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秸秆热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30 13:18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秸秆的热特性,为合理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能奠定基础。【方法】采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新疆等6省(自治区)97个县(市)252个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5种秸秆样品,采用瞬态热线法测定秸秆的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统计分析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秸秆热特性的差异性,采用GIS技术分析西北各省(区)秸秆热传导率的区域分布规律。【结果】西北6省(区)小麦秸秆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的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8 W/(m·K)、0.2130.223mm2/s、0.4730.526 MJ/(m3·K);6省区玉米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50.116 W/(m·K)、0.2030.232 mm2/s、0.4790.553MJ/(m3·K);陕西、宁夏和新疆水稻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7 W/(m·K)、0.2060.214mm2/s、...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1.2 设备与仪器
1.3 测试方法
1.4 秸秆微观颗粒特征的电镜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秸秆的热特性
2.2 不同地域秸秆的热特性
2.3 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秸秆热传导率的空间分布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资源密度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测算与市场评估[J]. 崔蜜蜜,蒋琳莉,颜廷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2]不同品种大麦热物理特性参数的研究[J]. 杨洁,陈啸,沈祥,孔丹丹,彭飞,王红英.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4)
[3]4种生物质秸秆的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J]. 冉二君,刘梅英,牛智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05)
[4]我国生物质热解特性及工艺研究进展[J]. 王冠,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杨宏志,田宜水. 节能技术. 2014(02)
[5]基于Web Service和元数据的农业生物质特性数据共享平台研究[J]. 陈红茜,杨增玲,李辉,孟超英.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5)
[6]农业生物质燃烧特性及燃烧动力学[J]. 田红,廖正祝.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0)
[7]粉碎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物理特性试验[J]. 霍丽丽,孟海波,田宜水,赵立欣,侯书林.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1)
[8]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技术[J]. 张燕,佟达,宋魁彦. 森林工程. 2012(02)
[9]影响秸秆饲用价值的因素[J]. 穆秀明,闫贵龙,官丽辉,王净.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01)
[10]青海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分析[J]. 王丽君,滕海燕. 甘肃农业. 2009(05)
博士论文
[1]主要农作物秸秆组成成分和能源利用潜力[D]. 牛文娟.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生物质秸秆—高密度聚乙烯定向秸塑板的制备及其热压成材机理研究[D]. 漆楚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颗粒材料热传导研究[D]. 周强.大连理工大学 2011
[4]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环保地板用秸秆基木质复合材制备及性能研究[D]. 朱晓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7816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1.2 设备与仪器
1.3 测试方法
1.4 秸秆微观颗粒特征的电镜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秸秆的热特性
2.2 不同地域秸秆的热特性
2.3 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秸秆热传导率的空间分布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资源密度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测算与市场评估[J]. 崔蜜蜜,蒋琳莉,颜廷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2]不同品种大麦热物理特性参数的研究[J]. 杨洁,陈啸,沈祥,孔丹丹,彭飞,王红英.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4)
[3]4种生物质秸秆的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J]. 冉二君,刘梅英,牛智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05)
[4]我国生物质热解特性及工艺研究进展[J]. 王冠,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杨宏志,田宜水. 节能技术. 2014(02)
[5]基于Web Service和元数据的农业生物质特性数据共享平台研究[J]. 陈红茜,杨增玲,李辉,孟超英.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5)
[6]农业生物质燃烧特性及燃烧动力学[J]. 田红,廖正祝.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0)
[7]粉碎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物理特性试验[J]. 霍丽丽,孟海波,田宜水,赵立欣,侯书林.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1)
[8]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技术[J]. 张燕,佟达,宋魁彦. 森林工程. 2012(02)
[9]影响秸秆饲用价值的因素[J]. 穆秀明,闫贵龙,官丽辉,王净.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01)
[10]青海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分析[J]. 王丽君,滕海燕. 甘肃农业. 2009(05)
博士论文
[1]主要农作物秸秆组成成分和能源利用潜力[D]. 牛文娟.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生物质秸秆—高密度聚乙烯定向秸塑板的制备及其热压成材机理研究[D]. 漆楚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颗粒材料热传导研究[D]. 周强.大连理工大学 2011
[4]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环保地板用秸秆基木质复合材制备及性能研究[D]. 朱晓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7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5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