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钒渣钠化焙烧过程中钒原子环境演变规律及碳酸铵浸出提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01:17
【摘要】:钒是我国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我国钒钛磁铁矿的矿产储量丰富,由钒钛磁铁矿冶炼得到的钒渣,也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提钒原料。长久以来,众多学者对于以钒渣为原料的的湿法提钒工艺进行了很多探索。目前主要的工业湿法提钒工艺是钠化焙烧-水浸提钒法和钙化焙烧-酸浸提钒法。钠化焙烧-水浸提钒的应用最为广泛。钒渣钠化焙烧过程中含钒物相的演变规律直接决定了后续水浸提钒率的高低。但目前关于该演变规律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仅是物相种类的变化),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焙烧过程中含钒物相演变的调控。因此,突破该瓶颈的关键在于从原子尺度上认识钒渣钠化焙烧过程中钒原子所历经的原子环境(包括钒原子的化学环境、空间环境、化学状态)的变化,以便从本质上调控含钒物相的演变以提高钒回收率。本文以转炉钒渣为原料,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在钒渣钠化焙烧过程中钒原子的原子环境演变情况。得出如下演变规律:(1)钠化焙烧钒原子化学环境演变规律:焙烧初始,V3+与Fe2+/Fe3+和O2-构成的FexV3-xO4未被氧化,(Fe,Mg)2SiO4受热反应,Si4+以SiO4-基团的形式生成Ca3Al2Si3O12和Na2SiO3等产物。焙烧10 min时,FexV3-xO4开始氧化,V3+被氧化为V4+/V5+,生成FeVO4和FeV3O8等产物。焙烧15 min时,V5+开始与Na2CO3反应生成Na3VO4、NaV3O8、NaVO3。焙烧50 min时,(Fe,Mg)Cr2O4开始氧化,生成Na2CrO4。当焙烧90 min时,FexV3-xO4基本全部被氧化钠化生成Na3VO4、NaV3O8、NaVO3。(2)钠化焙烧钒原子空间环境演变规律:焙烧初始,钒铁尖晶石矿相晶体结构不变;铁橄榄石与Na2CO3反应生成树枝晶体。焙烧15 min时,钒铁尖晶石晶体结构开始破裂,V3+与Fe2+/Fe3+、O2-之间价键受热断裂,V5+与Na+、O2-生成钒酸钠盐纳米线晶体。焙烧30 min时,钒酸钠盐纳米线晶体长大成簇。焙烧70 min时,钒酸钠盐纳米线晶体进一步增多,聚集成束。焙烧90 min时,钒酸钠盐纳米线晶体束尺寸变大,钒酸钠盐纳米线晶体簇铺满表面。(3)钠化焙烧钒原子化学状态演变规律:焙烧初始,钒原子保持V3+,未被氧化。焙烧5 min时,部分V3+失去电子被氧化成V4+。焙烧10 min时,钒原子开始被逐渐氧化成V5+。焙烧50 min时,尖晶石中V3+与相邻Fe2+/Fe3+、O2-之间价键全部断裂,V3+已完全被氧化成V4+和V5+。焙烧90 min时,钒原子全部被氧化为V5+,钒渣中的钒尖晶石晶体结构不复存在。此外,鉴于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会产生Cl2、SO2等气体而腐蚀设备、污染环境,新近发展了钒渣钙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但由于钙化焙烧钒渣熟料酸浸时会形成钒-磷杂多酸而显著降低钒回收率。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碳酸铵浸出法以选择性浸出钒并抑制磷的浸出,从而提高钒回收率。本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得到最佳碳酸铵浸出条件为:固液比为1:20;浸出温度为80℃;焙烧渣粒径为45-74μm;(NH4)2CO3浓度为600 g/L;浸出时间为70 min。在此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96.0%,磷的浸出率仅为9.2%。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钙化焙烧钒渣熟料的碳酸铵浸出过程符合未反应核模型。在浸出过程的短时间阶段(0-15 min),浸出速率受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在浸出的长时间阶段(15-70 min),浸出速率受固体产物层扩散和表面化学反应的双重因素控制,当(NH4)2CO3浓度越高,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起的作用提高越大。
【图文】:

提钒,钒渣,磷酸盐矿,石煤提钒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钒的提取我国近年来钒资源的产量逐年上升,,如图 1.1 所示(以 V2O5计算,数据钢铁工业协会钒分会统计资料)[8]。而我国钒产量中超过 70%都来自于钒吹炼所得的钒渣,其次约 20%来自石煤提钒,最后少部分来源于其他原如从磷酸盐矿中提钒、从炭质含钒原料矿中提钒,从钒钾铀矿中提钒,从提钒和从含钒钢渣中回收钒等)。所以钒渣提钒法在近几十年成为了钒产砥柱,而钒渣提钒的工艺也早已形成成熟的产业化规模。

