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本体”看系统的生成与消亡
发布时间:2021-11-21 23:2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微反映的是一种四维存在:量-质维,几-必维,卑-尊维,隐-显维。本文分别按照这四个维度阐释微的含义,提出微世界和微意识概念,对"有生于微"命题作了补充论述,提出"亡始于微"命题,阐明它是系统消亡论的基本原理。
【文章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2019,2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微的再释义
2 承认微世界,树立微意识
3 再论有生于微
4 亡始于微———系统消亡论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生于微”:儒家“微”本体论及其美学思想内涵[J]. 王德胜,蔡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2]“微时代”的美学[J]. 王德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14(05)
[3]再论有生于微[J]. 苗东升.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6)
[4]有生于微:系统生成论的基本原理[J]. 苗东升. 系统科学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3510458
【文章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2019,2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微的再释义
2 承认微世界,树立微意识
3 再论有生于微
4 亡始于微———系统消亡论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生于微”:儒家“微”本体论及其美学思想内涵[J]. 王德胜,蔡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2]“微时代”的美学[J]. 王德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14(05)
[3]再论有生于微[J]. 苗东升.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6)
[4]有生于微:系统生成论的基本原理[J]. 苗东升. 系统科学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3510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351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