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基于多智能体的多元技术创新扩散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09:58
  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主要源泉以及推动力量,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技发展实力的强弱。但仅有技术创新还是不够的,一项技术创新如果得不到广泛的应用,仍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应。因此,技术创新只有得到扩散,才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创造出规模效应,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采纳个体,只有在多元技术创新之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多元技术创新的扩散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如何对多元技术创新的扩散的演化进行仿真模拟,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预测未来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为企业在何时采纳、推出某种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由此可见,对多元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多智能体的方法及手段对多元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仿真研究,提出“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多智能体建模+仿真+应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更全面更真实的视角,展现了多元技术创新的扩散演化过程。首先对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的系统进行定义和假设,然后,以多智能体建模为手段,以NetLogo为工具,采用仿真的方法对多元技术创新扩散进...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多智能体的多元技术创新扩散仿真研究


仿真实验界面

企业,元胞自动机,元胞,效用函数


图 3.4 元胞自动机邻居的界定在该空间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单元、独立的元胞,其受到周围邻居影响的效用函infinf infi jU infi表示企业i的易感系数。在 NetLogo 仿真中,用滑动条进行参数设置,infj表i受到企业 j 的影响强度,用式(3.2)表示:1,inf0,jx hx h 其中:( / 8) 100%jx n 在式(3.3)中, 代表的是企业由于受到从众效应影响,做出采纳决策的阀值 个邻居中采纳该技术创新的比例超过h时,企业主体就有会做出采纳决策。而在具体的仿真过程中,针对企业从众性的影响,做了如下设置。首先将整个市个仿真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每个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 NetLogo 仿真

技术创新扩散,仿真图


图 4.1 单一技术创新扩散仿真图单一技术创新扩散的仿真曲线与“S”型扩散慢,随后扩散人数急剧增长。当扩散数量达个平衡的状态,此时,技术创新的市场占有0%,最高达到 94%。原因是在市场中,总有而任何技术创新的扩散,市场占有率也不可散的仿真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在的占有市场,有必要先使一定的企业采用该该技术创新,会更加谨慎的考虑。因此在该等各种手段,使企业获得一定的利益,再借扩散后期阶段,此时已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平。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新扩散仿真实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J]. 杨国忠,刘聪敏,柴茂.  经济数学. 2012(02)
[2]有限理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扩散的演化博弈分析[J]. 杨国忠,许超,刘聪敏,柴茂.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4)
[3]基于Markov的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仿真分析研究[J]. 马蕾,罗建强,黄克己,叶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02)
[4]基于改进Bass模型的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研究[J]. 杨国忠,柴茂.  经济数学. 2011(01)
[5]基于多主体仿真的创新扩散模型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品营销战略的探讨[J]. 朱琼,高宝俊.  技术经济. 2010(06)
[6]从众效应下的创新扩散研究[J]. 赵良杰,武邦涛,陈忠,段文奇.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6)
[7]种子顾客的网络分布对创新扩散的影响[J]. 陈锟.  管理科学. 2010(01)
[8]竞争性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及其应用[J]. 张彪,方亮,肖人彬.  技术经济. 2008(09)
[9]国外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 何应龙,周宗放.  管理学报. 2007(04)
[10]旱育秧技术扩散模型与实证分析[J]. 徐玖平,陈学志.  管理工程学报. 2001(01)

博士论文
[1]创新技术采纳决策与扩散问题研究及应用[D]. 张彪.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基于社会资本的技术创新扩散微观机制研究[D]. 李红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更替性技术创新扩散系统随机演化模型参数研究[D]. 刘秀新.河北工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58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958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