流程图,石煤提钒,流程图,提钒


图 1.2 石煤提钒法流程图Fig. 1.2 The V extraction method with stone coa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日趋完善,有符合济效益也值得肯定。另外我国钒钛磁铁矿目前主流的提钒工艺,也在日后一段时依托于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与承德大庙后提钒的工艺路线。目前世界上其他应用兰的木斯塔瓦拉厂和奥坦马基厂,南非等[4]。钒渣提钒法的具体过程如图 1.3 所料经处理后投入高炉冶炼,使其钒钛氧化冶炼,使钒尖晶石结晶长大。在转炉冶炼炼,上层得到的钒渣则作为后续提钒原料烧)得到可溶性钒酸盐,再使用相应的溶浸出所剩残渣可进行其他绿色环保的二次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F8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封;王小江;刘武汉;李大标;刘学文;;粒度对钒渣焙烧转化率的影响[J];铁合金;2010年04期

2 尹丹凤;彭毅;孙朝晖;何文艺;;攀钢钒渣钙化焙烧影响因素研究及过程热分析[J];金属矿山;2012年04期

3 曹鹏;;钒渣钙化焙烧试验研究[J];钢铁钒钛;2012年01期

4 谢兵,黄希祜;钒渣物化性能对渣中金属铁含量的影响[J];钢铁钒钛;1988年02期

5 韩金寿,薛铁媛;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钒渣中钙、镁、钾和钠[J];冶金分析;1988年06期

6 韩金寿;;钒渣中钒和钛的连续滴定[J];分析试验室;1988年09期

7 魏素英;;钒渣低温焙烧与节能[J];铁合金;1989年01期

8 邹贻薪;;我国工业钒渣中的含钒相特征[J];矿产综合利用;1992年01期

9 陈东辉;杨树德;;钒渣质量的系统评价[J];河北冶金;1993年01期

10 陈东辉;杨树德;;钒渣化学形成理论研究[J];河北冶金;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封;邓孝伯;王小江;;钒渣粒度和金属铁含量对焙烧钒转化率的影响[A];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潘自维;郑诗礼;王中行;王少娜;杜浩;张懿;;亚熔盐法高铬钒渣钒铬高效同步提取工艺研究[A];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陶长元;于永波;刘作华;杜军;范兴;;硼钙石强化转炉钒渣氧化焙烧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陶长元;于永波;刘作华;杜军;刘仁龙;范兴;;钒渣酸浸液中铼的分离富集研究进展[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5 王海北;蒋开喜;刘三平;冯亚平;黄胜;;锌冶炼铁钒渣的回收利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范鹤林;陈登福;徐松;龙木军;龙海军;;高钙钒比钒渣钠化焙烧熟料浸出条件的研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张国权;吕国志;刘燕;张莹;李瑞冰;王东兴;张廷安;;钛白废酸加压浸出转炉钒渣正交试验设计研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8 戈文荪;蒋奎;黄正华;王二;;钒渣余热缓冷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陈桂平;韩兵强;;含钒渣对铝碳材料抗渣性能的影响[A];2011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生芹;任正德;邓能运;;SiO_2对钒渣粘度的影响预测[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泽华 记者 陈君;攀钢钒炼钢厂钒渣生产连续6年创新高[N];四川日报;2010年

2 特约通讯员 汪泽华;攀钢钒炼钢厂钒渣生产实现“开门红”[N];攀枝花日报;2013年

3 汪泽华;新钢钒炼钢厂1~9月产钒渣13.26万吨[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汪泽华;攀钢钒渣生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N];中国冶金报;2005年

5 记者 刘祥 通讯员 张娜 刘晓华;钒渣再利用新技术公斤级实验获成功[N];中国冶金报;2011年

6 君;攀钢钒渣产量首次突破17万吨大关[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聂亚林;河北钢铁承钢钒渣中提取有价元素获国家专利[N];中国冶金报;2011年

8 魏忠民 张娜 谢万里;河北钢铁集团承钢钒渣提钒新技术实验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9年

9 汪泽华;新钢钒炼钢厂钒渣增产添新手段[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通讯员 魏忠民 张娜 谢万里;企研合作盛开“科技花”[N];现代物流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中行;电化学场强化亚熔盐法钒渣钒铬同步提取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2 张菊花;转炉钒渣制备V_2O_5清洁工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李新生;高钙低品位钒渣焙烧—浸出反应过程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张生芹;钒渣体系物化性能及相平衡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宋文臣;熔融态钒渣直接氧化提钒新工艺的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康;钒渣钠化焙烧过程中钒原子环境演变规律及碳酸铵浸出提钒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2 王俊;高钙高磷钒渣制备氧化钒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田宇楠;从钒钛磁铁矿渣的废酸浸出液中萃取钒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4 陆勇;石煤提钒渣制作轻质墙体保温材料及水泥混合材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刘园月;钒渣铵浸提钒新工艺应用基础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思邑;钒渣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陈Z诶

本文编号:2644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44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