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钙处理钢中夹杂物的演化机制及工艺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10:47
【摘要】:钙处理被广泛应用于解决Al脱氧产物引起的水口堵塞问题,为了提高钙的收得率并改善夹杂物变性效果,本文以某CSP厂经BOF-LF-CC工艺生产的Q235、SPA-H、DC01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炼与连铸工序过程样的提取及夹杂物表征,揭示了钢中夹杂物的演变路径,采用热力学计算,明确了典型夹杂物的生成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钙处理工艺的优化措施。采用SEM+EDS表征了精炼及连铸工序过程中典型夹杂物特征,结果表明:LF进站时,钢中夹杂物以球状、棱角状、簇状的Al_2O_3为主;加钙前的精炼过程中,大部分Al_2O_3转变成块状的高熔点MgO·Al_2O_3尖晶石类夹杂,单独的Al_2O_3只占少部分;钙处理后,钢中夹杂物以Al_2O_3-Ca O-MgO+(CaS)、CaO-Al_2O_3+(CaS)复合夹杂物为主;中包和铸坯中,夹杂物均以低熔点的Al_2O_3-Ca O-MgO复合夹杂物为主,含有少量CaO-Al_2O_3夹杂物。钙处理钢中主要夹杂物的演变路径可用下式表示:Al_2O_3→MgO·Al_2O_3(·xCa O)→Al_2O_3·xCa O(·yMg O)+(CaS)→Al_2O_3·xCa O(·yMg O)。典型夹杂物的生成热力学计算表明:当试验钢中Al含量在0.01~0.05%范围内,只要有微量的Mg(0.3ppm),就能使Al_2O_3转变成MgO·Al_2O_3尖晶石;当Al_2O_3-Ca O-MgO复合氧化物中Mg O含量≤15%,Al_2O_3含量在42%~68%时,炼钢温度下夹杂物就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1873K下,欲使钢中Al_2O_3夹杂变性为低熔点的12C·7A,Q235、SPA-H、DC01钢中[Ca]需分别达到0.0018%、0.0014%、0.0016%;当钢中[S]=0.0034%时,[Ca]≥0.0050%,就会生成CaS夹杂,而当钢中[S]降至0.0010%时,[Ca]≥0.0169%才可能生成CaS;Al-S平衡曲线表明,体系平衡态从C/L→C·A/C·2A时,与CaS平衡所需的[S]增加,当CaS与Al_2O_3或者Ca Al2O4饱和的变性夹杂物接触时会变得不稳定,CaS对夹杂物中的Al_2O_3变性而被消耗;冷凝过程中,当钢液温度分别降至1775.7K、1800.8K时,SPA-H与DC01钢凝固前沿会析出CaS夹杂,而Q235钢中,钢液温度降至液相线前时,Ca S就已经开始生成,表明Q235钢中初始S含量过高。通过工艺过程取样分析与理论研究,提出了钙处理工艺的优化措施:喂线点下方附近的透气砖吹氩量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120NL/min左右较佳,另一透气砖氩气流量与出口压力分别控制在520NL/min、0.33Mpa左右,吹氩效果比较理想;计算表明,CaAl线与SiCa线的理论喂线速度分别为2.4~3.6m/s、2.1~3.1m/s,Ca Al线实际喂线速度较合理,SiCa线喂线速度偏大;水口堵塞物主要为Al_2O_3和未变性彻底的高熔点钙铝酸盐,在钢包顶渣对Al_2O_3部分变性的基础上,仍需保证足够的钙线喂入量,Q235、SPA-H钢需要增加喂线量,才能达到夹杂物彻底变性的效果;顶渣的硫容量与碱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保证化渣良好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精炼渣的碱度;当渣中MgO含量从5%增加到10%时,相同温度下,渣的液相区面积扩大,而Al_2O_3和SiO2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降低精炼渣熔点;精炼渣的二元碱度控制在4~10,w(Ca O)/w(Al_2O_3)在1.5~2.5时,渣中Al_2O_3活度小,Ca O活度较大,有利于精炼渣吸附Al_2O_3夹杂。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F703.54
【图文】:

