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在风机中的研究与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921.51;TF307
【图文】:
第二章电动机的调速原理及方法11(a)正方向串联(2p=4)(b)反方向并联(2P=2)(c)反方向串联(2P=2)(a)seriesinthepositivedirection(2p=4)(b)parallelinthereversedirection(2P=2)(c)seriesinthereversedirection(2P=2)图2.2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时定子的磁极对数改变Fig.2.2Changingthepolepairofthestatorwhenchangingtheconnectionofthestatorwindings变极调速所具有的好处是速度调控的效率很高,控制电路不是很复杂,维护也简单,在稳定工作的过程中对电网及通讯没有干扰,初期投资少,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也高;它的不足之处是:有级调控,而且调节的级差很大,在变换接线方式的时候必须停止运行、断电,这样就会让它的使用受到约束。多数电动机适合于按照一个固定调控档数调节的场合。2.3.2串级调速串级调的方法是在绕线型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额外的电动势,通过改变额外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进而可以改变转子总的电动势,因此只需要通过改变电动机转子的电流,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了,如下图2.3。图2.3电气串级调速电路原理图Fig.2.3electricalcascadespeedregulationcircuitprinciplediagram根据上图2.3的电路图可以得到串联接入的附加电动势之后的转子电流公式为:
第二章电动机的调速原理及方法13一个新的稳定转时,转矩T将会减小到和负载转矩相平衡。同理可得,当电阻值增加时,电动机的转速就会下降。图2.4转子串电阻调速的机械特性曲线(2′′′>2′′>2′)Fig.2.4mechanicalcharacteristiccurveofrotorstringresistancegoverning(2′′′>2′′>2′)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串联接入三组不同的电阻值机械型特性曲线图如上图2.4所示,从上图中可以分析得出,对于像风机与泵类或者恒定转矩这两种类型的负载,转子绕组回路串联接入的电阻值越大,转速下降的就越快,当电阻值为2′′′时机械特性曲线比较软,只要负载转矩有一个很小的变化就会使转速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转子串电阻调速不太适用于深度调速的场合。转子串电阻调速最主要的缺点就是串联接入的电阻有很大的消耗,存在转差功率损耗,只要转速越低,转差功率就会越大,这是一种低效调速的方法。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转速实现连续的调节,只用改变电阻值的大小就可以,操作简单。因此,转子串电阻调速只适用于中小容量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中而且不需要进行深度的调速的场合。2.3.4定子调压调速定子调压调速的方法是:首先使用晶闸管交流调压装置把电动机的电源电压变换为恒定频率的可调交流电压后再输入到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中,根据电动机的转矩公式可得,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大小的平方值与电磁转矩成正比,因此只要改变定子的电压大小,就能对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进行改变,从而对其和负载机械特性曲线的相交点进行改变,该点就是电动机的实际工况点,就可以对电动机进行调速了。如下图2.5所示为调压调速的特性曲线,三条曲线所对应的电压关系为30<20<10。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5定子调压机械特性曲线Fig.2.5statorpressureregulatingmechanicalcharacteristiccurve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对于恒定转矩的负载来说,当定子的电压减小到30时,两个负载的曲线就没有交点了,由此可见定子调压调速的方式对恒定转矩的负载来说调速范围是有限的。然而对于水泵与风机类的平方转矩负负荷的情况,当电压从10降低到20再降低到30时,其在机械特性曲线所对应的工作点也从点a变为点b最后变为点c,调速的范围很大,因此在水泵与风机类负载的场合中应该使用定子调压调速的方式进行调速。由于定子调压调速的方法只改变电压的幅值,不改变电压的频率,同样的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也不改变,因此就存在转差功率损耗的现象,会使电机的绕组发热,这是一种低效的调速方式。定子调压调速的优点是可靠简单,成本低、占用的空间比较孝使用和维护起来比较方便。缺点是调速的效率较低,机械特性比较软,电网以及电动机的噪音和损耗受调压装置产生的高次谐波影响比较大。从上面的分析得出,定子调压调节速度的方法只适用于水泵和风机的平方转矩负载场合。2.3.5电磁离合器调速电磁离合器调速需要安装电磁调速电动机来实现,位置是在电动机和负载的中间。电磁调速电动机是由下面的三部分组成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转差离合器和测速发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地作用是驱动器,适合使用于容量在0.40—660KW之间的风机、水泵或压缩机等负载。需要由电磁离合器和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组合而成的调速电动机来进行电磁离合器调速,电磁离合器电动机就是用于这种调速的电动机,也叫做滑差电动机,电磁离合器调速是一种低效的速度调控方式。如下面的图2.6所示,电枢、磁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刚,杨兆君,夏元光;变频调速用电动机的选择[J];防爆电机;2000年01期
2 毛亚东,祝挹;锅炉送风机变频技术应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3年02期
3 唐惠龙;;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年29期
4 ;工业现场的变频节能技术[J];机电产品市场;2007年11期
