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纤维素热解产物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8:48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转化和利用纤维类生物质是缓解或解决目前世界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途径之一。热解是生物质的快速转化方法之一,热解后液体组分为热解液,内醚糖(LG)是热解液的主要组分之一(最高达40%)。目前,内醚糖和热解液的有效利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工作以内醚糖为碳源筛选了 3株能利用内醚糖的微生物(ZS2、FX和GT)。其中ZS2、FX菌在培养4d后对2%内醚糖的利用率都达100%,GT菌在培养7d后对2%内醚糖的利用率也达100%.结合菌落形态与ITS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三种微生物分别为嗜松青霉、桔青霉和冠突散囊菌。热解液因含有醛酮类等物质而对很多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预处理。用5%活性炭+Ca(OH)2对热解液进行处理后,三种微生物均可在其中生长并利用其中的内醚糖,转化效率分别为桔青霉(4d,100%),嗜松青霉(5d,90%),冠突散囊菌(7d,91%.)。对预处理前后的热解液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前热解液中的醛酮类物质(以糠醛量最高,18.5%)在处理后均大大降低,其中六甲基环三氧硅烷、1,2-环戊二酮、5-甲基糠醛、3-...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纤维素热解产物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图1.3内醚糖结构图及椅式构象??Fig.?1.3?Diagram?and?chair?conformation?of?levoglucosan??

葡萄糖,途径,糖酵解途径,激酶


对内醚糖的利用是与LG激酶(Levogluc?osankinase)的合成有关【86】。LG激酶能催??化内醚糖为6-磷酸葡萄糖而进入糖酵解途径或HMP途径被微生物所利用。其可??能的反应如图1.4所示。??CHZ?O?C:H2-〇-?po,h,??J——〇?、.?J-—-〇??/?\?I-Cj?kinase?/?\?,??<〇H?y??^?<OH?){h.OH??h〇\l__f/?hq\l_—/??OH?fATP?ADP?OH??,?(h2o??脱水咍醚糖?6-磷酸脔萄糖??图1.4内醚糖磷酸化反应的可能途径??Fig.?1.4?Possible?route?of?phosphoiylation?of?levoglucosan??原核微生物利用内醚糖的机理与真核微生物不同,Nakahara等利用内醚糖??同化细菌^/加〇心你〃/>.1-552研宄了内醚糖在细菌中的代谢机制。最终推测内??醚糖通过三步酶促反应,将脱水内醚糖转化成葡萄糖,然后进入糖酵解途径??[87-88]。??OH?(?\?〇?C>H??内艇赌?I?\??|nadH?丨nadh,^1^?h2o??\—?j?^??CH2〇H?\?/?CH2OH??A-〇>〇h??ho^-—r?HC^> ̄ ̄r??OH?W?OH??O■葡萄株?3酮基葡菊搪??图1.5内醚糖转化为葡萄糖可能途径??Fig.?1.5?Possible?route?of?levoglucosan?transformation?with?glucose??1.4研究目的及意义??能源和环境问题不仅是未来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磷酸化反应,途径,糖酵解途径


对内醚糖的利用是与LG激酶(Levogluc?osankinase)的合成有关【86】。LG激酶能催??化内醚糖为6-磷酸葡萄糖而进入糖酵解途径或HMP途径被微生物所利用。其可??能的反应如图1.4所示。??CHZ?O?C:H2-〇-?po,h,??J——〇?、.?J-—-〇??/?\?I-Cj?kinase?/?\?,??<〇H?y??^?<OH?){h.OH??h〇\l__f/?hq\l_—/??OH?fATP?ADP?OH??,?(h2o??脱水咍醚糖?6-磷酸脔萄糖??图1.4内醚糖磷酸化反应的可能途径??Fig.?1.4?Possible?route?of?phosphoiylation?of?levoglucosan??原核微生物利用内醚糖的机理与真核微生物不同,Nakahara等利用内醚糖??同化细菌^/加〇心你〃/>.1-552研宄了内醚糖在细菌中的代谢机制。最终推测内??醚糖通过三步酶促反应,将脱水内醚糖转化成葡萄糖,然后进入糖酵解途径??[87-88]。??OH?(?\?〇?C>H??内艇赌?I?\??|nadH?丨nadh,^1^?h2o??\—?j?^??CH2〇H?\?/?CH2OH??A-〇>〇h??ho^-—r?HC^> ̄ ̄r??OH?W?OH??O■葡萄株?3酮基葡菊搪??图1.5内醚糖转化为葡萄糖可能途径??Fig.?1.5?Possible?route?of?levoglucosan?transformation?with?glucose??1.4研究目的及意义??能源和环境问题不仅是未来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纤维素热解及其产物转化乙醇的研究进展[J]. 常冬冬,余志晟,张洪勋.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6)
[2]木糖高效生物转化的新出路[J]. 徐勇,王荥,朱均均,勇强,余世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05)
[3]利用固体超强酸催化热解纤维素制备左旋葡萄糖酮[J]. 陆强,朱锡锋.  燃料化学学报. 2011(06)
[4]纤维素热解产物内醚糖的微生物同化与乙醇发酵测试[J]. 余志晟,宁洎英,张玲,张洪勋.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6)
[5]树干毕赤酵母菌对内醚糖的利用[J]. 代江红,余志晟,王晓燕,张洪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12)
[6]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王亮,尚会建,杨立彦,郑学明.  河北工业科技. 2010(06)
[7]纤维素热解反应研究进展[J]. 唐丽荣,黄彪,廖益强,曾巧玲.  广州化工. 2009(09)
[8]三种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研究[J]. 王君,陈明强,张明旭,闵凡飞,陈明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7)
[9]短梗霉黑色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的初步分析[J]. 徐磊,钱振明,孙继波,王长海.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9(02)
[10]GC-MS法分析油菜秆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成分[J]. 欧佳,薛勇,武海英,黄强.  环境卫生工程. 2008(05)

硕士论文
[1]生物质及其热解液体产物分析研究[D]. 马梅英.郑州大学 2010
[2]一株高产黑色素菌的筛选培养及黑色素的初步研究[D]. 顾敏舟.四川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9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439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