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商洛低热值石煤钒矿综合利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23:32
【摘要】:石煤是一种劣质无烟煤,具有低碳、低热值、硬度高、高硫和高灰等特点,往往伴生有微量的钒、钼、铀、磷、银等有价元素。我国含钒型石煤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目前主要用于单一提钒、发电等。开展石煤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提高其资源利用率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商洛地区低热值石煤钒矿,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计算出流化床燃烧发电所需石煤和无烟煤的掺烧配比,在实验室采用模拟石煤配煤燃烧制备灰渣。重点对直接燃烧和固硫燃烧得到的两种灰渣,进行了对比湿法提钒实验。石煤中钒的赋存形态复杂,提钒工艺存在地域性差异。本研究首先对石煤灰渣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探索实验和条件实验,最终确定了“燃烧灰渣—酸性浸出—结晶回收钾—中和还原—萃取反萃取—沉钒—煅烧—精钒(V2O5)”的提钒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回收石煤燃烧灰渣的钒和钾。并确定了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如下:(1)石煤和无烟煤以3:1配比,通过直接燃烧和加入Ca O固硫燃烧得到两种燃烧灰渣。燃烧灰渣采用直接酸浸逆流洗涤循环浸出,同时加入助浸剂强化浸出,实验表明,当搅拌速度为200rpm,助浸剂用量为1#0.5%+2#4.5%,硫酸用量为32.5%,液固比为2:1,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16h,直接燃烧灰渣的钒浸出率为77.61%。硫酸用量为40%,液固比为3:1,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6h,固硫燃烧灰渣的钒浸出率为72.86%。(2)重点对固硫燃烧灰渣浸出液通过结晶回收生产硫酸钾进行了实验研究。固硫燃烧灰渣的浸出液结晶后,采用石煤灰渣中和,中和渣返回浸出,灰渣中和上清液经石灰中和、铁屑还原之后进行四级逆流萃取。萃取剂组成为12.5%P204+5%TBP+82.5%磺化煤油,相比(O/A)为2:1,萃原液p H值为2.5。萃余液V2O5浓度0.016g/L,负载有机相V2O5浓度为2.89g/L,V2O5萃取率为99.3%。采用四级逆流反萃制备沉钒原液,反萃剂为1.5mol/L硫酸,相比(O/A)为4:1。反萃液中V2O5浓度为8.492g/L,有机相中V2O5浓度为0.067g/L,V2O5反萃取率平均为96.9%。(3)沉钒原液在控制酸度0.6mol/L,60℃下加入200g/L的氯酸钠溶液进行氧化后沉钒,沉钒温度为92℃,用25%氨水调节p H值至1.7。沉钒率为97%,精钒产品中含V2O5 98.13%。红钒热解回收率大于99%,五氧化二钒的总回收率为71.7%~75.4%。得到的精钒产品中含V2O5 98.13%,符合GB3283-87的标准。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工业实验奠定了基础,确定的提钒工艺易实现连续操作、钒回收率较高、三废排放少。相关成果对陕南地区低热值石煤的综合利用有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F841.3
【图文】:

石煤钒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4 石煤钒矿的硫物相分析Table 2.4 Sulfur phase analysis in vanadium-containing stone coal名称 硫酸盐中硫 硫化物中硫 相和含量% 0.28 1.31 1.59占有率% 17.71 82.29 100.00由表 2.4 知石煤中含硫 1.59%,且硫化物中硫的含量为 1.31%,发电过程要关注硫的回收,以便尾气要达标排放。(4)石煤钒矿的差热 热重分析

固硫灰渣,X-衍射,图谱


图 2.2 非固硫灰渣的 X-衍射图谱Figure2.2 The X-diffraction pattern of no solid sulfur ash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 Intensity/a.u - SiO2 - CaSO4

电位-pH图,电位-pH图,摩尔浓度,溶液


图 3.1 在不同 pH 值和钒的总摩尔浓度下钒在水溶液中的电位-pH 图3.1 In different pH value and the total molar concentrations of vanadium potential-pH figure in aqueous solution程的动力学分析程的反应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达:aA (aq) bB(l) cC(s) dD(aq)明,石煤灰渣浸出属于有固体残留的固—液反应过程[59],符学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60]:出剂(H2SO4)质点由液流中心向石煤渣固体颗粒外表面的出剂质点沿着石煤渣颗粒的空隙和裂缝向颗粒内部的深入出剂质点在石煤颗粒表面上的吸附;吸附的浸出剂和矿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贵州地矿局提钒工艺获发明专利[J];中国矿山工程;2012年04期

