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基础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12:43
【摘要】: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是一种矿物组成复杂的共(伴)生矿,因含有铁、钒、钛、铬等资源而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目前高炉—转炉流程是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主要选择。对其合理、高效的利用不仅对保障我国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改变我国“缺铬”的现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保障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针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利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基础性研究。结合生产实际,从原料常规特性、高温特性、混合料制粒、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制备及优化、合理含铬型钒钛烧结矿炉料结构以及Cr203对含钛高炉渣高温粘度的影响等环节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高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机理分析,为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系统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首先对5种含铬型钒钛铁矿粉进行了化学成分、粒度分布以及颗粒形貌的测定与观察,结果表明:5种含铬型钒钛磁铁粉均属于铁精粉,含铁品位高,Si02含量低,制粒困难。针对不同铁矿粉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单一铁矿粉难以达到高温物理化学性能均优异的要求,在不同铁矿粉之间依据铁矿粉高温物理化学性能的优劣实现互补配矿,优化混合铁矿粉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承德地区的4种含铬型钒钛铁矿粉同化性较好,粘结相自身强度和连晶强度高,而液相流动性的不足是造成该类含铬型钒钛烧结矿有效粘结相较少、孔洞较多、强度较低的主要原因;ARICOM公司的含铬型钒钛磁铁矿粉同化性较弱,需选择同化性较好的铁矿粉与其配矿。基于铁矿粉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能的优化互补,可实现将廉价劣质铁矿粉变“劣”为“优”的目的。针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混合料制粒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工艺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满足生产的需求。制粒工艺优化后,含铬型钒钛混合料料层透气性改善,烧结指标和烧结矿矿物组成结构改善,尤其是铁酸钙的含量增加,制粒工艺优化为含铬型钒钛混合料发展高料层低温烧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以ARICOM公司的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制备的烧结矿的固结机理研究表明:其主要依靠大约14%(体积比)的铁酸钙液相固结和大概15%的(体积比)硅酸盐液相固结,另外磁铁矿连晶固结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粘结固结方式。与普通烧结矿相比,铁酸钙含量过低以及钙钛矿含量较高,是导致含铬型钒钛烧结矿质量较差的原因。以ARICOM公司的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制备优质烧结矿需要优化粘结相的种类以及数量,同时要考虑固相固结。基于优化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产、质量的目的出发,通过烧结杯实验、熔化性试验以及矿相学分析等分别研究了MgO、燃料水平、硼氧化物和碱度在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中的作用及机理并通过综合指数法给予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MgO含量是2.63 wt%,燃料水平是4.0 wt%,配加5.0 wt%的含硼铁精矿适宜,最佳的烧结矿碱度是2.55。针对产质量均较好的(超)高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在高炉冶炼中为了维持综合炉料R=1.10,所遇到的酸性球团矿产能不足的问题,开发了新的炉料结构“(超)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酸性烧结矿”,并从熔滴性能角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及考察,结果表明与现有炉料“高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酸性球团矿”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势,使得产质量均较好的(超)高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在高炉冶炼中应用成为可能。从流变学的角度研究了Cr2O3对含钛熔渣高温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r2O3和V2O5含量对熔渣的高温粘度作用都不大,添加Cr2O3对熔渣熔化性温度的影响不如添加V2O5的作用明显;添加Cr2O3和V2O5的熔渣,在降温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剪切稠化的现象,温度发生变化时,剪切稠化现象消失。因此,从该视角看,高炉冶炼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是可行的。综上所述,本文对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为其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高效利用奠定了技术支持并为现场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数。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在企业实际生产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效果良好。
【图文】:

铁矿石进口,铁矿资源,铁磁,现状


2004邋2005邋2006邋2007邋2008邋2009邋2010邋2011邋2012邋2013邋2014逡逑Years逡逑图11中国近年来铁矿石进口量(Mt)逡逑Kg.邋2.1邋Chi打a's邋至ron邋ore邋imports邋in邋recent邋years邋(Mt)逡逑2樷铁磁铁矿资源现状逡逑

