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钢包精炼过程的多相流传输行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07:18
   随着市场对钢材质量和成本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效率、低成本的洁净钢生产已成为了当今世界钢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由于夹杂物对钢材质量危害极大,洁净钢生产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去除钢中夹杂物,底吹氩作为最重要的去除夹杂物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炉外精炼过程,如LF、VD、CAS-OB等。但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真正认识底吹氩行为在夹杂物传输及去除过程的作用机理,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仍不清楚底吹氩所形成的气液两相流行为内在机理,尤其是钢包内气含率分布及底吹引起的钢液湍流运动规律。2)影响底吹氩钢包中夹杂物传输的一些重要现象和机理被忽视,例如,湍流钢液中的夹杂物随机运动、气泡-夹杂物湍流碰撞、气泡尾涡捕捉、钢包渣圈影响,等等。因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掌握底吹氩钢包内夹杂物传输行为规律以及提高夹杂物去除效率至关重要。此外,硫作为钢中主要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有着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也是洁净钢生产的主要脱除或控制元素。目前,(超)低硫钢的生产,主要依靠铁水预处理和钢包二次脱硫工艺联合实现,而这些工艺均存在流程长、灵活性差、脱硫效率低等诸多缺陷。最近,东北大学自主研发了新一代钢包底喷粉脱硫L-BPI(Ladle-Bottom Powder Injection)技术,该技术在克服传统脱硫工艺缺陷的同时,还起到了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对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也有着重大影响。L-BPI工艺成功工业化的关键在于其效果与效率,为此需要对钢包底喷粉精炼动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但目前国内外对底吹钢包渣-金反应脱硫动力学的研究尚且不够成熟,对于钢包底喷粉新技术反应脱硫动力学研究更属于空白阶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底吹氩钢包内气液两相流行为研究。本文在欧拉模型中首次综合考虑了钢包内液体脉动造成的气泡扩散现象,以及气泡上浮诱导所产生的液体湍流现象;考察了气液相间曳力、升力、虚拟质量力对气液两相流的影响,合理确定了模型参数。解决了底吹钢包内气液两相流行为理论描述的关键问题。(2)底吹氩钢包内夹杂物传输和去除行为研究。本文首次考虑了夹杂物随机运动、气泡-夹杂物湍流碰撞、气泡尾涡捕捉以及渣圈影响等一些重要现象,并提出了相关机理模型,考察了湍流旋涡剪切速率、夹杂物随机运动和斯托克斯上浮速率对夹杂物聚合长大的影响规律,同时考察了气泡-夹杂物随机碰撞、气泡-夹杂物剪切碰撞、气泡-夹杂物浮力碰撞、夹杂物自身上浮、气泡尾涡捕捉、壁面吸附及渣圈行为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上述各个机制在夹杂物传输行为中的作用和贡献。研究发现:①在低气流量下,夹杂颗粒聚合主要依赖于夹杂物湍流剪切碰撞和斯托克斯浮力碰撞共同作用,其中斯托克斯浮力碰撞为主导机制。随着喷气流量的增加,夹杂物湍流剪切碰撞逐渐成为主导机制。而当喷气速率超过100NL/min时,夹杂物湍流随机碰撞对夹杂物聚合长大作用增强。②在吹气搅拌初期,夹杂物去除主要是由气泡尾涡捕捉和气泡-夹杂物浮力碰撞起主导作用。在吹气搅拌中期和后期,气泡-夹杂物湍流随机碰撞作用增强,并成为夹杂物去除的主导方式。③双孔底吹的夹杂物去除效果最好,单孔偏心底吹夹杂物去除效果最差。随着喷气流量的增加,夹杂物去除率逐渐增加,但当喷气量超过300NL/min时,去除率变化较小。(3)底吹氩钢包内渣-金反应和脱硫行为研究。首先在热力学方面,考察了不同机理模型以确定合理的硫容量和界面氧活度模型。然后在动力学方面,首次建立了 CFD-SRM耦合模型综合考虑了钢包内气液两相流和渣圈中氧气吸收及氧化反应等因素对渣-金反应的影响,并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合理确定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揭示了钢液成分、顶渣成分及底吹模式等因素对渣-金反应及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本文所建立的CFD-SRM耦合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底吹钢包内的渣-金反应和脱硫行为。相比于仅考虑渣-金界面的(Al2O3)-[O]平衡或(FeO)-[O]平衡,(Al2O3)-(FeO)-(SiO2)-(MnO)-[S]-[O]同时反应平衡模型(SRM)能够更准确的描述渣-金之间的脱硫热力学。当不考虑渣圈内的氧气吸收和氧化反应时,脱硫效率将被过高估计。②随着钢液中[Al]和[Si]浓度增加,钢液脱硫效率增加。但当[Al]浓度超过0.01%,[Si]浓度超过0.5%时,脱硫效率增长缓慢。随着渣中(Al2O3)浓度的降低,脱硫效率快速增大,但当(Al2O3)低于23%时,脱硫效率增加缓慢。随着渣中(SiO2)和(MnO)浓度的增加,脱硫速率迅速降低。③钢包双底吹比单底喷吹的脱硫效率更大。随着渣厚比的增加,脱硫效率增加,但当渣厚比超过0.04时,脱硫效率变化很小。随着底吹流量的增加,脱硫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底吹流量为200NL/min时,脱硫效率最大。(4)钢包底喷粉新工艺精炼动力学研究。本文首次提出了底喷粉过程中顶渣-钢液、空气-钢液、粉剂-钢液、气泡-钢液多界面同时反应模型,首次考虑了气液两相流、粉剂传输以脱硫产物饱和对精炼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喷粉参数对粉剂传输和脱硫效率的影响,并揭示了各传输和反应机制的贡献和影响。研究发现:①在低喷粉量时,钢液脱硫主要依赖于粉剂-钢液和顶渣-钢液反应共同作用,其中顶渣-钢液反应为主导机制。当喷粉量超过0.75kg/t时,粉剂-钢液反应成为主导机制,当喷粉量大于2.25kg/t时,气泡-钢液反应脱硫作用增强,并超过顶渣-钢液贡献。②去除脱硫产物夹杂的关键在于鼓泡流区域内的气泡-粉剂间的碰撞粘附作用,气泡尾涡捕捉作用次之,而粉剂自身上浮去除机制的贡献最小。③随着喷气量的增加,钢液脱硫效率和粉剂夹杂去除效率降低;随着喷粉量的增大,钢液脱硫效率和粉剂去除效率增大,当喷粉量为600NL/min,喷粉量由0.75kg/t增大到3kg/t时,脱硫率由51.9%增加到82.5%,粉剂夹杂去除率由46.8%增大到55.1%。粉剂中(Al2O3)含量对脱硫效率有明显影响,在1.5kg/t喷粉量时,随着粉剂中(Al2O3)含量由30.0%降到1.0%,钢液脱硫率由59.8%增大到85.8%。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F703.5
【部分图文】:

