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高品质氮化钒铁合金的短流程制备与高温反应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06:22
【摘要】:钢铁冶炼时,适量加入钒可以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提高钢的强度、韧性、抗腐蚀能力和抗冲击性能等综合性能。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际工业生产的验证,氮化钒铁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企业所认青睐,被认为是功效最佳的含钒炼钢添加剂。然而,现有高压自蔓延合成氮化钒铁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以钒铁为原料,而钒铁是通过硅热或者铝热反应V2O5得到的,制备流程过长;在制备钒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硅或者铝被带入到钒铁中,品质不高;制备为渗氮过程,产品表面的氮含量远远高于底部,成分不均匀。另外,目前国内外围绕氮化钒铁的短流程冶炼技术的相关研究极少。本论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系统地研究,提出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品质氮化钒铁新方法。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碳硫分析仪、氧氮氢分析仪以及FactSage7.0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 C/O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物相、微观结构、密度以及成分的影响,并结合热力学计算结果,对碳热还原氮化法进行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冶金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氮化钒铁制备过程中铁的作用机理,分析铁对反应进度以及产物成分的影响;深入的研究了碳热还原氮化过程中不同温度阶段内碳的反应行为以及CO还原V205过程。最后,初步研究以两步法(氨气还原氮化+高温烧结)制备无碳的氮化钒铁。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可以成功地制备出高氮、低碳、低氧的氮化钒铁合金。与国家标准GB/T 30896-2014对各个牌号的氮化钒铁的成分及密度要求相比,本方法制备的FeV45N、FeV55N和FeV65N合金的成分和密度都能满足要求。另外,与传统方法相比,碳热还原氮化法避免了钒铁的生产流程,直接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进行制备,极大地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杂质元素的引入,如铝、硅等元素。C/O摩尔比为80%时,氮化钒铁的成分最佳;C/O摩尔比过低,碳热还原氮化过程反应不完全,存在低价钒氧化物;C/O摩尔比过高,过量碳会发生碳化反应,导致氮化钒铁中氮含量下降,N/V比降低。反应温度对氮化钒铁的成分影响较小,但其对氮化钒铁致密度的影响极大,最佳反应温度为1773K~1823K。(2)从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研究了铁在碳热还原氮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一定温度下,铁熔化转变成液相,并具有一定地流动性,覆盖在固体反应物表面,阻碍气体反应物的扩散,从而抑制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进行。但是,氮化钒铁制备温度在1773K以上,液相层的阻碍作用并不太明显。另外,铁的加入能提高氮化钒铁中氮化钒相的氮含量,并降低其碳含量、氧含量。根据平衡热力学分析,存在铁液条件下,铁相在平衡状态下的平衡碳含量极低。在高温下,碳在铁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使铁相成为碳的液相扩散通道,反应由固固反应转化为固液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接触面积,进而促进了残余碳更深度地与氧反应。(3)单独研究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过程中不同温度段内碳与V2O5的反应行为,研究发现:碳在碳热还原氮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923K~973K下,V2O5仅能够被还原至VO2,VO2无法被进一步还原,物相变换可以描述为V2O5→V6O13→VO2。当温度低于V205的熔点,还原反应为固固反应,受限于固体颗粒之间较低的扩散速率,还原反应速率极低,即使反应5小时,也无法反应完全;然而,温度高于V205的熔点时,碳热还原反应转变成固液反应,反应速率迅速提升。在1423K~1473K下,钒的氧化物被进一步还原至V2O3,物相变换可以描述为V205→V305→V2O3;另外,在1423K下,“钒损失”很不明显。在1473K-1673K温度范围内,V2O3相可以直接碳热还原氮化至VN,无其他中间物相。(4)在研究碳与V205的反应行为过程中,发现当温度低于1423K,最佳C/O摩尔比仅为理论配碳量的60%,这说明CO还原钒氧化物在碳热还原氮化制备氮化钒铁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对CO气基还原V2O5进行研究,发现:在碳热还原氮化过程中,即使1623K,V2O3无法被CO还原成其他价态氧化物或者VC,即CO只在低温条件下参与反应。在783K~963K下,五氧化二钒皆可被还原至三氧化二钒,物相转变顺序为V2O5→V6O13→VO2→V2O3。然而,在783K和963K下的还原机理不同:当温度低于V2O5熔点,还原反应为气固反应,假晶变换机理起主导作用,V2O5颗粒的表面上形成很多裂缝,均保持原始形态;当温度高于V2O5熔点,还原反应变成气液反应,液相中孔隙极小,还原气体很难扩散液相层内部,还原速率大幅下降。(5)采用氨气还原氮化五氧化二钒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并进行高温烧结的两步法制备无碳的氮化钒铁,研究发现:在氨气还原氮化反应过程中,钒源物相转变可以描述为:NH4VO3→V205→VO2→V2O3→V(N,O)。在1373K下还原10小时可以获得氧含量为0.56%的复合粉末,并在1823K下进行高温烧结得到致密的FeV55N块状,其密度达到5.4g/cm3。
【图文】:

相图,相图,体系,钒渣


V205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溶于强碱,也可溶于强酸,且其在水中呈弱酸逡逑性。V205晶体具有层状结构,晶格中,钒原子位于发生畸变的四棱椎体中间,,逡逑与周围五个氧原子形成五个V-0键,如图2-2所示。晶格中存在三种氧原子逡逑的作用:氧钒基氧原子0(1)仅与一个钒原子配位;桥梁氧0(2)和0(3)分别与逡逑两个和三个钒原子相配位[1Q】。逡逑目前,工业上主要以含钒铁矿石冶炼所得的富钒炉渣、页岩矿和钒钛磁逡逑铁矿为原料经过一系列湿法处理来制取V205。其中,富钒炉渣的提取工艺有逡逑钒渣钠盐焙烧提钒工艺、钒渣钙盐焙烧提钒工艺、钠化钒渣提钒、钢渣钒渣逡逑酸浸提钒以及硫化提钒工艺[IM3]。逡逑-8邋-逡逑