示意图,铁酸,生成过程,化学成分变化


逦5逦Fc203逡逑图2.2邋1270’C下棱柱形铁酸巧SFCA(Pr)与板状铁酸巧SFCA-I0P)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及两逡逑者的大致成分分界线PS1逡逑Fig邋2.2邋Tern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F04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温继东,李波;太钢烧结矿适宜碱度的研究[J];炼铁;2000年04期

2 周明顺,刘万山,翟立委,李艳茹,杨熙鹏;鞍钢烧结矿适宜碱度研究[J];鞍钢技术;2004年05期

3 刘亚茹;;石钢提高烧结矿品位的试验[J];河北冶金;2008年04期

4 闫利娥;;提高太钢烧结矿碱度稳定性的研究与实践[J];烧结球团;2009年04期

5 ;三元碱度烧结矿生产实践[J];烧结球团;1979年01期

6 赵玉寰;;提高烧结矿碱度的试验研究[J];河北冶金;1985年05期

7 赵玉寰;邢钢烧结矿适宜碱度的选择[J];烧结球团;1985年04期

8 甘荣火,唐厚银,吴贤甫,刘经滂;梅山烧结矿粒度变细的原因分析[J];烧结球团;1990年01期

9 马燕生;包钢低氟烧结矿的研究[J];包钢科技;1991年01期

10 蒋文笛,李朋林,,毛再荣;提高二烧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生产实践[J];武钢技术;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秋林;李红宇;王现红;;烧结矿中配加石粉的技术攻关与实践[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于素荣;周节旺;于淑娟;李跃民;;碱度对鞍钢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道林;陈伍烈;唐银华;刘定中;;新钢提高烧结矿产质量的生产实践[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4 黎应君;孙沛勋;张洪亮;;配用钢渣对烧结矿指标影响[A];河南省冶金行业低碳冶金与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浙航;王鹏;胡宾生;贵永亮;;钒钛烧结矿适宜碱度的研究[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韦火明;王英杰;苗会员;李岩;马新华;;钒钛烧结矿原料配比探讨[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聂俊;韦火明;苗会员;;承钢炼铁厂降低烧结矿成本的探索[A];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12年

8 陈立杰;储满生;柳政根;付小佼;于洪翔;唐珏;;钒钛烧结矿熔剂含量对高炉合理炉料结构的影响[A];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4年

9 济钢;周军利;;河南济钢提高1、2、3#烧结矿产质量,降低消耗的措施[A];2008年河南省炼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炼铁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8年

10 董志民;徐桂芬;韦火明;李海军;;承钢烧结机提高烧结矿碱度的实践[A];2012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升翔 通讯员 何际多;系统优化 力降成本[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王志刚;唐钢公司炼铁厂:优化生产配料结构降本增效[N];现代物流报;2006年

3 赵长义;济钢炼铁攻关“三招鲜”[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张向阳;向精细要效益[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王维兴;60年我国烧结技术不断进步[N];中国冶金报;2009年

6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安瑞珍;太钢炼铁厂主要指标取得新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通讯员 吴光辉 记者 徐光明;邯钢调整烧结混匀料配比效果良好[N];中国冶金报;2004年

8 宏济;使用高铝矿的烧结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9 安波 岳强 姚应林 柯显峰;新冶钢低成本炼铁面面观[N];中国冶金报;2014年

10 王学敏;泰钢优化烧结生产技术效果好[N];中国冶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密;含铬型钒钛磁铁矿在烧结—炼铁流程中的基础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2 郝德胜;含硼复合添加剂对烧结矿性能和烧结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8年

3 邱贵宝;澳矿配比对烧结矿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余其红;铁矿石资源多样化条件下烧结矿配矿优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5 商秀芹;新型进化计算方法及其在炼铁烧结过程建模与优化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6 吕学伟;炼铁流程中铁矿石评价体系构建[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文山;承德钒钛磁铁矿烧结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影;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2 万新宇;酸、碱料超厚料层混烧烧结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吴贺;气淬钢渣用作烧结熔剂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李权辉;固体燃料对唐钢烧结过程的影响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雷超;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及非氯环保型抑制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依卓;烧结过程添加部分生物质燃料的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7 郑强;朝阳钢铁炼铁原料合理利用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8 张强;高MgO钒钛磁铁矿配矿烧结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唐凌剑;稳定烧结矿碱度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10 延雨雨;兰炭作为烧结燃料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93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93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