喷粉工艺,接触式,熔池,示意图


钢液间热交换和传质过程可以在粉料或反应产物上浮至熔池界面在熔池深部完成。这就大大增加喷吹粉剂与熔池组元反应速度,并续供料与控制供料。连续供料可以均衡冶金反应,提高精炼效果液中的反应,从而可以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和形态。可以经济有切削钢和抗氢诱发裂纹钢,避免铝镇静钢在浇注时产生堵塞水口决了活性元素加入问题。对于密度明显大于或小于钢液密度的合下蒸气压很高的元素,以及放散有害蒸气的元素,用传统加料方一些如钙(沸点1489°C,邋1600°C下蒸气压0.020MPa)、镁(沸点压2.533MPa)等蒸气压很高的元素可依靠喷射冶金方法加入。逡逑应在熔池被强烈搅动下进行。精炼过程钢液被强烈搅拌,粉剂迅有良好动力学条件。逡逑喷粉存在问题逡逑

示意图,喷粉精炼,钢包,新工艺


图1.3钢包底喷粉精炼新工艺示意图逡逑Fig.邋1.3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new邋technology邋of邋ladle邋bottom邋powder邋injection逡逑2005年,东北大学的朱苗勇[14]首次提出钢包底喷粉精炼新工艺技术,如图1.3所示,逡逑它是通过安装在钢包底部的狭缝型喷粉元件喷吹精炼粉剂或合金化粉剂的精炼新工艺,逡逑即新一代钢包喷射冶金工艺技术L-BH邋(Ladle-Bottom邋Powder邋Injection)。这项新工艺逡逑可以克服上述传统顶部喷粉工艺存在的缺陷,并还主要具有以下优点:逡逑(1)

示意图,示意图,钢包,夹杂物


湍流钢液中的夹杂物随机运动、气泡-夹杂物湍流碰撞、气泡尾涡捕捉、钢包等等。因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掌握底吹钢包内夹杂物传输行为规律和提高夹效率至关重要。逡逑外,硫作为钢中主要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有着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也是洁净钢要脱除或控制元素。目前,(超)低硫钢的生产,主要依靠铁水预处理和钢包工艺联合实现,而这些工艺均存在流程长、灵活性差、脱硫效率低等诸多缺陷。逡逑东北大学自主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钢包底喷粉脱硫L-BPIle-Bottom邋Powder邋Injection)技术,该技术在克服传统脱硫工艺缺陷的同时,还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对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有着重L-BPI工艺成功工业化的关键在于其效果与效率,为此需要对钢包底喷粉精炼方面开展研宄工作,但目前国内外对底吹钢包渣-金反应脱硫的研宄尚且不够于底喷粉新技术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更属于空白阶段。逡逑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宄: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四海;李克厚;;钢包中氮气搅拌对钢水夹杂物生长的影响[J];钢铁研究;1993年05期

