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轻型车用Fe-Cu基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23:37
【摘要】:随着交通工具的日趋高速化与轻量化,人们对出行安全也更加重视。而制动用摩擦材料是交通工具制动安全的重要保障。常用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铁基摩擦材料与对偶黏着严重,制动不稳定,且容易损伤对偶;铜基摩擦材料与铁质对偶件摩擦时,虽然摩擦系数稳定,磨损率低,但价格较贵。将两者结合而成的铁铜基摩擦材料兼具铁基耐高温,基体强度大的优点,也具有铜基导热性能好,摩擦系数稳定的优点。在本文中,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含不同基体成分、摩擦组元、润滑组元、碳纤维的铁铜基摩擦材料,并探讨了利用注浆-熔渗法制备铁铜基摩擦材料的可行性,使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摩擦材料的组织形貌、相组成、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铁铜基摩擦材料中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和摩擦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基体组元成分的铁铜基摩擦材料中,含Fe50Cu20的样品摩擦系数较小为0.61,但摩擦系数稳定;不同摩擦组元的样品中,含SiC的摩擦材料摩擦系数最大为0.73,但最不稳定,混合SiC、Al2O3和锆英砂的样品,摩擦系数最稳定为0.65;摩擦组元配比为SiC:Al2O3:锆英砂为4:3:2时具有最稳定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为0.61。注浆-熔渗法制备的含2%的铁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稳定为0.58。2.添加碳纤维质量分数为2%,摩擦材料具最佳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其致密度为92.6%,硬度为118.6HV,剪切强度为35.624MPa,冲击强度为5.7J/cm2。常温下,摩擦系数为0.6,磨损失重量也较小为0.0038g。400℃时,摩擦系数减小为0.56。且出现氧化增重大于磨损失重的现象。摩擦机制在常温下主要为磨粒磨损,伴随有少量黏着磨损,在高温时,主要为氧化磨损。3.讨论了影响铁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认为摩擦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材料和温度,其中碳纤维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并分析了本文中碳纤维增强铁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过程,认为其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跑合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
【图文】:

孔隙分布,摩擦材料,显微组织


于 Fe-Cu-Al-Al2O3的混合粉末烧结样品,有更好的摩擦学性能。这是因为基体具中的平衡,并且由于表面涂覆的 Al2O3与基体和氧气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金和随后形成的碎片发生滑动,形成了良好的润滑膜。喷撒工艺,其制备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是将粉末直接喷撒在芯板上,进行预烧结后烧结粉末进行压制成型,,最后进行终烧。其与传统压烧法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高,原材料利用率可达 95%以上。海坤等[79]采用喷撒工艺制备含铜铁基粉末冶料,发现预烧结温度 1 050℃,保温时间 2 h,压制压力 500 MPa,终烧结温度 1 030℃间 2 h,所制备的摩擦材料具备较高的硬度和密度,与基板具有较高大的结合强度铁铜基摩擦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成分确定后,摩擦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显微组织、相组成及其它各布。图 1 是铁铜基摩擦材料中的金相组织,图 1(a)中是经腐蚀后的 Fe-19%C料的金相组织,其中 1,2 为珠光体,3 是 Fe 基体及其合金,4 为 Cu 相,6 是基隙。图 1(b)中黑色块状相为 Cu 颗粒,其形状各异,分布均匀,颗粒周围灰色,排列方向紊乱,白色团状组织为 Fe 的固溶体组织,其上孔隙分布较少,在上一些不规则的颗粒状物质,是摩擦组元。(a) (b)

示意图,效应,示意图,摩擦力


5.0~6.8g/cm3≥4.5MPa ≥0.3J/cm2理触表面相互作用引起的滑动阻力和能量损耗。衡量摩擦材的摩擦学性能。铁铜基摩擦材料由于成分复杂,其与对偶复杂,因而是由多种摩擦机理结合而成的。从宏观上来说作用理论。[90]认为摩擦过程中,摩擦面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小,因而力达到屈服极限而产生塑性变形,之后只能依靠扩大接触过程中由于接触点的金属处于塑性流动状态,因而在接触着,随后在摩擦力作用下,黏着点被受剪切滑动,即滑动发生的过程。在摩擦过程中,摩擦副表面较硬的锋点在载时,一方面硬峰推挤软材料,导致犁沟效应;另一方面,,导致黏着效应,因而黏着理论认为摩擦力是由黏着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F125;U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四平;于占江;刘洋;岳建设;王晓芳;姜娟;;玻璃纤维含量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年12期

