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中电解制备微细铜粉以及铜离子稳定形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22:09
   超细铜粉具有许多特性,在众多领域使用广泛,而传统的水溶液电解法、雾化氧化还原法生产铜粉存在废水排放量大、对设备要求高、所得铜粉质量不够稳定等缺点,此外,在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铜粉,电解液中的铜离子主要是以Cu(Ⅱ)离子存在,能耗较高。低共熔溶剂具有不燃烧、优良的离子导电性、电化学稳定性、宽的电化学窗口和良好的溶剂性等特点,随着冶金技术和新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离子液体电沉积金属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使用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作为电解质电解制备微细铜粉,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实验条件下电解液中的Cu(Ⅱ)和Cu(Ⅰ)离子浓度,考察各实验条件对电解液中Cu(Ⅱ)和Cu(Ⅰ)离子浓度、所得铜粉的粒度与形貌、电流效率和直流电耗的影响,同时采用电喷雾质谱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研究Cu(Ⅰ)离子在电解液中的配位结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中电解制备微细铜粉时,各实验条件下电解液中的铜离子主要是以一价铜离子存在,且不易被氧化成二价铜,所以能耗更低。2、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流效率降低,直流电耗升高;随着电解温度的升高电流效率增大,电耗降低;草酸浓度在0.1 mol·L-1时电流效率最高,电耗最低;添加一定量的CuCl2和CuCl都提高了电流效率和降低了电耗。3、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铜粉的粒径先增大后减小;电解温度在50℃时铜粉粒径最小及粒度分布最窄;草酸浓度在0.2 mol·L-1范围内草酸对铜粉粒径影响不大;添加CuCl与未添加CuCl的实验组相比,对所得铜粉的粒径及分布没有影响,但添加CuCl2的实验组,粒径整体减小。4、在各实验条件下都有树枝状铜粉的存在,也存在其他形貌如:在较低温度下存在较大块状铜粉、在较高草酸浓度下存在大型“树叶”状铜粉、在较高电流密度下存在较大半球状铜粉。添加一定量的CuCl、CuCl2对铜粉形貌有影响。5、电解液中亚铜与氯离子形成[Cu1(Cl-)2]-配阴离子。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F811
【部分图文】:

工艺流程图,铜粉,电解制备,工艺流程图


逦mm邋-邋--逦加热磁力搅拌器逡逑图2.1电解制备微细铜粉的装置图逡逑ChCl逦Urea—1逡逑丁逦l逡逑制备离子ns体^逡逑添抨剂如1逡逑V逦V邋[逦逡逑逦^邋电解制备铜粉-1逡逑超声脱粉一逡逑离子液体逦微纽铜粉逡逑I逡逑洗涤烘干一逡逑^I逡逑树枝状微细铜粉一逡逑图2.2电解制备微细铜粉的工艺流程图逡逑13逡逑

装置图,铜粉,电解制备,装置图


图2.1电解制备微细铜粉的装置图逡逑

显色,溶液


3.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逡逑按实验方法,采用U-3900H型紫外-可见光谱仪在波长400?510nm范围内对逡逑Cu2+浓度为卯吗,!!!!/1的显色样品进行扫描,所得吸收光谱曲线如图3.1所示,显逡逑色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457nm。逡逑1.0邋-邋?逡逑0.5邋-逡逑0.0邋-逡逑<邋■邋/逡逑—。.5:邋V逡逑-1.0邋-逡逑逦I邋,邋I邋,邋I邋.邋I邋.邋I邋.邋I邋■邋I邋逡逑300逦350逦400邋450逦500逦550逦600逡逑A/nm逡逑图3.1显色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逡逑3.5条件实验逡逑在比色管中加入0.511^浓度为111^-1111/1012+铜标准溶液、51^1^卩11值为4.7逡逑HAc-NaAc缓冲溶液、7mL浓度为SOOug.mL.1抗坏血酸溶液、7mL浓度为0.15%逡逑新亚铜试剂,按照上述实验方法,并在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显色溶液的吸光度,逡逑以考察实验条件对Cu2+浓度测定的影响。逡逑3.5.1显色时间及稳定性逡逑在实验条件下,抗坏血酸把Cu2+还原成Cu+,Cu+与新亚铜试剂迅速显色形成逡逑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将显色溶液放置不同的时间后测定其吸光度,所得数值见表逡逑3.1,从表中可以看出,溶液显色反应完成后显色溶液吸光度在36h内保持稳定。逡逑表3.1显色溶液的稳定性逡逑18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卫兴,刘兴利;抗坏血酸的新亚铜试剂-分光光度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年04期

2 陈祖耀,陈波,钱逸泰,张曼维,杨丽,范成高;γ射线辐照-水热结晶联合法制备金属超微粒子[J];金属学报;1992年04期

3 程永华;三元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铜-硫氰酸盐-罗丹明B显色反应及应用[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4 孙玉泉;草酸还原性能的实验测试[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Z1期

5 余训明,徐声文;氯化铜晶体中铜是sp~3杂化还是dsp~2杂化[J];化学教育;1989年02期

6 顾立军,林培喜,黄克明;新亚铜灵萃取光度法测定机油中铜含量方法的改进[J];润滑油;2004年02期

7 王庆伟,王昕;铜Ⅰ—硫氰酸铵—罗丹明B三元络合物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J];冶金分析;2001年02期

8 黄钧声,任山,谢成文;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9 周全法,蒋萍萍,朱雯,赵德建;抗氧化纳米铜粉的制备及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2期

10 赵东滨,寇元;室温离子液体:合成、性质及应用[J];大学化学;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代颖;微电子工业用超细铜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3年

2 陈孝业;室温离子液体的表面与界面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纪俊荣;离子液体表面/界面性能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6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826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5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