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赤泥对玉米秸秆催化热解生物油的影响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22:02
  将经过不同温度煅烧的赤泥与玉米秸秆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在500℃下进行催化热解实验,研究赤泥对玉米秸秆生物油组成的影响规律。经TG-DTG和XRD分析发现:600℃煅烧后赤泥(RM600)中含水矿物失水,1 000℃煅烧后赤泥(RM1000)中碳酸盐类化合物分解完全,并且发生了烧结反应。对生物油进行GC/MS分析发现:经过干燥的赤泥(RM)和600℃煅烧的赤泥对羧酸酮基化反应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酸类的量降低,酮类的量相应增加,同时对呋喃类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其中,干燥赤泥降酸作用更明显,玉米秸秆与赤泥质量比1∶5时,生物油中酸类的量由未添加赤泥时的23.85%降至0.90%。此外,2种赤泥对糖类和醛类都有抑制作用,而1 000℃煅烧的赤泥发生烧结反应,催化作用大幅降低,对生物油组分影响较小。 

【文章来源】: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0,54(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赤泥对玉米秸秆催化热解生物油的影响规律研究


固定床管式炉热解实验装置

曲线,赤泥,曲线,XRD图谱


图3为3种赤泥的XRD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赤泥为多相组成,RM图谱中2θ角在14°和42.7°处出现钙霞石特征衍射峰,在24.2°、 33.1°、 35.8°、 54.3°、 62.52°和64.08°处出现赤铁矿特征衍射峰,在33.1°、 35.8°和39.5°处出现Al2O3特征衍射峰,在35.8°、 41.3°、 49.6°、 54.2°、 62.35°和63.93°处出现Fe9TiO15特征衍射峰,在28.9°处出现方解石特征衍射峰,在25.4°出现石英特征衍射峰。图3 3种赤泥的XRD图谱

生物油,赤泥,产率,添加量


2.3 赤泥添加量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赤泥添加量(以赤泥与玉米秸秆质量比值计)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总体而言赤泥对生物油产率影响较大。与未添加赤泥相比,添加赤泥的生物油产率明显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玉米秸秆发生一次裂解反应产生的一次热解气进入赤泥孔隙中发生二次裂解反应,生成了更多的气体产物,但随着RM添加量的增加生物油产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这主要由RM中的FeO(OH)和AlO(OH)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的水进入生物油中引起的。添加RM1000热解得到的生物油产率总体高于添加RM600的主要原因是RM1000发生了烧结反应,催化作用下降,使得二次裂解反应减弱。综上所述,RM1000和玉米秸秆质量比值为4时可以得到较高的生物油产率(36.4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糠醛的水解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J]. 聂一凡,候其东,李维尊,白川云龙,鞠美庭.  化工进展. 2019(05)
[2]赤泥在催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J]. 胡忠攀,张凌峰,袁忠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9(01)
[3]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与政策研究综述[J]. 袁惊柱,朱彤.  中国能源. 2018(06)
[4]酚醛树脂的生产及市场情况分析[J]. 张桂华.  化学工业. 2018(02)
[5]赤泥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理现状与展望[J]. 李彬,张宝华,宁平,何力为,左晓琳.  化工进展. 2018(02)
[6]金属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衍生羧酸酮基化研究进展[J]. 丁爽,葛庆峰,祝新利.  化学学报. 2017(05)
[7]生物质炭化技术研究进展[J]. 孟凡彬,孟军.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6(06)
[8]热活化对赤泥物相及活性的影响[J]. 杨芳,韩涛,靳秀芝,王慧奇,杨学腾,沈泽坤.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5(02)
[9]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糠醛的研究进展[J]. 欧阳洪生,肖竹钱,蒋成君,方晟,毛建卫.  应用化工. 2014(10)
[10]由糠醛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和运输燃料的最新进展[J]. 关江龙,孙绍晖,孙培勤,陈俊武.  可再生能源. 2013(08)

博士论文
[1]玉米秆及其主要组分的热解规律与生物油特征组分的定量分析[D]. 吕高金.华南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8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308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