曲线,铁液,合金,真空度


还会补加合金进一步脱氧。在生n 及其组合的 SiMn、SiAl 合金等,图 1.1图 1.1 中可以看出,C 的脱氧能力与真空度,而 Al、Si、Mn 的脱氧能力依次减弱。

三维形貌,Al2O3夹杂,钢液


3的熔点高达2052℃,在钢液中以固态形式存在,呈群簇状、块状等。图1.2为Al2O3夹杂物的三维形貌图。图1.2 不同形态的Al2O3夹杂物[6~7](a)-簇状Al2O3,(b)-块状Al2O3在吹氩搅拌过程中,尺寸较大的簇状Al2O3夹杂很快从钢液中上浮去除,而30μm以下的簇状Al2O3夹杂以及小尺寸的块状Al2O3则容易滞留在钢液中,严重影响钢材的使用性能与钢水的连浇性[8]。首先,Al2O3夹杂损害了钢基体的连续性,导致钢材组织不均匀,恶化了钢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其次,浇铸时Al2O3夹杂易黏附在浸入式水口(SEN)内壁上

形貌,水口堵塞,形貌,堵塞物


在SEN内的黏附、长大,可能会堵塞水口,引起断浇[8]。图1.3为水口堵塞物的形图1.3 水口堵塞物形貌[9](a)-SEN横截面 (b)-堵塞物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职建军;钙处理对连铸钢浇注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2004年02期

2 职建军;钙处理对连铸钢浇铸性能的影响[J];宝钢技术;2003年04期

3 史兰,申琳,张智强,石凤,常世敏,罗云波,南庆贤,生吉萍;采前钙处理对冬枣成熟衰老过程中相关酶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4年S1期

4 职建军;钙处理对连铸钢浇铸性能的影响[J];上海金属;2004年03期

5 贺智勇;李林;张岩;杨凯森;廖政中;;铝锆碳滑板材料在钙处理钢液中的侵蚀行为[J];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08期

6 徐磊;;关于规范和优化钙处理技术的探讨[J];天津冶金;2010年06期

7 龚坚,王庆祥;钢液钙处理的热力学分析[J];炼钢;2003年03期

8 G·J·W·Kor;曹喜方;;为提高可铸性而对钢进行钙处理[J];黑龙江冶金;1996年02期

9 杨伶俐;包燕平;刘建华;;钙处理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变性效果分析[J];炼钢;2009年04期

10 职建军;;钙处理对连铸钢浇铸性能的影响[J];连铸;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坚;刘建辉;苏树红;白学军;;钢液钙处理的热力学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田陆;贺文豹;;钙处理关键技术[A];2011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3 熊烈强;刘合萍;邢红丽;严清华;叶建平;陈代兵;;高级别管线钢喂丝钙处理的脱硫模型研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A卷)[C];2013年

4 朱立光;陈健;杨静波;王硕明;张彩军;;钢水钙处理的若干理论问题[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何生平;王谦;汪灿荣;黄标彩;彭建昌;方宇荣;;ML08Al钢钙处理热力学探讨[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08年

6 徐莉;李春智;杨晓山;张维旭;马长文;;钙处理工艺在厚度方向性能用钢生产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任长坡;;钢水钙处理在生产中的应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海峰;赵勇;韩翠芬;李瑞生;;钙处理技术在CSP工艺中的研究与分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吴健鹏;王金平;于学斌;;冷镦钢钙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利国;侯庆玉;郭军亮;;钙处理工艺在邯钢三炼钢厂的应用[A];河北省冶金学会2008年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晨;从钙处理到凝固钢中夹杂物改性及析出热力学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佳浩;钢液钙处理过程夹杂物的行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2 郎炜昀;镁、钙处理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质效果[D];东北大学;2014年

3 王攀峰;南钢LF炉喂钙线量精确控制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朋彪;25MnV石油套管钢洁净度研究与钙处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5 姜玉龙;钙处理钢中夹杂物的演化机制及工艺优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6 李萍;超声波结合钙处理对桃、柿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7 敖日嘎;水杨酸和钙处理对桃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96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796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