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合肥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4 09:02
基于灰色聚类方法提出一种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首先对数据的灰类限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确定白化函数,再结合白化函数和聚类叠加权重计算出聚类系数,最后按聚类对象的最大化原则归纳得出评价结果。用该模型评价合肥市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的日空气质量状况,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等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模型克服了AQI评估中以最大污染指标代替总体水平的缺点,解决了评估层面边界信息丢失的问题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不确定的最大隶属函数问题,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色聚类法的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柯小玲,向梦,冯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11)
[2]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的成都空气质量分析[J]. 陶源盛,李一萌,张向秀,张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06)
[3]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北京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高明,吴雪萍. 生态经济. 2017(03)
[4]基于北京市6类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J]. 刘杰,杨鹏,吕文生,王金海.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01)
[5]基于模糊-灰色聚类方法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研究[J]. 丁卉,刘永红,曹生现.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S2)
[6]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的改进及其应用[J]. 马艳琴,杨红艳,潘平奇.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19)
[7]模糊综合评价在合肥市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 马媛媛,孙世群.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5)
[8]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 胡军,许丽忠,张江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9]基于白化权函数分类区分度的变权灰色聚类[J]. 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06)
[10]灰色聚类评价在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张云海,马雁军,孙财涛,刘庆婺.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1)
硕士论文
[1]基于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的空气质量评价[D]. 陈玮.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7975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色聚类法的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柯小玲,向梦,冯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11)
[2]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的成都空气质量分析[J]. 陶源盛,李一萌,张向秀,张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06)
[3]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北京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高明,吴雪萍. 生态经济. 2017(03)
[4]基于北京市6类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J]. 刘杰,杨鹏,吕文生,王金海.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01)
[5]基于模糊-灰色聚类方法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研究[J]. 丁卉,刘永红,曹生现.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S2)
[6]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的改进及其应用[J]. 马艳琴,杨红艳,潘平奇.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19)
[7]模糊综合评价在合肥市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 马媛媛,孙世群.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5)
[8]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 胡军,许丽忠,张江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9]基于白化权函数分类区分度的变权灰色聚类[J]. 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06)
[10]灰色聚类评价在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张云海,马雁军,孙财涛,刘庆婺.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1)
硕士论文
[1]基于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的空气质量评价[D]. 陈玮.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7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370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