结构图,三氧化二钒,结构图


V203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其最大的特征便是在低温下会发生金属-非金逡逑属相变(Metal邋Insulator邋Phase邋Transition),从而使其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质发逡逑生快速变化。V203具有单斜晶结构(如图2-3所示),当温度低于150K,其逡逑处于电绝缘状态,而当温度高于150K时,晶体结构从单斜晶系变为菱形(刚逡逑玉型),其电导率大幅增加(约七个数量级)。在440K附近,它述¥菱生从逡逑金属态转变成半导体状态的二阶相变[1?18]。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掺杂过渡逡逑金属,如Cr,Al,Mo,ln,Ga或Re等元素,来控制相变温度(Tc),使其接逡逑近室温^20]。逡逑考虑到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质的可逆突变,V203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逡逑领域,如温度传感器、光学器件、催化剂和锂电池正极材料[19,21_22]。目前,逡逑工业上的主要制取方法是用氢气、一氧化碳、天燃气和煤气等还原性气体还逡逑原五氧化二钒或钒酸铵。此外,许多新技术也被应用在V203的制备研宄上,逡逑以获取高应用性能的材料。比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F7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树峰;李彩云;张玉平;刘静;彭占如;;氮化钒铁检测方法的研究[J];河北冶金;2015年02期

2 高树峰;张海岩;张玉平;李彦辉;武挺;刘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氮化钒铁中8种杂质元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年07期

3 高树峰;李彩云;张玉平;武挺;;氮化钒铁中钒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J];化学世界;2012年S1期

4 杨君;;氮化钒的市场与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J];世界有色金属;2007年09期

5 陈厚生;碳化钒与氮化钒[J];钢铁钒钛;2000年01期

6 唐诗全,张帆;攀钢加快氮化钒产业化进程[J];钢铁钒钛;2000年03期

7 王功厚,陈延民,朱元凯;碳化钒、碳氮化钒生产工艺条件的实验室研究[J];钢铁钒钛;1988年02期

8 L.A.Erasmus.;R.Ratuaraj;贝力;;8.HSLA钢在模拟热轧热循环过程中氮化钒的析出[J];钢管;1989年02期

9 董自慧;李兰杰;李九江;吴春亮;王娜;张苏新;;铁元素在氮化钒铁中的赋存状态[J];北方钒钛;2018年01期

10 董自慧;吴春亮;李九江;李兰杰;王晓雨;胡森;白瑞国;王新东;吴春涛;;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钒铁合金的研究[J];矿冶;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树峰;李彩云;张玉平;武挺;;氮化钒铁中钒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刘占玲;;宣钢氮化钒铁使用情况总结[A];钒氮微合金化钢暨氮化钒铁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军;张驰;刘新运;程国鹏;郑建伟;;氮化钒生产工艺对比分析[A];第25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7年

4 梁新维;张兴利;刘红梅;;承钢使用氮化钒铁V-N微合金化高强钢筋的生产技术研究[A];钒氮微合金化钢暨氮化钒铁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氮化钒铁产品简介[A];钒氮微合金化钢暨氮化钒铁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玮;梁新维;赵彻;;氮化钒铁在高强度热轧钢筋上的应用[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彻;梁新维;王琪;;应用氮化钒铁开发澳标500E钢筋[A];钒氮微合金化钢暨氮化钒铁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彻;梁新维;王琪;徐海斌;;应用氮化钒铁开发澳标500E钢筋[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9 付涛;彭向和;黄橙;杨波;赵胤伯;;纳晶氮化钒尺寸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10 程福奎;陈红雨;舒东;文萃;彭亮波;;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氮化钒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贻军;我市优质氮化钒产品进军钢铁市场[N];江阴日报;2009年

2 于瑞霞 陈军;承钢自主开发氮化钒生产工艺创效可观[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记者 王悦良;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引入氮化钒铁项目[N];攀枝花日报;2014年

4 唐诗全 张帆;攀钢加快氮化钒国产化进程[N];中国冶金报;2000年

5 唐朝林 王文锋;攀钢氮化钒技术打破美独家垄断[N];中国冶金报;2001年

6 晨光;氮化钒在钢筋中的应用研究达国内外先进水平[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7 徐世旺;重大项目推动山阳经济大提速[N];商洛日报;2010年

8 王荣金;山阳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突破发展[N];商洛日报;2007年

9 王荣金邋高军军;“中国钒都”在山阳崛起[N];商洛日报;2007年

10 张娜 豆长虹 本报记者 王越;书写非“钒”精彩[N];中国质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跃东;高品质氮化钒铁合金的短流程制备与高温反应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高标;氮化钒基纳米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储能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如;氮化钒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2 吴佩佩;高品质氮化钒合成的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任文交;基于氮化钒球形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朱琳;基于氮化钒一维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锂硫/锂电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韩静利;基于页岩提钒富钒液的前驱体制备氮化钒工艺及机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6 吴亚鸽;基于氮化钒/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7 杨宝震;微波原位合成氮化钒/氮化铬复合粉末及其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年

8 李鑫;直流电弧法制备纳米氮化钒[D];吉林大学;2018年

9 杨云龙;基于三聚氰胺制备氮化钒/碳负极材料及其电容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10 李辉;化学气相沉积氮化钒涂层的基础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4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44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