2 刘立英;钢包喂Ca-Si线新工艺[J];炼钢;2002年01期

3 李伟文;信息公众传输行为法律问题探微[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李东辉,李宝宽,赫冀成;底吹中间包两相流体流动及夹杂物传输行为的模拟研究[J];工业加热;2000年04期

5 詹树华;吴夜明;徐李军;王坚;;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传热及夹杂物行为的研究[J];连铸;2007年02期

6 朱荣,汪春雷,李桂海,王新华;钢包浸渍罩喷粉脱硫动力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刘晶;于海英;张国林;;BitTorrent的传输行为与监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年06期

8 王建岗,王桂英,徐至展;光在分层散射介质中传输行为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J];光学学报;2000年03期

9 郭永谦;李京社;黄婷;;钢包底吹氩过程夹杂物去除数值模拟研究[J];河南冶金;2012年06期

10 廖建云,王平;LF钢包脱硫工艺分析[J];四川冶金;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李海键;;气体搅拌条件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钢液中夹杂物的长大与去除模型[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3)[C];2003年

2 张庆松;闵义;许海生;许久健;刘承军;;Fe-1.2Mn-0.2Si-0.0160-xMg钢液体系夹杂物变质行为[A];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陈常勇;姜周华;李阳;孙萌;;钢帘线和切割丝用钢的夹杂物控制及其生产技术的发展[A];2017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7年

4 姜敏;王昆鹏;王新华;王郢;赵昊乾;;高品质切割丝中夹杂物生成与演变机理[A];第十九届(2016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C];2016年

5 倪冰;吴巍;贺庆;;微小相去除夹杂物的实验研究[A];2015年炼钢品种、质量提升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6 倪冰;刘浏;;微小异相去除夹杂物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树峰;李京社;王再飞;林晓川;;合金钢中镁铝尖晶石夹杂物生成与转化热力学[A];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建华;包燕平;张婕;韩文习;韩蕾蕾;;异型坯中大型夹杂物分析[A];2011年第九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周俐;王向红;;弹簧钢中夹杂物低熔点区的热力学分析[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B卷)[C];2013年

10 罗艳;刘洋;张立峰;杨文;张莹;;无取向硅钢夹杂物分析[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立冬 赵志洪 杨勇;济钢钢包脱硫工艺开发与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2 刘金刚;最终搅拌处理对工具钢中夹杂物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5年

3 杨文 张立峰 张学伟 罗燕 刘洋;“侦查”钢中夹杂物的手段[N];中国冶金报;2014年

4 王新华 姜敏 陈斌 杨叠;善控夹杂物 提高钢性能[N];中国冶金报;2014年

5 廖建国;日本钢中夹杂物评价技术最新动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张莉霞;夹杂物控制技术及钙处理冶金学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5年

7 赵梦静 杨树峰 李京社;304不锈钢中夹杂物对腐蚀诱发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8 邓晓璇;不锈钢钢包处理与连铸过程中不同夹杂物的演变[N];世界金属导报;2015年

9 钟;锰硅和锰硅钛脱氧钢中一次和二次夹杂物组织的变化[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10 郝宁 李战军 刘金刚 姜中行;钢包软吹氩工艺去除钢中夹杂物效果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文涛;钢包精炼过程的多相流传输行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2 杨虎林;高品质特殊钢中微气泡快速过滤去除夹杂物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黄奥;精炼钢包透气砖服役过程数理模拟及结构与性能优化[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方忠强;27CrMoV石油套管钢夹杂物控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耀;基于分形理论模拟钢中夹杂物上浮及碰撞凝聚规律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6 李康伟;微小气泡去除夹杂物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7 李双江;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黄野;取样过程钢水中夹杂物的运动及析出行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9 苏茜;油气水多相流相含率超声测量机理与方法[D];天津大学;2017年

10 董哠霄;超声电学双模态油气水多相流流速检测[D];天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晶晶;底吹精炼钢包的混匀特性和夹杂物去除行为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李国华;网络传输行为对国际民事司法管辖权的冲击及其解决[D];西北大学;2003年

3 刘佳浩;钢液钙处理过程夹杂物的行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4 余其红;钢水及其铸坯非金属夹杂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5 靳晓勤;特殊含硫钢夹杂物的生成和控制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超;冶炼工艺对20CrMnMo合金钢中夹杂物形态影响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

7 罗慧野;夹杂物对几种铸钢冲击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8 李茂;电磁搅拌钢包内多相流动行为的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9 杨旭;非水溶液电解法提取钢中夹杂物的溶解性和电解效率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10 胡江波;曲轴钢精炼过程夹杂物生成热力学及塑性化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6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826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