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光伏跟踪系统设计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1-08-04 00:53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逐步加深,人们把目光逐步转向了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可持续利用的太阳能资源。为了提高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效率,聚光光伏的聚光比不断提高,聚光光伏系统所接收到光线的角度范围就越小,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光,聚光光伏系统必须辅以精确的太阳跟踪系统。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太阳能跟踪系统展开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太阳能发电的不断进步,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尽管如此,由于太阳能资源的特殊性,聚光光伏跟踪系统的研制虽有较大成效,但各方面技术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跟踪精度和改善跟踪结构。针对当前跟踪系统的不足,本文采用初步设计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聚光光伏跟踪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研究的内容与结果对跟踪系统的设计具有实用价值与理论指导意义。论文主要进行了聚光光伏跟踪系统的初步设计与优化,主要包括:以最小5kW聚光光伏(CPV)跟踪系统为例,进行了跟踪系统的初步动力与结构设计。首先确定CPV组件的面积与布置方式;其次,跟踪相关资料确定CPV组件的风载系数,计算了相关的力与力矩,并进行了方位角跟踪机构动力设计;第三,设计了推杆式高度角跟踪机构,并对其动力进行初步设计;最后,对跟踪...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一1双轴跟踪机构主要类型
PeharzG和DIITirothF分析了CPV系统的能源回收期,分析表明CPV系统比其它光伏类型具有很明显的优势[29]。图1一2给出了三种发电方式的发电成本未来发展趋势,由此可见,CPV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祠味欢今卜一 一~~~‘牛笼理~、, , ~~~厄 厄一一一一一 一图1一2光伏发电成本趋势预测目前,非聚光型的光伏系统在光伏市场上还占据了主导地位130]。这主要是因为CPV系统还存在一些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如跟踪系统跟踪精度、风压变形及抗风能力、雨雪、风沙灰尘等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问题[3‘]。本论文拟通过对聚光组件布置和跟踪系统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在保证其高性能的基础上,确定适合全面推广的CPV系统。1.4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安排单轴跟踪实现方法简单
的角度偏差小于士0.25“。因此,在CPV流场仿真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跟踪系统初步结构设计,运用静力结构分析软件对CPV组件支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整个基本流程如图1一3所示C爪流体仿_真图1一 3CPv跟踪系统设计与优化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光光伏的发展[J]. 郭丰. 电源技术. 2009(10)
[2]索支承门式刚架结构的优化过程[J]. 王岩,董宏英. 建筑技术开发. 2009(09)
[3]新型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的设计[J]. 张仁醒.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6)
[4]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研究与展望[J]. 袁爱谊,王亮兴. 上海电力. 2009(01)
[5]全自动太阳跟踪器的研制和应用[J]. 吕文华,贺晓雷,于贺军,李建英. 光学精密工程. 2008(12)
[6]太阳能任意方位跟踪系统设计[J]. 梁勇,梁维铭. 电测与仪表. 2008(05)
[7]同步跟踪技术用于光伏发电站的经济效益分析[J]. 魏明. 上海电力. 2008(02)
[8]聚光光伏系统[J]. 陈诺夫,白一鸣. 物理. 2007(11)
[9]矩形平面天线风荷载的实验研究[J]. 惠增宏,高永卫,肖春生. 现代雷达. 2006(03)
[10]太阳能集能器自动跟踪装置[J]. 陈夫进,赵明勤,赵廷林,李豪. 可再生能源. 2006(01)
硕士论文
[1]钢桁架拱桥优化设计研究[D]. 王波.重庆交通大学 2009
[2]基于DSP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研究[D]. 张翌翀.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遗传算法与梁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D]. 李磊.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0661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一1双轴跟踪机构主要类型
PeharzG和DIITirothF分析了CPV系统的能源回收期,分析表明CPV系统比其它光伏类型具有很明显的优势[29]。图1一2给出了三种发电方式的发电成本未来发展趋势,由此可见,CPV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祠味欢今卜一 一~~~‘牛笼理~、, , ~~~厄 厄一一一一一 一图1一2光伏发电成本趋势预测目前,非聚光型的光伏系统在光伏市场上还占据了主导地位130]。这主要是因为CPV系统还存在一些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如跟踪系统跟踪精度、风压变形及抗风能力、雨雪、风沙灰尘等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问题[3‘]。本论文拟通过对聚光组件布置和跟踪系统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在保证其高性能的基础上,确定适合全面推广的CPV系统。1.4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安排单轴跟踪实现方法简单
的角度偏差小于士0.25“。因此,在CPV流场仿真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跟踪系统初步结构设计,运用静力结构分析软件对CPV组件支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整个基本流程如图1一3所示C爪流体仿_真图1一 3CPv跟踪系统设计与优化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光光伏的发展[J]. 郭丰. 电源技术. 2009(10)
[2]索支承门式刚架结构的优化过程[J]. 王岩,董宏英. 建筑技术开发. 2009(09)
[3]新型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的设计[J]. 张仁醒.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6)
[4]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研究与展望[J]. 袁爱谊,王亮兴. 上海电力. 2009(01)
[5]全自动太阳跟踪器的研制和应用[J]. 吕文华,贺晓雷,于贺军,李建英. 光学精密工程. 2008(12)
[6]太阳能任意方位跟踪系统设计[J]. 梁勇,梁维铭. 电测与仪表. 2008(05)
[7]同步跟踪技术用于光伏发电站的经济效益分析[J]. 魏明. 上海电力. 2008(02)
[8]聚光光伏系统[J]. 陈诺夫,白一鸣. 物理. 2007(11)
[9]矩形平面天线风荷载的实验研究[J]. 惠增宏,高永卫,肖春生. 现代雷达. 2006(03)
[10]太阳能集能器自动跟踪装置[J]. 陈夫进,赵明勤,赵廷林,李豪. 可再生能源. 2006(01)
硕士论文
[1]钢桁架拱桥优化设计研究[D]. 王波.重庆交通大学 2009
[2]基于DSP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研究[D]. 张翌翀.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遗传算法与梁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D]. 李磊.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0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32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