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零价铁与四氧化三铁促进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8:49
   近年来,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降解农业废弃物的同时能够产生可利用的能源——沼气,而且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及沼渣可以作为农作物肥料,这样既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又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在实际生产生活应用中传统的厌氧发酵技术,也面临着处理效果差、厌氧发酵产气效率低等难题。而铁以及其氧化物作为一种较好的还原剂,可以通过强化厌氧氛围来提高产气速率,增大产气量,以此来强化厌氧消化的处理效果。为此,本论文主要研究ZVI(零价铁)对蔬菜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ZVI(零价铁)和Fe_3O_4对猪粪废水厌氧发酵产气及铜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ZVI(零价铁)和Fe_3O_4对猪粪废水连续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ZVI(零价铁)对蔬菜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通过设置R1(0g·L~(-1)ZVI)、R2(5g·L~(-1)ZVI)、R3(20g·L~(-1)ZVI)、R4(40g·L~(-1)ZVI)实验组,研究各组产气效率。结果表明:经过30天的厌氧发酵四组比产气量分别为74.7±0.6(R1)、255.3±36.1(R2)、194.6±119.9(R3)、236.7±20.9(R4)m L·g~(-1)TS;比产甲烷量分别为47.8±0.5(R1)、169.3±23.9(R2)、128.7±79.4(R3)、128.3±18.3(R4)m L·g~(-1)TS。与R1相比,ZVI组的比产气量分别提高了241.8%(R2)、160.5%(R3)、216.9%(R4);ZVI组的比产甲烷产量分别提高了254.2%(R2)、169.2%(R3)、168.4%(R4)。同时ZVI组厌氧发酵技术时间由21天缩短到18天。因此,零价铁提高了蔬菜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和缩短了发酵技术时间,本实验最佳的零价铁投加量5g·L~(-1)。2.ZVI(零价铁)和Fe_3O_4对猪粪废水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通过设置R1(0g·L~(-1) ZVI)、R2(20g·L~(-1) ZVI)、R3(10g·L~(-1)Fe_3O_4)、R4(20g·L~(-1)ZVI和10g·L~(-1)Fe_3O_4)实验组,研究各组产气效率。结果表明:经过30天的厌氧发酵四组比产气量分别为397.7±15.1(R1)、427.3±16.1(R2)、433.2±41.4(R3)、444.3±10.0(R4)m L·g~(-1)TS;比产甲烷量分别为236.1±8.8(R1)、282.7±11.1(R2)、287.7±27.2(R3)、298.0±7.0(R2)m L·g~(-1)TS。与R1相比,其他三组的比产气量分别提高了7.4%(R2)、8.9%(R3)、11.7%(R4);比产甲烷产量分别提高了19.7%(R2)、21.9%(R3)、26.2%(R4)。结果表明通过投加零价铁和四氧化三铁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猪粪废水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当零价铁和四氧化三铁同时投加于猪粪厌氧发酵系统时效果最佳。3.ZVI(零价铁)和Fe_3O_4对猪粪废水厌氧发酵过程中铜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通过设置R1(0g·L~(-1)ZVI)、R2(20g·L~(-1)ZVI)、R3(10g·L~(-1)Fe_3O_4)、R4(20g·L~(-1)ZVI和10g·L~(-1)Fe_3O_4)实验组,研究各组铜锌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30天的厌氧发酵,在实验结束时各组铜的三种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浓度之和分别为58.1(R1)mg·kg~(-1)、10.9(R2)mg·kg~(-1)、28.1(R3)mg·kg~(-1)、14.0(R4)mg·kg~(-1);锌的三种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浓度之和分别为705.8(R1)mg·kg~(-1)、468.7(R2)mg·kg~(-1)、541.8(R3)mg·kg~(-1)、418.1(R4)mg·kg~(-1);砷的三种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浓度之和分别为17.7(R1)mg·kg~(-1)、12.3(R2)mg·kg~(-1)、14.7(R3)mg·kg~(-1)、10.75(R4)mg·kg~(-1)。与R1比,其他三组铜的生物有效性分别降低73.45%(R2)、-33.9%(R3)、60.45%(R4);锌的生物有效性分别降低了8.9%(R2)、15.9%(R3)、17.7%(R4);砷的生物有效性分别降低了24.9%(R2)、-62.2%(R3)、2.7%(R4);这说明零价铁可以降低猪粪厌氧发酵沼渣中铜锌砷的生物有效性,但是四氧化三铁对猪粪厌氧发酵液中铜砷的生物有效性有提高作用。4.ZVI(零价铁)和Fe_3O_4对猪粪废水连续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高负荷和中负荷条件下零价铁对厌氧发酵产气有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大小与零价铁的投加量成正比。但是在高负荷和中负荷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对厌氧发酵产气都有促进作用。在低负荷条件下零价铁和四氧化三铁对厌氧发酵产气效果无显著影响。并且每组中低负荷下单位COD产气量都是最高,其次是中负荷,高负荷下每组的单位COD产气量最低。
【学位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21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绪论
    1.1 蔬菜废弃物特性及其厌氧发酵概述
    1.2 猪粪废水特性及其厌氧发酵概述
    1.3 厌氧发酵概述
        1.3.1 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
        1.3.2 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
    1.4 零价铁强化厌氧技术产气概述
        1.4.1 零价铁技术的概述
        1.4.2 零价铁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2.实验材料、方法与内容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及污泥
        2.1.2 实验装置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主要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案
        2.2.1 ZVI对蔬菜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
3O4对猪粪厌氧发酵产气及铜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2.2.2 ZVI和Fe3O4对猪粪厌氧发酵产气及铜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O4对猪粪废水连续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        2.2.3 ZVI和Fe3O4对猪粪废水连续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
    2.3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2.4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3.1 零价铁对蔬菜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
        3.1.1 产气效率的影响
        3.1.2 产气动力学的影响
        3.1.3 厌氧发酵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3O4对猪粪厌氧发酵产气及铜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2 ZVI和Fe3O4对猪粪厌氧发酵产气及铜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2.1 产气效率的影响
        3.2.2 产气动力学的影响
        3.2.3 厌氧发酵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3.2.4 铜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O4对猪粪废水连续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    3.3 ZVI和Fe3O4对猪粪废水连续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
        3.3.1 产气效率的影响
        3.3.2 厌氧发酵工艺稳定性的影响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华;王峰;伊学农;谭学军;王逸贤;王磊;;餐厨垃圾与污水污泥两相厌氧共消化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13年11期

2 李砚飞;代树智;周勇;邓有智;周桂英;杨俊芬;吴宝华;;纯秸秆中高温高浓度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工艺技术研究[J];中国沼气;2013年02期

3 朱恩;王寓群;林天杰;金海洋;杨晓磊;;上海地区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年01期

4 李吉进;邹国元;孙钦平;刘本生;高利娟;许俊香;刘安辉;罗一鸣;李传章;;蔬菜废弃物沤制液体有机肥的理化性状和腐熟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13期

5 杨鹏;乔汪砚;赵润;杜连柱;张克强;;果蔬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2年02期

6 刘广民;董永亮;薛建良;肖宇芳;尹莉莉;;果蔬废弃物厌氧消化特征及固体减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7 王香爱;;生物质能的转化和利用研究[J];化工科技;2009年01期

8 王寿权;严群;阮文权;;蓝藻猪粪共发酵产沼气及动力学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9 刘荣厚;王远远;孙辰;梅晓岩;;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10 刘振中;邓慧萍;詹健;;零价铁在水处理技术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水处理;2007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波;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8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78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