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能转换装置串列双圆柱振子流致振动振幅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22:53
合理的排布方式可显著提高流致振动潮流能装置阵列的总体转换效率。针对串列双圆柱振子排布方式流致振动潮流能转换装置,利用ADINA软件对不同参变量下等直径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振幅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间距、不同流速、不同雷诺数条件下,上下游圆柱振幅响应规律以及尾流模式和位移时程曲线。制作双振子潮流能装置模型,进行水槽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在振子间距2D的排布方式下,上下游振子振幅值最大且均大于单振子振幅。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18,39(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计算模型
2 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数值仿真模型
2.1 模型计算区域
2.2 湍流模型的选择
2.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2.4 流体与结构体模型建立
2.5 数值模拟结果
3 试验
3.1 试验装置
3.2 数值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及能量转换特性[J]. 丁林,张力,姜德义.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10)
[2]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的数值模拟及其耦合机制[J]. 及春宁,陈威霖,黄继露,徐万海. 力学学报. 2014(06)
[3]串列双圆柱静止绕流的二维数值仿真分析[J]. 毕继红,任洪鹏,丁代伟,于会超. 工程力学. 2012(S1)
[4]串列双圆柱绕流下游圆柱两自由度涡致振动研究[J]. 陈文曲,任安禄,李广望. 力学学报. 2004(06)
硕士论文
[1]并列双圆柱绕流的水动力特性研究[D]. 崔肖娜.中国海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90371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18,39(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计算模型
2 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数值仿真模型
2.1 模型计算区域
2.2 湍流模型的选择
2.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2.4 流体与结构体模型建立
2.5 数值模拟结果
3 试验
3.1 试验装置
3.2 数值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及能量转换特性[J]. 丁林,张力,姜德义.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10)
[2]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的数值模拟及其耦合机制[J]. 及春宁,陈威霖,黄继露,徐万海. 力学学报. 2014(06)
[3]串列双圆柱静止绕流的二维数值仿真分析[J]. 毕继红,任洪鹏,丁代伟,于会超. 工程力学. 2012(S1)
[4]串列双圆柱绕流下游圆柱两自由度涡致振动研究[J]. 陈文曲,任安禄,李广望. 力学学报. 2004(06)
硕士论文
[1]并列双圆柱绕流的水动力特性研究[D]. 崔肖娜.中国海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90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09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