2 王秀飞;尹彩流;;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对原材料的要求[J];粉末冶金工业;2017年03期

3 黄四平;于占江;王晓芳;岳建设;赵维;王珊;;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对汽车摩擦材料性能影响[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7年03期

4 杨忠敏;;车用摩擦材料智策减排绿赢未来[J];环球聚氨酯;2016年06期

5 张扬;张力;孟春玲;;汽车摩擦材料用增强纤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杭州杭城摩擦材料有限公司[J];杭州科技;2003年04期

7 ;国内企业推出汽车摩擦材料生产新设备[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3年12期

8 谭康;我国摩擦材料行业的五大变化[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11期

9 赵颖,高新来,刘晓辉;汽车摩擦材料用酚醛树脂的研究概况[J];化学与粘合;1999年02期

10 ;台湾摩擦材料工业发展概况[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宝平;;国际高性能摩擦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A];第十一届中国摩擦密封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摩擦卷)[C];2009年

2 孟学明;;中国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梁志才;;合成摩擦材料的弹性模量对车轮热裂影响的研究[A];第二次全国摩擦磨损润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79年

4 王云鹏;马云海;佟金;杨亚洲;;硅灰石/海泡石纤维混杂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行为[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赵持中;;专用酚醛树脂特性及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摩擦密封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施耀;;欧洲摩擦材料的标准体系化及其技术特征[A];第十一届中国摩擦密封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摩擦卷)[C];2009年

7 汪溢汀;曹敏;;推荐两种在摩擦材料中作增摩成分的新型优质原料[A];第九届中国摩擦密封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建秀;韩长生;张祖根;王悟;;摩擦材料在无围压和加围压条件下的形变比较[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曾天卷;;玻纤摩擦材料发展前景探视[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玻璃纤维材料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垣;王勇祥;;碳纤维摩擦材料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三明;汽车摩擦材料企业面临新发展[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记者 潘杰;中国迈向世界摩擦材料大国[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陈继忠;河北明阳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成为一汽配件定点生产单位[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曹献坤 姚安佑;开发高性能摩擦材料迫在眉睫[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冯淑娟;摩擦材料向非金属化方向发展[N];中国汽车报;2002年

6 钟志敏;杭城摩擦材料100%股权13185万元成功转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邓大贵 驻湖北记者李文聪;湖北枣阳成第二大摩擦材料生产基地[N];中国建材报;2011年

8 韩硕;汽车摩擦材料的变迁和发展(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9 记者 冯淑娟;国产专用设备提升摩擦材料水平[N];中国汽车报;2002年

10 陈建文;“照方抓药”生产摩擦材料危害不小[N];中国汽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员荣平;制动摩擦材料的性能评价、环境友好性和摩擦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刘建秀;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制及其高温疲劳磨损和冲击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3 李静;Fe_3Al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马洪涛;Fe-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制备与摩擦磨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赵小楼;摩擦材料缩比试验原理及试验方法和测试设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曲焱炎;超声驱动微摩擦机理分析及各向异性摩擦材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付传起;铜包铁(Fe-20Cu)基摩擦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时启龙;化学气相渗透制备C/C-SiC摩擦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摩擦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田晓峰;Fe_3Al/Si_3N_4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赵翔;高速列车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的制备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澍忻;轻型车用Fe-Cu基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梦青;混杂纤维增强低树脂基摩擦材料性能与耦合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3 姜爱雄;3D-CFF/GP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4 刘倚天;Cu-Fe基摩擦材料中润滑组元形态的控制及其影响[D];东北大学;2015年

5 肖杨;玉米秸秆纤维增强制动摩擦材料及其缩比台架试验[D];吉林大学;2018年

6 张庆金;汽车硬磁制动摩擦材料取向制备工艺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7 刘建发;竹炭、碳粉和铜粉对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陈霞;增摩填料对NAO型制动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贾德晋;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基体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

10 白小俊;C/C-SiC摩擦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9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09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f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