2 晏文兴;攀钢现流程和提钒科研会在渡口召开[J];烧结球团;1983年02期

3 席歆,姚谦,胡克俊;国外含钒石油渣提钒生产技术现状[J];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05期

4 张德芳;;无污染提钒工艺试验研究[J];湖南有色金属;2005年06期

5 丁满堂;汪波;;复吹提钒的工艺参数应用研究[J];四川冶金;2006年05期

6 姬云波;童雄;叶国华;;提钒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7年05期

7 田茂明;唐大均;张奇;邱会东;杨治立;朱光俊;;含钒钢渣提钒工艺及其主要技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黄荣;黎湘虹;黎澄宇;;矿石空白焙烧提钒新工艺的环保设计与实践[J];采矿技术;2009年03期

9 齐建云;朱军;刘苏宁;祁栋;;一种新型无污染提钒工艺的研究[J];甘肃冶金;2010年01期

10 陈文祥;;含钒炭质页岩提钒废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湿法冶金;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兰杰;陈东辉;白瑞国;杜浩;王少娜;郑诗礼;;含钒炉渣水热碱法提钒基础研究[A];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学禹;王宝华;李敬宾;孔超;韩宇;;提钒模型的工艺摸索和实践[A];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谢超;;炼钢厂提钒生产规划与实施[A];2013年低成本炼钢技术交流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常福增;王爽;;钒钛磁铁矿提钒现状、新技术探讨及展望[A];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曾建华;杨森祥;祝明妹;;转炉智能化提钒模型的建立及应用[A];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S04:氧气转炉炼钢与电炉炼钢[C];2014年

6 戈文荪;何为;彭毅;王建;成海涛;易邦伦;陈坤;严家骐;;低钒铁水提钒工艺试验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李丹柯;王雨;;铁水提钒过程钒的氧化动力学研究进展[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8 王宝华;韩宇;李敬宾;孔超;王新宝;宋飞;;提钒工艺自动化控制的研究与实践[A];2012河北省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高明磊;陈东辉;李兰杰;石立新;郑诗礼;;含钒钢渣亚熔盐法提钒新工艺[A];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黎建全;;攀钢提钒炼钢厂连铸现状及改进思路[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王勃;攀钢破解炼钢与提钒生产两难命题[N];中国冶金报;2004年

2 记者 何毓敏 通讯员 陈文祥;含钒炭质页岩清洁提钒工艺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通讯员 陈文祥 记者 何毓敏;贵州推出两种环保提钒新工艺[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何毓敏 陈文祥;炭质页岩清洁提钒试验研究获重大突破[N];贵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何毓敏 通讯员 陈文祥;炭质页岩清洁提钒试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齐华;承钢提钒炼钢一厂11月超额完成生产目标任务[N];中国建材报;2010年

7 通讯员 刘伟辉 本报记者 苍狼;登高望远天地间[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8 唐弓杜;攀钢厂煤提钒取得技术新突破[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9 唐诗全;攀钢低钒铁水提钒实现产业化[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祥 通讯员 张娜 丁志伟 刘沐曦;逆境中的跨越[N];中国冶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兰杰;提钒尾渣资源化利用应用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黄青云;转炉高效提钒相关技术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徐耀兵;中间盐法石煤灰渣酸浸提钒工艺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佳;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黄伟;电容去离子法电极材料脱盐特性及处理提钒高盐废水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李昌林;难处理石煤提钒工艺及相关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焦向科;石煤提钒尾矿地聚物胶凝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德芹;石煤硫酸化焙烧—超声浸出提钒工艺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硕;石煤与生物质混合提钒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爽;从粘土钒矿直接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海平;钠化提钒尾渣脱钠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匡洪生;石煤提钒酸浸渣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6 温翰;70吨提钒转炉温度控制与冷料结构优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陈孟;含铬废渣还原焙烧过程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金秀举;石煤钒矿氧化焙烧—复合碱浸提钒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张候芳;资源化利用提钒尾渣制备Fe_2O_3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10 刘祥;石煤提钒酸浸渣地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4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794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