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应用于太阳能供暧的太阳智能追踪系统

发布时间:2021-06-29 19:15
  本论文对一种应用于太阳能供暖的太阳智能追踪系统进行了详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太阳能供暖现状、太阳能综合供热控制系统的设计、太阳智能追踪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于太阳能供暖的太阳智能追踪系统的安装设计方案等几部分,包括系统的软件设计、硬件设计、机械设计等内容。文中论述的太阳能综合供暖系统应用于我国北方冬季供暖。随着我国建筑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节能降耗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建筑供暖的能耗持续下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品性能也日益提高。由于太阳能的众多优越性,太阳能供暖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利用太阳能辅助供暖的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其在我国的战略地位也正在变得愈加重要。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使用市场与途径,“十二五”的规划纲要也再次明确了要重点发展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已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利用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光热的使用势必大势所趋。文中论述的应用于太阳能供暖的太阳智能...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应用于太阳能供暧的太阳智能追踪系统


系统总体框图

原理图,硬件,太阳能,原理图


太阳能综合供热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

电路图,测温电路,共模抑制比,铂电阻


图 2-3 Pt100 测温电路图图 2-3 为采用 Pt100 进行测温的电路图,由 Pt100 和 R1、R2、R3组成传感器电路,其输出经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然后接采样保持器到 A/D 转换芯片中进行 A/D 转换。r 为铂电阻的补偿导线。三个运算放大器采P37 组成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铂电阻采用 Pt100,测量精度为 0.01℃。已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W77E532单片机的锁定轨温测试系统[J]. 赵旭,连翠玲,张翠华.  河北工业科技. 2014(02)
[2]太阳能吸收装置超调跟踪系统效能分析[J]. 魏博,罗智文,马小晶,贺小威,陈涛,王刚.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3(04)
[3]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与低碳经济[J]. 谢光明,贾铁鹰.  太阳能. 2013(05)
[4]全自动太阳光线跟踪系统[J]. 王广军,吴香英,王鸿雁.  太阳能. 2013(03)
[5]太阳能集热器研究进展[J]. 朱冬生,徐婷,蒋翔,黄银盛,漆小玲.  电源技术. 2012(10)
[6]高效太阳自动追踪机构设计[J]. 李玉霞,杨晓勇,卢海龙.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12(02)
[7]太阳能利用跟踪技术的研究进展[J]. 许启明,冯俊伟,宫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8]太阳方位的自动获取及实时跟踪系统的设计[J]. 王斌,张珣.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1(01)
[9]内蒙古地区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J]. 白叶飞,唐汝宁,马广兴.  应用能源技术. 2010(10)
[10]新型能源在集中供热方面的应用[J]. 刘明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10(07)

硕士论文
[1]光伏发电效率检测及跟踪系统的实验研究[D]. 黄丽芳.广西大学 2014
[2]基于DSC的高效太阳能逆变器的研究[D]. 郭燕琼.西安石油大学 2012
[3]海面红外辐射与散射特性研究[D]. 李大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4]一种侧拉式太阳能跟踪器的研究与设计[D]. 冯俊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5]光伏发电系统高效电能变换技术研究[D]. 刘阳.北京交通大学 2010
[6]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太阳能采暖技术利用[D]. 王凯中.天津大学 2010
[7]太阳能发电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 丁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8]基于嵌入式的太阳能智能追光系统设计[D]. 朱世佳.北京交通大学 2009
[9]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太阳跟踪器的研究[D]. 王志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57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57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