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韩国经验的国家创新转型动力学模型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04-14 06:19
以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学》一书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了概念编码分析.根据编码分析所得各级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由"财团培育"、"经济引擎"、"创新引领"等3个模块构成的韩国创新转型动力学模型体系.基于编码分析和模型体系,归纳出韩国创新转型的三大典型经验:企业的危机构建意识强;企业的海外发展意识强;企业的独立创新意识强.韩国的创新转型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6,2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文献综述
1. 1 关于自主创新及其测度
1. 2 关于创新转型的演变条件
1. 3 关于韩国企业的创新转型
1. 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2 研究设计
2. 1 扎根理论及其编码流程
2.1.1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
2.1.2轴心式编码(axial coding)
2.1.3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
2. 2 编码检索的主题词选择
2. 3 编码分析的原材料筛选
2.3.1原材料的初次筛选
2.3.2原材料的二次筛选
3 数据编码与概念抽取
3. 1 开放式编码
3.1.1初始概念提取
3.1.2副范畴归纳
3. 2 轴心式编码
3. 3 选择式编码
4 创新转型模型体系构建
4. 1 “财团培育”模块
4.1.1“政府作为”网络
4.1.2“企业努力”网络
4.1.3“财团培育”模块
4. 2 “经济引擎”模块
4. 3 “创新引领”模块
4.3.1“企业创新条件”基石
4.3.2“企业创新行为”螺旋
4.3.3“创新引领”模块
4. 4 创新转型总体模型
5 韩国创新转型的经验归纳
5. 1 韩国创新转型的宏观经验
5.1.1高度重视政企合力培育财团
5.1.2高度重视优化创新条件和夯实创新基础
5.1.3高度重视企业规模化扩张战略
5. 2 韩国创新转型的微观经验
5.2.1危机构建意识强
5.2.2海外发展意识强
5.2.3独立创新意识强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韩国、芬兰经验看自主创新中的政府作为[J]. 江沿. 经济纵横. 2007(15)
[2]财阀组织与韩国经济赶超[J]. 张文佳. 当代韩国. 2007(02)
[3]自主创新、国外模仿与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J]. 易先忠,张亚斌,刘智勇. 世界经济. 2007(03)
[4]韩国汽车业技术能力积累与自主创新的启示[J]. 蔡声霞.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
[5]从模仿到创新:来自专利增长的经验分析[J]. 高锡荣,刘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1)
[6]“引进-模仿-改进-创新”模型与韩国企业技术学习的演进过程[J]. 陆园园,谭劲松,薛红志. 南开管理评论. 2006(05)
[7]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以韩国Samsung电子为例[J]. 周晓艳,黄永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05)
[8]日本、韩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对我国的启示[J]. 刘希宋,邓立治,李果. 经济纵横. 2006(02)
[9]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 中国软科学. 2005(11)
[10]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评价[J].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2004(05)
本文编号:3136833
【文章来源】: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6,2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文献综述
1. 1 关于自主创新及其测度
1. 2 关于创新转型的演变条件
1. 3 关于韩国企业的创新转型
1. 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2 研究设计
2. 1 扎根理论及其编码流程
2.1.1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
2.1.2轴心式编码(axial coding)
2.1.3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
2. 2 编码检索的主题词选择
2. 3 编码分析的原材料筛选
2.3.1原材料的初次筛选
2.3.2原材料的二次筛选
3 数据编码与概念抽取
3. 1 开放式编码
3.1.1初始概念提取
3.1.2副范畴归纳
3. 2 轴心式编码
3. 3 选择式编码
4 创新转型模型体系构建
4. 1 “财团培育”模块
4.1.1“政府作为”网络
4.1.2“企业努力”网络
4.1.3“财团培育”模块
4. 2 “经济引擎”模块
4. 3 “创新引领”模块
4.3.1“企业创新条件”基石
4.3.2“企业创新行为”螺旋
4.3.3“创新引领”模块
4. 4 创新转型总体模型
5 韩国创新转型的经验归纳
5. 1 韩国创新转型的宏观经验
5.1.1高度重视政企合力培育财团
5.1.2高度重视优化创新条件和夯实创新基础
5.1.3高度重视企业规模化扩张战略
5. 2 韩国创新转型的微观经验
5.2.1危机构建意识强
5.2.2海外发展意识强
5.2.3独立创新意识强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韩国、芬兰经验看自主创新中的政府作为[J]. 江沿. 经济纵横. 2007(15)
[2]财阀组织与韩国经济赶超[J]. 张文佳. 当代韩国. 2007(02)
[3]自主创新、国外模仿与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J]. 易先忠,张亚斌,刘智勇. 世界经济. 2007(03)
[4]韩国汽车业技术能力积累与自主创新的启示[J]. 蔡声霞.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
[5]从模仿到创新:来自专利增长的经验分析[J]. 高锡荣,刘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1)
[6]“引进-模仿-改进-创新”模型与韩国企业技术学习的演进过程[J]. 陆园园,谭劲松,薛红志. 南开管理评论. 2006(05)
[7]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以韩国Samsung电子为例[J]. 周晓艳,黄永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05)
[8]日本、韩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对我国的启示[J]. 刘希宋,邓立治,李果. 经济纵横. 2006(02)
[9]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 中国软科学. 2005(11)
[10]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评价[J].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2004(05)
本文编号:3136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313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