳酸钾发生分解。在900℃燃烧后的灰中,钾大部分以硅酸盐和硅铝酸盐形式存在,或被硅酸盐包裹住,其余的有20%以下的钾以碳酸钾形式存在。在800-900℃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气氛会抑制钾和氯的析出,原因是在该气氛燃烧时,灰中有更多碳酸盐。接着,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稻杆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行为。将稻杆分为表皮和基本组织分别研究,使用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分析仪对原始稻杆、水洗稻杆、原始稻杆不同温度热解和燃烧的固相产物进行详细的形貌观察和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地分布在水稻秸秆的基本组织的细胞壁上的颗粒物被证实是富含钾、氯的无机盐。形貌观察和定量分析表明,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钾、氯从基本组织中向表皮扩散出去,并且部分停留在表皮。热解温度越高,固相生成物中的钾和氯越少,在900℃时,固相生成物中的钾盐大部分以硫酸盐或硅铝酸盐形式存在。钾、氯的析出由稻杆内钾、氯的移动性和其扩散途中所受到的阻碍共同决定。稻杆在700℃和800℃燃烧时,基本组织的细胞壁形成的焦炭被氧气消耗掉。900℃燃烧后的灰,稻杆发生熔融,表皮和基本组织几乎融合在一起。本部分研究是在本领域内首次揭示钾、氯在稻杆微观结构中的确切富集区域和分布特征。针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迁移中的关键特定反应即水不溶钾和K_2CO_3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实验选择添加KCl的纤维素样品作为原料,来确定K迁移关键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过程中,KCl和纤维素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造成在高于300℃时,有一定量的水不溶钾生成,这个反应取决于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官能团和KCl的量,在高于600 ℃时,水不溶钾分解生成一定量的K_2CO_3。研究发现,在800℃热解时,原料中原始的KCl有16-39%转化为K_2CO_3,在燃烧时,氧气会促进K_2CO_3的生成。在生物质热转化过程中,KCl向水不溶K和K_2CO_3的迁移的K迁移机理需要引起足够的研究重视。在本文实验研究得到的钾析出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稻杆燃烧过程中钾析出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考虑了包含有机钾分解、KCl的蒸发和K_2CO_3的分解造成的K析出。研究发现,在700-900℃燃烧条件下得到的理论模拟的K析出量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计算中涉及碱金属在燃烧中的主要析出机理的判断是合理的,对碱金属的迁移变化的描述基本反映了实际反应的主要过程。利用总含量分析、质量平衡和连续提取法研究玉米杆、稻杆、桉树皮中的痕量元素的含量和原始赋存形态及其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的析出迁移路径,实验选取一种烟煤作对比。与烟煤相比,玉米杆、稻杆和桉树皮原料中的As和Cd的含量较低,Zn较高,Cu和Pb类似,五种痕量元素的移动性均大于烟煤的。从元素含量和移动性两方面考虑,生物质灰中的Cu和Zn对环境的潜在危害高于烟煤灰。在600-1000℃热解和燃烧中,对于玉米杆、稻杆、按树皮,As的析出量高于60%,Cu的析出量低于22%,Cd、Pb、Zn有明显的析出量,且析出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不同元素不同形态有不同的析出迁移规律。此外,Cd、Cu、Zn热解的析出量高于燃烧,原因主要是氧化性气氛下生成了更多的氧化物。最后在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采用煤粉炉底灰替换常规的石英砂床料,研究其对抑制碱金属析出、改善沉积和高温腐蚀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实验直接从锅炉高温过热器上获得两种成熟的沉积样(常规床料和煤底灰作床料稳定运行),进行细致分析。讨论了常规床料时沉积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煤底灰能够以化学捕获为主导成功捕获燃料中约22%的钾,减少整个燃烧区域中的K和Cl的量,将沉积厚度从5-7mm减少到4-5mm,对沉积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K6
【部分图文】: 世界一次能源消耗量(左按区域分,右按种类分)的现状与预测[2]
世界一次能源分布的现状与预测f}l
-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兴飞;朱少飞;黄兵;别如山;;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氯及钾析出特性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5年10期
2 周曙华;;对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的对比[J];低碳世界;2014年01期
3 刘圣勇;刘小二;王森;;不同形态生物质燃烧技术现状和展望[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7年04期
4 吴同杰;赵立欣;姚宗路;丛宏斌;郭占斌;王冠;;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特性与测试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5年S1期
5 罗冰;何芳;高振强;李永军;王丽红;张永健;;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对比[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田贺忠;赵丹;王艳;;中国生物质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7 马文超;陈冠益;颜蓓蓓;胡艳军;;生物质燃烧技术综述[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年01期
8 刘晓利;梁乐;宿俊杰;唐超智;王文晟;;生物质燃烧与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14期
9 陈德翼;彭平安;胡建芳;任曼;陈佩;;生物质燃烧的二噁英排放特性[J];环境化学;2011年07期
10 聂虎;余春江;柏继松;李廉明;秦建光;方梦祥;骆仲泱;;生物质燃烧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研究[J];热力发电;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晨;生物质燃烧过程碱金属及痕量元素析出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郭献军;生物质燃烧氯的析出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柏继松;生物质燃烧过程氮和硫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徐晓光;生物质燃烧过程积灰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李辉;富钾生物质及其炭燃烧中钾析出和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王学斌;生物质燃烧及其还原氮氧化物的机理研究及应用[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7 姚兰;山东典型地区大气PM_(2.5)化学组成、来源及二次生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邓丛蕊;中国大气气溶胶中生物质燃烧的源追踪及灰霾的形成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秦建光;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遆超普;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氮素收支[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力;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迁移及结渣特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李松阳;碱金属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结渣特性影响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柯华兵;实时生物质燃烧排放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年
4 刘璐;粉煤灰对生物质燃烧中K、Cl迁移转化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5 鲍孟盈;南京北郊工业区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及生物质燃烧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6 徐足飞;南京北郊PM_(2.5)化学组分及生物质燃烧影响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7 胡燕;武汉典型地区PM_(2.5)的组成特征及来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8 姜文娟;南京大气PM_(1.1)和生物质中碳质特征及同位素组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9 郑丽珊;南海海洋气溶胶的有机分子组成和来源贡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辛荣斌;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
2878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7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