5 ;工业现场的变频节能技术[J];现代制造;2007年16期
6 王文峰;;空压机变频节能技术研究[J];河北企业;2020年02期
7 张贵民;;变频节能技术在石化生产装置中的应用[J];电气时代;2005年12期
8 刘贡一;;变频节能技术在青钢高线风冷线风机上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2009年06期
9 王永韬;王晨光;;热电供辅系统变频节能改造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外资;2014年03期
10 冯镇昌;;变频调速系统中电动机和变频器选择和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云英;;变频节能技术在循环供水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宇宁;;变频技术在设备改造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辽臣;隗霞;吴永军;;变频调速中变频器的选用及其频率的设置[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4 祝张法;王荣东;;兆山水泥公司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A];水泥工业节电和变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娟;刘亚坤;李桂杰;;水泵变频节能技术分析与应用[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林东宇;;注塑机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孙有春;陈建昌;;国产中压大功率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张燕宾;;大马拉小车的节能问题[A];第九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刘有为;;变频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占奎;;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发展和应用[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 苏成富;电动机的变频调速[N];电子报;2008年
2 商报记者 吴辰光;美的变频节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N];北京商报;2011年
3 记者 冯tD;宁波一变频节能技术在全省推广[N];宁波日报;2009年
4 肖航;变频节能技术成为市场主导[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湖南工业院 蒋冬青;水泥企业使用变频调速技术应注意的事项[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李焦明;变频调速系统调试技术要点[N];中国建材报;2015年
7 沈继新;浅谈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N];中国电力报;2006年
8 文风;变频节能技术将成市场主流热点追踪[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 佳;变频节能技术让空调业转向[N];中国质量报;2004年
10 管襄华 吴尚坤 李平;配料除尘风机应用高压变频节能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长生;小型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集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宋鹏;永磁球形电动机静态特性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3 郭辰;永磁球形电动机动力学解耦控制及通电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崔博文;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杨培;大功率IGCT交直交变频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6年
6 信建国;永磁球形电动机磁场优化与转子方位检测[D];天津大学;2013年
7 曹海洋;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8 庄圣贤;无传感速度伺服矢量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9 李洁;高性能变频调速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赵相宾;基于静止变频调速系统的抽水蓄能机组起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义友;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在风机中的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张文国;变频调速技术在发电厂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鹏程;隔爆型变频调速一体机变频器输出侧滤波研究[D];沈阳工程学院;2017年
4 罗东焕;门座起重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冯婷婷;发电厂空冷风机变频调速与有源滤波一体化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赵鑫;变频技术在锅炉引风机上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7 任伟;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仿真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周长勇;变频调速的应用与可靠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丁江卫;钢铁厂变频除尘风机的节能效果分析及设计[D];东北大学;2015年
10 黄成山;中压变频技术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6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79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